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67年2月中旬,正值中国 “文化大革命”因“自下而上的全面夺权”而神州大乱、各类矛盾空前激化之际,一则引起广泛注意的消息从重庆传向全国各地:著名长篇小说《红岩》作者之一、作家罗广斌“自杀”…… 在中国大陆,从60年代生活过来的老、中、青少各年龄、各阶层的人们,几乎无不熟悉《红岩》这部小说,无不熟悉罗广斌这个名字,因此这个消息震动了许多人的心。当年上海复旦大学红卫兵领袖、“红三司”头头安文江,在回忆那段历史的《我不忏悔》一文中就写到,他于1967年春因炮打张春桥受到批判后外出串联归来,“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2.
李英 《巴蜀史志》2006,(5):54-55
人们知道双枪老太婆,大都是通过罗广斌等人写的《红岩》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红岩》发行了一百多万部,以江姐和双枪老太婆的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连环画、电影、评书、京川戏及其它兄弟剧种的剧本也不下百万部,四川双枪老太婆的英雄形像,在全国已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3.
张悦 《南京史志》2009,(11):22-22
今年暑假,我读了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这是一部悲壮的史诗。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民主革命斗争即将走向胜利的最后一幕,也是极为壮烈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小说《红岩》自1961年问世后,十分畅销,而且影响深远。但是据考证,《红岩》中有不少史实讹误。"甫志高"造成了大破坏《红岩》的全部情节是以1948年重庆及四川地下党遭到大破坏为背景展开的。1982年10月17日,原地下党重庆市委常委李维嘉在川东暨重庆地区党史资料座谈会上说:"一些人习惯于把这次破坏事件叫作《挺进报》事件,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并非由于《挺进报》收抄传递新华社广播消息,编印、发行出了纰漏才造成了大破坏事件,只有陈柏林由于看《挺进报》被特务发现而被  相似文献   

5.
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同志,在1958年给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写过一封信,信中提到《红岩》中“双枪老太婆”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陈联诗同志。 1940年底,我在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随彭德怀同志回到了四川 绵阳我的家乡,后与地下党同志张秀熟商量,约了几位好友集资,在绵阳北街上用的父亲留下来的房子,开了一个书店。我请郭沫若同志写了“绵阳普及书社”几个字作店名,以出售中小学教材为掩护,经销进步书刊,而且也掩护过很多地下党的同志。书店离绵公园很近。当时的这个公园占地300亩,被称为“川西第一公园”,…  相似文献   

6.
正划时代的歌剧《江姐》是空政歌舞团创作员阎肃在1962年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的故事,单独改编而成的。此剧于1964年公演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那一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的《红梅赞》,成了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歌曲。提到歌剧《江姐》的创作和公演,这里面还有一串鲜为人知的故事。一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生于河北保定。十岁时随父母远走巴山蜀水,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并于1948年考入重庆大学。在重庆大学,阎肃做了  相似文献   

7.
党史小说《红岩》中的史实讹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曙 《炎黄春秋》2004,(1):73-75
小说《红岩》自1961年12月北京第一版出版后,十分畅销,影响广泛,曾被当年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誉之为“党史小说”,直到今天,仍有人把《红岩》当作昔日重庆及四川地下党斗争的历史纪实。小说中的人物时常被人们拿来与现实中真人“对号”。近来重庆沙坪坝磁器口搞“千年古镇”旅游  相似文献   

8.
著名老作家马识途先生在《重返红岩随笔》中说“……就低桌子,坐高凳子,脚踏桌横子,赤着膊,豪吃豪饮豪言豪叫,才真叫吃重庆火锅。”这是旧重庆街道火锅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正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有兴起、低潮、发展和辉煌。在长征胜利抵达延安后,由于国民政府的封锁,中国共产党对外界保持着一层神秘感,而向外界介绍中共的外国记者除了《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还有撰写《红色中国的挑战》的冈瑟·斯坦因。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一套完整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翻开此书,历史的画面再次展开。  相似文献   

