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一一五号汉墓出土了一批木简,简中记载西汉时代立军功赏赐爵级的规定和部曲(部队编制)、操典(操练法规)等内容,可资补正文献之不足。这样的木简在青海还是首次发现,因而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这批木简已相当腐朽,简面大多残碎,字迹模糊不清。简体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发生了弯曲变形(图一)。缺乏保护经验的工作人员出于善良的愿望,又在木简表面涂了一层清漆,结果,木简的弯曲情况更加严重:有的上下弯曲;有的向  相似文献   

2.
1997年,缙云仙都金龙洞被盗挖出一批文物,后被追缴回5件,包括镏金铜龙、木简等。这批文物的发现,与仙都历来作为道教圣地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3.
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996年10月,长沙走马楼简牍的出土,是轰动国内外学术界的大事。这批简牍大致分为木简、竹简、木牍三类,总数估计超过十万枚。为了能让学术界尽快了解并利用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献,整理工作随即展开。1997年完成了其中木简的整理。这批木简共有2400枚左右,内容较为集中,基本全属吴孙权嘉禾(232~238年)年间佃田租税券书。有关情况已有报道,这里不另赘述。1998年5月,整理组开始对其中竹简进行整理,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近10000枚竹简的释文工作,取  相似文献   

4.
这批西汉宗庙编磬于80年代在珠海出现,我怕它被走私出境,流失海外,便斥资收藏。1996年9月,珠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及秘书长刘东瑞先生等来珠海,观看了这批编磬。史树青先生指出这批编磬的铭文非常重要,从这些刻铭中可以知道这批编磬是西汉文帝、武帝、宣帝、昭帝等几代皇帝宗庙中使用的。应出土于陕西。它的价值在于两方面:一是我国还未发现过属于皇帝、朝廷的编磬,发现的只是诸侯或者是王的编磬,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二是编磬刻有大量文  相似文献   

5.
王家祥 《文献》2000,(1):33-44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115号汉墓出土的一批汉简,简文有<孙子兵法>残简.简文发表以后,一些学者对这批木简作过研究.  相似文献   

6.
巫山县土城坡墓地和窑址第四次发掘是配合三峡库区第三期水位蓄水工作进行的.本次共发掘东周、西汉、六朝、唐代及明代墓葬33座、汉代窑址11座.这批墓葬的形制、葬式、出土器物发展演变清楚,反映了当时巴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的各自风格,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汉代窑址的发现,解决了当时人们生活用具和随葬器物的产地等问题.总之,这批材料为研究当时三峡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丧葬习俗、窑业兴衰发展变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1972年4月间,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沂文物组在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一号和二号汉墓里,发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竹简和竹简残片。同竹简一起出土的,还有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随葬器物。经鉴定,这是两座西汉前期的墓葬,出土的竹简和其他器物,也都是当时的殉葬品。这批竹简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  相似文献   

8.
尹湾汉墓简牍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3年3月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村发掘6座汉墓,其中6号墓与2号墓发现汉简,6号墓出土木牍23枚,竹简133枚(缀合后104枚);2号墓出土木牍遣策1枚。这批简牍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西汉末年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对地方行政制度史的研究,多数属首次发现,已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邯郸渚河桥汉墓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3月12日至4月8日,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为配合城南马庄渚河桥建设,对发现的8座汉代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铅器等随葬品,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10.
<正>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一万余件(套)文物,其中受到世人瞩目的包括江西地区首次发现的简牍等出土文献资料。在这批出土文献中包括数十版木牍,为海昏侯刘贺及其夫人向皇帝及太后的上书,涉及到朝献、酎金、秋请等内容,对研究当时的朝  相似文献   

11.
《考古》1975,(4)
西汉是我国新兴封建制度建立后,逐步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当时西汉地主阶级专政的中央政权面临着两大隐患:一个是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不断杀掠侵扰;另一个是奴隶主残余势力时刻妄图分裂复辟。这两股反动势力又经常串通一气,相互勾结,构成了对西汉王朝的严重威胁。因此,对待匈奴奴隶主的侵扰,是坚决抗战,自卫反击,还是屈辱求和,卖国投降;在西汉政权内部,是维护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青海卡约文化出土的金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约文化是分布在青海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除发现陶、石、骨、角、牙、料器等类文物外,还发现了一批主要用于装饰的金器。这批金器从制作到用途,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古羌民族的重要文化特色。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黄金制品之一,卡约文化金器代表的是这一时段金属冶炼和制作技术的水平,也为我们探讨黄金的原始功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汉代规矩镜与六博程志娟1993年2月发现的东海尹湾汉墓群[1]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西汉晚期竹、木简及其它文物二百余件。其中有铜镜多面,最大的一面为鸟兽纹规矩镜,直径275厘米(图一),为汉镜中少见。该铜镜已从中间裂成两块,纹饰、铭文清晰完整。铜镜圆钮、...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在陕北绥德县教学楼基建施工中,距地表三·八米处发现一批窖藏古铜钱,重约六十余斤,计有四千余枚。这批铜钱全部放在一个灰陶罐内,分层贮放,大小排列有序,尚可看到穿铜钱的细绳痕迹。经拣选,这批铜钱上起西汉半两、五铢,下迄金大定通宝,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正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研究文库"之一种,戴卫红著《韩国木简研究》一书,2017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介绍韩国木简的发现及主要内容,韩国、日本、中国学术界对于韩国木简研究的现状,韩国木简研究团体及其组织的学术活动;下编主要利用韩国最新出土的百济、新罗时期的木简,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84年6月,辽宁省岫岩县杨家堡乡柏家堡子村,有四名石匠在附近石场采石时,发现一批古铜钱。这批铜钱藏在山下岩石缝里。铜钱用麻绳串连着,绳已朽烂。铜钱总重量为88公斤,计一万九千三百一十五枚。这批窖藏铜钱,年代最早的为西汉“半两”钱,最晚的为金代“大定通宝”  相似文献   

17.
1969年11月上旬,在临汝县城关东北佛山寺西约200米的地方,距地表近2米深处,发现两瓮窖藏铜钱。我们闻讯后,便偕同县文化馆的同志赶赴现场,对铜钱出土地点进行了勘查,并收回了这批铜钱。这批铜钱总重510公斤,上迄西汉,下至金代,前后十五个朝代,共170种。经初步整理,现分述如下: 西汉“半两”钱,根据重量、直径、钱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正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简帛研究文库"之一种,戴卫红著《韩国木简研究》一书,2017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介绍韩国木简的发现及主要内容,韩国、日本、中国学术界对于韩国木简研究的现状,韩国木简研究团体及其组织的学术活动;下编主要利用韩国最新出土的百济、新罗时期的木简,讨论  相似文献   

19.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简报发表后,我们在编写报告时,发现一批重要的玻璃器,其中玻璃杯在原简报中被称为“玉杯”,这批玻璃器主要为玻璃容器和工艺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玻璃的制造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现报导如次.  相似文献   

20.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省境内的额济纳河沿岸以及黑城地区的汉代塞城和障堡亭燧等遗址获得简牍10000余枚,俗称"居延汉简"。这批汉简的绝大部分现藏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少量木简分散各处,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