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龚菁琦 《人物》2018,(1):170-171
P:听说你是因为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才对翻译中国文学感兴趣,在这之前有接触过中国文学吗?是什么印象? A:来中国之前,我根本没接触过中国文学,但看过张艺谋的电影.印象比较深。后来发现他那些我喜欢的电影都是小说改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等。那个时候就开始对中国文学感兴趣.觉得比较浪漫主义,戏剧性强。但后来发现那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我到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2.
莫林 《大江南北》2020,(1):42-43
我的一生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风雨潇潇的历程。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自己的文学梦。离休后,才进入了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就读,得到了老师们耐心细致又高质量的教授,使我在文学诗词方面得到了许多的帮助,文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从而开始了我文学诗词的追梦之旅。1999年出版了我的一本诗文集《风雨潇潇》,受到了读者们的好评。后又陆续出版了我个人的《金凤歌》《小路集》诗集和与他人合著的《新声百首》《十友吟》《海上新声丛书》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报刊杂志上经常有人撰写关于民族文学的特性、民族文学的基本特征的研究文章;在各种类型的民族文学研讨会里,也还经常有人对文学的民族性、民族文学的范围发表很有见地的意见。这些对我启发很大,不揣浅陋,也想结合满族文学的过去与现在,谈谈我对民族文学的特性和文学的民族性的一点粗浅体会,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 民族文学的特性与文学的民族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我有一位难以忘怀的老师、我的文学引路人——吉林满族名士、诗词大家关吉罡(1907-1979)。今日我仍能在诗坛涂鸦,多半受益于师尊。国语教师文学引路  相似文献   

5.
一、熔炉社 大约1935年3月间,我因事到北平东城,顺便看看住在那里的文友俞作舟。作舟是浙江人,在一所中学教语文课,文学素养较深,是北平《京报》文学副刊《诗剧文》的主编。他因事南归,建议报馆把文学副刊由我接办。当时我在北平文学青年中是活跃的人  相似文献   

6.
余光中  徐宇 《环球人物》2020,(2):107-109
翻开泛黄的《台港文学选刊》1993年合订本,可以看到我的短文《相逢何必曾相识》,它记叙了那一年春天,我在香港初见余光中的感触。此前我们早已通信通话。但一见到他,我还是忍不住说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诗句出自李白,我当然不敢自比诗仙,而是心里觉得能见到文学大师,真是三生有幸,什么当官发财都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7.
正雷达先生曾对我说,就他自己的散文写作而言,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西部作家。我十分理解先生对于西部文学的心绪,作为当代文坛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站在全国文学的制高点评价和推介西部作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同时,他又倾心散文写作,许多书写西部乡土的原乡散文已成为当代散文经典。我和丁帆老师主编的《中国西部新文学史》(《中  相似文献   

8.
1996年11月初的一个夜晚.地级宿迁市还在筹建中,市委宣传部领导让我去一下,请我写个东西。领导夜晚摸黑找到我家,我很感动。领导让我写地级宿迁市建市庆典献辞,准备给学生表演排练,在宿迁市建市庆典大会上表演。我感到任务艰巨。既然接受了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想把稿子写成功,要有文学性。在精神领域,文学是最富有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1962年7月,天气十分炎热。我从南京乘火车途经上海停留,去"上海文化会堂"看望我在崇明中学读书时的历史老师、时任《萌芽》文学杂志社诗歌编辑的汤茂林。我因当过《苏北日报》、《新华日报》记者多年,和汤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但已有十年未见面了。十年后相见,她依然亲切如故,热情地接待了我。那天,我们叙了师生情谊,谈了许多别后情况,还因在文学写作方面的共同爱好,谈到上海文坛一些作家、诗人的近况。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2,(24):53-53
2012年7月7日“爱我中华·中国啻乐文学大奖”启动仪式暨泸州老窖“国窖1573·爱我中华”产品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陈晓光先生、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著名作词家乔羽先生等各界名流共同见证了国窖1573超高端系列“国窖1573·爱我中华”尊荣上市。  相似文献   

11.
学归求知心———五十年代文学讲习所学习生活片断□彭悦1956年秋,我作为安徽省《大家演唱》社的刊物编辑,离职到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讲习所学习。该所的前身是“中央文学研究所”。从第三期开始,改为“文学讲习所”。我是文讲所的第四期学员,本期的所长是诗人...  相似文献   