10.
徐元宫 《炎黄春秋》2014,(12):85-89
1958年,著名苏联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作者Ъ.帕斯捷尔纳克却拒绝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为何拒领诺贝尔奖?俄罗斯档案文件的解密,使我们准确了解其真实原因有了可能。《日瓦戈医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Ъ.帕斯捷尔纳克,于1890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父亲是一位曾经为托尔斯泰的《复活》作过插图的著名肖像画家,  相似文献   

11.
丁英顺 《百年潮》2013,(5):40-42
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一楼展厅里,展示着一块很普通的枣红色的冯玉祥手书"民主之家"牌匾,牌匾泛白而略显陈旧,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尤其是民主党派人士驻足观赏。这块"民主之家"牌匾究竟是什么来历呢?它的背后又隐藏着一段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嘉陵江头有一叟"在20世纪30年代,重庆上清寺嘉陵江畔有一处花园别墅。它枕山蹬江,矗立在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2.
歌剧《江姐》是空军创作人员阎肃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故事,单独编成歌剧的。1962年,开国上将、空军司令刘亚楼一口气看完阎肃的初稿后,连声叫好,提出要精雕细刻,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13.
一、沉冤难辩1967年2月20日朔风阵阵,随着一辆辆喧嚣的宣传车开过,有关《叛徒罗广斌自绝于人民》的铅印宣传品贴满了动荡不安的重庆街头。笔者亲眼见过这种宣传品,它之所以吸引路人,在于它不仅有文字,还附有几张死者不同角度的照片。照片上的罗广斌死得很惨,俯卧在地,头破血流面目全非。据宣传品声称,他是自己坠楼自杀的,图片还显示了二楼窗户栅栏被推开的情况。他是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八·一八”战斗团囚禁批斗,拘留在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出的事。抑或是为了阶级斗争的需要,抑或是为了推卸责任,建院“八·一八”及其同派系的…  相似文献   

14.
卢淼 《炎黄春秋》2004,(2):23-26
《红岩》是部享誉国内外40多年的长篇小说,从问世以来,已经累计发行千万册以上。以小说为依据进行的文艺再创作,包括电影、电视、话剧、歌剧等,早已风靡全国,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红岩》及其所表现的历史场景、所描绘的故事和人物为几代国人耳熟能详,它以潜  相似文献   

15.
赵博君 《丝绸之路》2013,(14):40-41
宁瀛是中国当代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其创作的"北京三部曲":《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在当代电影创作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以"北京三部曲"为例,分析宁瀛电影创作的"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风格及其对现实社会生活真实、深刻的揭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9月,台北的重庆同乡会向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文史资料和照片.本着“两岸一家亲”、共同保护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笔者发现此批捐赠资料中有1947年郑资约的著作《南海诸岛地理志略》.2016年7月12日,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中就曾提及此书,称其“为我国...  相似文献   

17.
程太生 《文史月刊》2014,(10):16-22
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是人们对小说和有关影视《红岩》中江姐形象的深刻印象。历史上的江姐,已在2009年被推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然而,江姐在渣滓洞监狱秘密策反看守的传奇故事,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为此,作者参考有关资料,特撰此文,可使读者看到另一个侧面的江姐。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文史月刊》2011,(2):22-24
《红岩》和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是陈联诗。她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被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三次武装斗争,其传奇的经历在华蓥山区和重庆地下党的同志们中间广为传扬。但她在解放后的境遇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吴非 《钟山风雨》2010,(3):63-64
<正>上个世纪50年代,我读小学。当时小学教科书上有好几篇苏联革命领袖列宁的故事,当时非常认真地学过,印象很深。40多年后,苏联旧事解密,才知道那些故事(《列宁在理发室》、《送给孩子们吃》等)是作家左琴科编  相似文献   

20.
《文献》2016,(3)
《广新闻》为清乾隆间产生的一部志怪传奇小说集,作者署"无闷居士"。关于无闷居士的真实身份,《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认为是金匮孙洙,而国家图书馆等图书检索目录中均注为阳湖陆鼎翰。根据作者别号以及《广新闻》中提到的有关其籍贯和交游等情况考证,该书作者无闷居士应为清代文献学家元和顾广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