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故乡在青海高原,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工作了40多年,因从事林业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区、草原和乡村里跑,在牧区经常听到高原人赞颂格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故乡在青海高原,从小一直生活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在从事林业工作中,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区、草原和乡村里跑,在牧区经常听到高原人赞颂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高原人民、特别是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人们视为可以带来幸福的花朵。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高原人心中的幸福花,每到草原,一有机会就打听哪种花是格桑花,牧民们总是指着草原上随意开放的艳丽的野花,说它们就是代表幸福的格桑花。  相似文献   

3.
青海云杉是在青海高原沧海桑田的巨变中,适应高原干旱寒冷的气候而保留下来的常绿针叶乔木树种,属于土生土长的青海乡土树种,在高原人的心目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难忘青稞酒     
在我喝过的酒类中,青海的青稞酒自然算不得上品。可青稞酒威猛刚烈,初喝时似乎令人难以接受.可喝过几次后就感觉到了它的妙处:不上头,不伤人,几杯下肚便觉过瘾。细想起来,青海的青稞酒与那些强悍骁勇、性情豪爽的西部男子汉倒有几分相似。外表粗犷豪放,内心淳朴厚道。在离开青海不能常喝青稞酒之后,那浓烈的青稞酒香与豪放率直的高原人一样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5.
有朋友自青海归来,赠我以青海特产“互助青稞酒”。斟一杯细细品尝,那醇厚的酒香引出了我绵绵长长的青海之忆。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是我生命的重要驿站。在那里,我和我的一家经历了六个寒来暑往。那汉、回、土、藏、蒙古、撒拉等兄弟民族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留学时,与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生活在一起,我这高原人眼前时时出现许多让我惊奇、让我难忘的故事。发生在欧洲的有些故事情节,我在无意之中与一些发生在西藏高原上的故事情节来个相互比较,反映的东西,除民俗方面的文化现象外,还有许多更深层的、值得研究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冶生福 《中国土族》2010,(Z1):23-24
2007年7月,青海省政府公布了第二批6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大通老爷山朝山会名列其中。老爷山朝山会——一个独特的民俗现象,不仅承载了一座山的沧桑记忆,更是一朵璀璨的民族文化之花!——题记一在青海,几乎各地都有朝山会,于是就有了青海十八会的说法。尤其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通老爷山的朝山会以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时代久远、尤为壮观,成为远古民风最直接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正>青海省境内诸多的地方文化,像高原的大山一样,壮丽多姿,哺育和影响着一代代高原人。但最广泛、最有影响且最有代表性的,窃以为是河湟文化。河湟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早在2万至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青海居住,据古书载,最早的先民是“西戎”,传说是炎帝后裔。  相似文献   

9.
故乡年味     
还有两天就过春节了,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春节朴素而庄重,简单而快乐. 我的家乡坐落于青海东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是一个藏汉共居宁静祥和的村落.记忆深处,故乡给我的印象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贫穷落后,一年四季重复着艰辛忙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对青海似乎上瘾了,自从去了第一次之后,又去了两次。青海从来都不缺大气磅礴的风景,草原、雪山、圣湖,随处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青海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多彩的文明带来的是最灵秀的手工艺术,藏族的唐卡、土族的刺绣、撒拉族的木雕,每一样都是遗世的珍宝。这一次,便以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线索,感受青海壮丽的风光,丰富的人文,以及来自信仰的震撼。和我一起,邂逅大美青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