12.
<正>我曾参与编写一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史,此书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回顾丛书》十卷本中之一卷。任务确定后,我先看材料,并把有关陶渊明的资料,论文、专著,凡能找到的都读过了。令  相似文献   

13.
由日本的中国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研究月报》,一九八四年六月号上发表文章,评介了我校外研所日本文学研究室编辑的《日本文学年刊·1982》。该文认为,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和介绍工作,出现了一个繁盛局面;但学术性研究似乎还嫌冷清。东北师大外国问题研究所日本文学研究室的《日本文学年刊·1982》,却是研究领域的成果之一。文中指出:“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文学》,过去也是由这个研究所编辑的,现在已改变情况、成为发表包括文学作品翻译在内的综合性杂志。《日本文学年刊》登载的,大都是研究论文,内容方面不是停留在简单介绍上,而是对日本文学做了学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1992年5月2日,著名诗人、旅美英语文学教育专家柳无忌在美国加州写给吴奔星的一封信中说:奔星我兄:欣接四月十一日来函,知我兄近况,所云抗战前在天津旧事,恍若隔世矣。关于《人生与文学》,南开大学图书馆缺一册,正好我在加州大学(柏克莱)看到此期,曾请人复制寄去补全。大作登在何期,则已早无影象矣。信中所说的刊物《人生与文学》,由柳无忌、罗暟  相似文献   

15.
莲子 《世纪》2023,(3):22-25
<正>人的一生,有许多事情都会湮没在时光里,但在某个清晨或者午后,却又会突然闪回脑海,比如23年前参加的一次文学笔会。王蒙、邓友梅等巨匠济济一堂世纪之交,金秋十月,安徽省文联名誉主席鲁彦周发起并安排了一次高层次的文学笔会——“2000年迎驾文学笔会”,我有幸忝列笔会名单。  相似文献   

16.
阳秀红 《神州》2012,(21):3
首先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时期分段:①前12世纪——5世纪为古代西方文学、神话与史诗。②公元5世纪——14世纪中世纪文学引进西伯来文化③公元14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文学——18世纪启蒙文化——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④20世纪,无产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今天我要谈的是前12世纪——5世纪古代文学、神话与史诗,即古西方文学。古代西方文学凝聚了古西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当今创作设计者层出不穷,以至找到新颖别致符合当今人类审美心理的素材,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在不懈的努力下西方文学把他们的目光吸引了,创作者以独到的视线活跃在各个领域,如浅谈在商业商标创设领域中人们都很熟悉苹果牌电脑商标,它的特点是一口被咬了的苹果,这个商标灵感  相似文献   

17.
论八旗文学之分期张佳生“八旗文学”是指八旗制度产生直至解体这一时期由旗人创作的文学。在研究满族文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处于八旗制度之中的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与八旗满洲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之中,尽管他们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是相同的方面却是主要的。在八旗...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有地域界限的,文学又是没有地域界限的。文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都希望全人类知道他的作品。由于对于文学的喜爱,我在近20年里参与了市内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结识了一些文学界的老友新朋;通过耳德目染,知道了一些市内文学界鲜为人知的事情,现借出版《江汉明珠采风》的机会,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新中国成立后,我市文学就发展迅猛。以南下干部中的知识分子和行阳简易师范学生为主体的一批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当年在通海口小学教低年级语文的刘培清,陆续在《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发表儿歌、诗、童…  相似文献   

19.
我的生活和写作央珍我目前还没有想到要写这类文章,哪伯是简短的;我觉得“小传”这样的东西离我还比较远。我的确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着文学工作,但涉及文学写作,我也只能算个习作者,“作家”这样的~顶桂冠,我始终对它有沉重的感觉,这全是因为我心中的作家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冰心老人以99岁高龄去世时 ,我曾感伤地哭叹 ,又一位如灿烂繁星照耀过文坛的文学大师离开我们了!天意何酷?她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发表第一篇小说以来 ,这80多年 ,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们 ,哪个没有受到她那感情真挚美而朴实的文学哺育?60多年前 ,我第一次读到《寄小读者》 ,背诵那如诗如画如母亲如长姐在殷切叮嘱我们的美文的感奋之情 ,依然记忆犹新 ;遗憾的是我读冰心老人的书虽然很早 ,和她来往却很晚 ,这是我曾经在1957年至1979年之间离开文坛22年 ,长久无缘接近这位文学巨匠。1985年由于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