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威华 《史学月刊》2020,(3):94-108
叙事主义历史哲学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叙事,但是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作为非事件史学的代表对此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在梳理不同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试图证明《地中海》亦属于叙事的范畴。首先,《地中海》在采用多种辞格的情况下呈现出一种圆形叙事结构,但是由于这种叙事风格的解读未能与内容分析相结合,所以挑战仍然存在;其次,《地中海》凭借新式历史话语大体上实现了总体史学、结构史学和问题史学的主张;最后,利科的历史叙事理论可以将以上两种分析结合起来,并且在该书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情节线索。它有助于打破将叙事等同于讲故事或事件史学的成见,颠覆以往对历史叙事的理解,拓展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2.
谭慧宁 《神州》2013,(32):8-9
意识流派作家,福克纳的巧妙叙事手法充分体现在其作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本文从叙事时间,叙事话语和人称三个方面解读作品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3.
和《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加个性化和复杂化,对反向叙事手法的运用也更加普遍和成熟。《水浒传》中多重性格塑造的反向叙事有以下特点:反向叙事是人物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向叙事为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服务,反向叙事促成了人物性格内涵的不断深化,反向叙事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冲突和内心矛盾。  相似文献   

4.
高沁 《丝绸之路》2009,(14):91-92
本文通过对《堂吉诃德》的文本解读,分析其在小说叙事艺术上带来的革新作用。分别从文本隐含中的元小说性、混淆小说叙述者与阅读者身份、“套娃”式叙事模式三个角度入手,揭示《堂吉诃德》的现代小说性质,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叙事技法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楚大夫申公巫臣窃夏姬出奔晋是《左传》中精彩的叙事。但与《国语》《史记》、清华简《系年》等文献对读,知《左传》所载颇有可疑。综合考察《左传》成二年的礼制、文例、语词,可推断这段叙事并非出自原始史料,而是带有左氏编纂者创作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是科学的资料性著述 ,其著述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料的选择、组合和如何记述上。叙事一向为史家所重视。唐代史学家刘知己说过 :“夫史之称美者 ,以叙事为先”(《史通·叙事》)。唐玄宗年间集贤院士徐坚在《初学》一书中 ,提出了“方志直文”的主张。此后 ,直书便成为方志叙事的主要方法。旧志大都仿效史法 ,提倡“述而不作” ,“秉笔直书”。清代学者章学诚进一步发展方志直书的理论 ,他曾指出 :“据事直书 ,善否自见 ,直宽隐彰之意同 ,不可专事浮文 ,以虚誉为事也”(《文史通义·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新方志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经验 ,…  相似文献   

7.
王怡晨 《丝绸之路》2014,(24):48-49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这部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从叙事学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活着》小说与电影两种叙事形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宋菲菲 《神州》2013,(21):235-235
目前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加入叙事学理论的内容,而在近一年来获得好评的《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中,单纯的叙事手法已经不能满足节目推陈出新的需要,新元素在叙事中的加入使得节目更加吸引眼球。本文通过植入式广告联想并定义“植入式叙事”,分析《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中究竟在叙事中加入了怎样的元素,并探索这样的改变对以后电视娱乐节目的创作的借鉴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张蕃 《神州》2014,(9):279-279
叙事进程关注叙事动态,是对叙事如何进展的研究,叙述动力、文本动力以及读者动力,三种动力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共同推进叙事进程。一般来说,非叙述者人物行为对叙事进程的影响是隐性的,不能操控叙事进程,但在电影《警察故事2013》中,却出现了非叙述者人物操控叙事进程的特例。  相似文献   

10.
何昆 《黑龙江史志》2008,(14):13-13
本文对《左传》叙事方式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究:第一,避免叙事时间单一、深化事件主旨;第二,促进史传文学心理描写的发展;第三,使阅读者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有大量与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相似的文本,其中的一组异类婚恋故事更与《聊斋》渊源深厚。运用类型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之进行比较研究,可考察文人叙事与民间口头叙事的共性与差异,将揭示出耿村故事在叙事上的文人化倾向:一是很少出现民间幻想故事的重复律特征;二是情节和母题具有文人化特征;三是故事人物的身份呈现出文人化倾向。这些都表明耿村异类婚恋故事很可能是文言小说向民间回流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吴世娟 《神州》2013,(16):2-2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作者通过多种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使《边城》的创作在形式上摆脱了束缚,不落俗套,在结构上具有精致、匀称、完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侯马盟书》中的相关史料,初步探究《左传》作者在叙事方式中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文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八十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九十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外部的、研究者的角度观察民间叙事,会发现其外在形式荒谬;从内部的、民间叙事拥有者的角度探讨民间叙事的叙事规律及叙事逻辑,会发现其内在逻辑合理。民间叙事集荒谬与合理于一身,这是由其自身的口头性、叙事性、实用性、文学性等诸多特征共同决定的。只有在语境中理解文本才能了解民间叙事的叙事逻辑,进一步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上起共和元年(前841),下迄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谱列365年间的历史变化。《年表》中的诸侯次序显然经过司马迁的精心考虑,它之所以与《世家》的顺序不同,源于司马迁采取了表面有异而实则相辅相成的排序标准。详考《年表》的文本内容,会发现《年表》与相关《本纪》《世家》在多方面呈现出同构性。以《年表》为基础,司马迁在相关《本纪》《世家》中"嵌入"了大量叙事文本,对这类"嵌入型文本"的详细分析不仅可以促进《史记》编纂过程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司马迁关于"十二诸侯"的历史叙事主线进行考察。在结构、文本与叙事的视角下,《年表》与相关《本纪》《世家》的关系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刘媛媛 《文史月刊》2012,(Z3):61-62
在巴金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由《家》、《春》、《秋》所组成《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也是最深的一部著作。这三部长篇小说都是通过描述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来反映出当时封建制度的落后以及革命潮流的涌现,对新一代的年轻人影响颇深。作者是以充沛的激情来揭露封建势力,歌颂了已经开始觉醒的青年分子,他们勇于与封建家庭的抗争,这种觉悟是值得赞扬的。这些作品极富艺术特色,尤其是《家》,《家》在人物形象、人物处理、叙事艺术以及语言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主要对《家》的叙事模式中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向贵云 《沧桑》2008,(4):219-220
苏曼殊共作小说六篇,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当首推《断鸿零雁记》。该作以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结构文章,全篇笼罩着浓浓的主观抒情情调,并以此突围传统小说极强的故事情节框架,文体散文化。叙事时间上时序交错、叙述速度急缓安排精当。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革新冲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重重壁障,共同造就了《断鸿零雁记》对五四作家的深刻启悟。当然,由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传统负累太重,产生于清末民初的《断鸿零雁记》还只是个转型时期的文本形态,难免带有"裹脚时代的血腥气"。  相似文献   

19.
王楠楠 《神州》2011,(11):8-8
《史记》在我国的历史叙事文学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本文就对这部著作以文学的角度对其历史的叙事特点进行一番分析,主要从其故事性、抒情性、通俗性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对这部作品的文学性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男王后的故事源于《陈书.韩子高传》,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子高从历史走进了文学,他的姓氏、身份及人生际遇亦随之改变,一个青年骁将在文人的想象中逐步蜕变为王世贞《艳异编》中的帝王男宠,最后又被王骥德定格为以色事君的男王后。男王后故事的演变不仅形象体现了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的巨大差别,更折射出晚明男风盛行的社会状况以及男尊女卑性别霸权在男人内部的戏拟与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