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云南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区,明代时期更是在中国矿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云南矿业进入到规模化开发阶段,尤其是银、铜为代表。上世纪初开始,史学界就关注到明代矿业开发问题,而云南矿业研究也是被重点研究的领域。以取得的众多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矿政和矿税两大领域。近年来,研究开始向个案研究、社会史角度倾斜。  相似文献   

3.
线性文化遗产是大区域范围的文化遗产族群,对文化遗产科学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增进民生福祉,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体验需求。滇越铁路依托于线性的铁道路线,是世界唯一仍然在运行的米轨铁路,同时,沿线遗址具有文化属性与观赏价值,文旅融合或将成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分段开通滇越铁路滇段的合理设想,首先打造碧色寨站至波渡箐站一段的旅游路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方便山区居民出行的同时,通过发展米轨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线性文化遗产是大区域范围的文化遗产族群,对文化遗产科学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增进民生福祉,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体验需求.滇越铁路依托于线性的铁道路线,是世界唯一仍然在运行的米轨铁路,同时,沿线遗址具有文化属性与观赏价值,文旅融合或将成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分段开通滇越铁路滇段的合理设想,首先打造碧色寨站至波渡箐站一段的旅游路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方便山区居民出行的同时,通过发展米轨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滇越铁路始建于1904年,1910年全线通车,起于中国昆明,终于越南海防港,全长855公里,其中越段长389公里,滇段(昆明——河口)长466公里,至今已有105年的历史。一个世纪的风雨,把这条铁路冲刷得有些陈旧。在深邃的河谷、连绵的山脉里,静静的铁轨,  相似文献   

6.
广西位于祖国的南疆 ,历史上一直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 ,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鸦片战争后 ,随着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深入 ,及广西战略地位的日益提高 ,政府和民众开始大力对其进行开发。在此过程中 ,矿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湘南地区毗邻赣、粤、桂三省,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复杂的地理单元。及至清代,湘南地区已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铜、铅、银等矿业生产的主要区域。长达数百年的矿产开采与冶炼,促进了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深远影响。由此,湘南官绅民各界对矿业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亦有因应,“坑冶十害论”和“九嶷山封禁案”即为其集中体现。开矿采砂本为解决贫民生计而采取的措施,但因破坏风水、污染水土等一系列影响环境的后果,以致出现开矿与禁矿之争,使得湘南地区矿业开发一度出现波折。这两例个案亦折射出在“重本抑末”的传统社会中地方官绅士民在生计与风水之间的离合关系。地方社会以保护风水为由严禁矿冶,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不过,其在环保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宜被高估。  相似文献   

8.
《文史春秋》2006,(12):F0002-F0002
广西泰富黄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广西惟一具有大型金矿开采业实国的龙头企业,集采、选、冶于一体的大型金矿开发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9.
丛绿 《中华遗产》2006,(1):20-21
2005年11月9日—17日,云南省政府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等单位组织了一场名为"接轨——中法记者滇越铁路行"的活动,30多名中法记者对滇越铁路及其沿线遗迹进行了联合考察与采访。滇越铁路纵贯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滇越铁路轨道因一米之宽被称为米轨,也称为窄轨铁路。全长855公里,云南段长466公里,越南段长389公里。越南历史博物馆、云南博物馆记载着修建滇越铁路的过程,从中可看到当年修建滇越铁路的斑斑血泪史。  相似文献   

11.
从地理环境特别是河流水文特征看,云南是一个不太适宜发展水运的省区。在抗战时期,因战争的需要,将开发云南水运作为构筑后方对外交通国际通道的组成部分,提出一系列开发云南水运的设想,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但效果并不明显。抗战时期云南水运开发的提出、经过及结果既深受战争局势的影响,又为云南地域环境特征所制约。  相似文献   

12.
本组史料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处与内政部、赈济委员会等在抗战初期就云南省开发事宜签注意见的往来函件  相似文献   

13.
面临西部大开发,云南方志界提出,方志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新编地方志工作卓有成效地服务和参与西部大开发。他们认为,地方志参与西部大开发,应做好全面规划。立足较高起点,为此,云南省志办正力争把地方志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使地方志事业成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组成部分。云南方志界还将采用编写地情资料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生物资源开发产业、旅游业等云南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座邮局、第一家洋行、第一个驻滇领事馆,这众多的“第一”全部指向一个地方——蒙自。然而,滇越铁路的偶然改线。却使盛极一时的蒙自县城瞬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所取代。而那个原本只有十几户人家、被称为“壁虱寨”的地方,也因为有了铁路,在几十年间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亟须切实掌控四川,而地方势力却因既得利益受损,多次武力抗拒中央,使得四川政潮迭起。1938年1月四川省主席刘湘逝世后,蒋介石任命张群主川,引起刘湘嫡系强烈反弹,被迫收回成命,改任刘湘旧部王缵绪主川。次年8月,风潮再起,四川军人武力驱逐王缵绪。此形势下,蒋介石不得不亲主川政。然而一年后,在四川军人多方掣肘乃至进行兵变的威胁下,蒋介石也不得不辞职,但仍坚持让张群继主川政。持续不断的川政风潮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大后方的稳定,影响了抗战大局,也呈现了战时中央与地方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代中期(公元1726—1855年)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地区在清代中期是云南省乃至全国铜业开发的主要地区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清代中期云南铜业生产中存在的官铜价格和生产成本间矛盾的考察 ,对当时云南的铜产量提出了新的看法 ,并研究了不同时期滇东北地区的铜产量。在此基础上 ,具体分析了铜业生产对滇东北环境的影响 ,认为在这 130年间 ,铜业生产直接导致了该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 2 0个百分点 ,铜业开发还带动了山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 ,使滇东北从人口稀少的欠开发地区 ,成为云南人口密集、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也成为长江上游输沙量的主要来源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地处边境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晚清时期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尤其清末十年,政治经济军事财政均出现严重危机。为维护统治,广西地方在实施军事“新政”的同时,加强了军事控制,其中军费开支浩大且影响巨大,既是清政府财政和军事改革下的产物,也因应了广西地方官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考察其支出概况、经费来源、支出项目、变化特点和影响,可以了解时代大背景下广西执行“新政”而编练新军的具体情况,进而观察近代广西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矿业遗迹的特征,分析矿业遗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平顶山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对策:加大政府扶持,加快矿山公园建设;加强矿业遗迹调查,整合资源;加大矿业遗迹特色资源的宣传力度,培养矿业旅游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回族史研究的四十年(1940——198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四○年发表的罗迈(李维汉)的《长期被压迫与长期奋斗的回回民族》、《回回问题研究》两篇文章,和一九四一年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标志我国回族史研究进入新阶段。从那时以来四十年了。本文拟就这四十年来回族史研究的情况作一简略回顾,并对进一步搞好回族史研究谈几点粗浅意见。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西南地区的矿业开发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这种矿业移民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位于广西中部地区的合山市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也是桂中汉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地区。由于独特的经济开发进程,舍山汉族的移民高潮与合山煤矿的开发基本同步,汉族移民主要来自本自治区东南部各县,形成了以合山矿务局为中心的汉族人口聚居区。移民与当地壮族和其他早期汉族移民之间的整合在经济、文化层面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独特性体现了近代以来西南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