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白山是中国八大名山和五大山水风光旅游区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自然资源宝库 ,同时也是一处人类文化资源宝库 ,是东北区域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亚文化。自远古以来 ,长白山又先后有不咸山、徒太山、从太山、太白山等不同的称呼。一直到金代 ,女真人始定其名为“长白山” ,从此流传至今 ,计有 82 7年的历史了。现在所知 ,长白山地区的最早居民是“金牛山人”和“鸽子洞人”后代的“安图人” ,生活在距今 2 .6万年以前。进入有史记载以后 ,箕族、古朝鲜族、秽族、貊族、夫余族、高句丽族、沃沮族、肃慎族、挹娄族、真番族、发族、勿吉族、族…  相似文献   

2.
李良玉 《安徽史学》2007,(3):116-117,68
安徽的朋友们把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三个重点,是很有远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对文化没有研究,只能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3.
地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骥才 《江淮文史》2003,(3):169-170
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中被荡涤一平之后,留下的只有一个地名。这地名有名无实,空泛无用,改掉便了。于是,许多地名正在成批地被从地图上抹去。我们对自己的“革命”总是这样干净彻底。有名无实的地名这样毫无意义吗?近日读了李辉和袁鹰二位先生由于襄阳与徽州易名而发表的真知灼见,更引起对地名本身的深思。首先,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这地方有其独有的历史与命运,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比如唐山与大地震的灾难,平型…  相似文献   

4.
生存的必要     
春节前,作家王蒙到苏州大学做了一次演讲,谈到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谈到他的确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甚至谈到了木子美现象。尽管那里的苏州仍在飘着江南的小雨,尽管学校已放寒假,但仍有很多学生相互转告,冒雨看望这位“写过点文字,也见过点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而那  相似文献   

5.
6.
银川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祥 《人文地理》2004,19(3):74-77
本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大银川”建设中,如何培育银川市的化内涵,提高化品位,搞好特色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夯实塞上江南化底蕴,突出回乡风情化个性,展现西夏化的独特神韵,巧作黄河化、大漠化、草原化的镶嵌点缀,以及构筑化建设的合理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特色化产业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在器物、技术和艺术层面与西方文化已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但中国文化在制度层面,在理念层面,在风俗层面与现代化的要求尚未真正契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在经济、政治、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时代浪潮的洗礼中,客家传统化精神从整体上发生着一种经典式的变化:从“一脉相承”“发展蜕变”“悄然失落”至“重塑再生”,这种变化模式似乎象征着人类传统化精神走向现代社会的某种必然。  相似文献   

9.
古代西域是荟萃东、西化的中心和纽带,它以自身独特的建树,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超越国家、民族和地域界限,博采众长,风迎八方,海纳百川,包容丰富,这种历史化精神与现代艺术化多元陛、开放性的观念相吻合。王嵘近作《西域化的回声》正是把大量历史艺术化现象聚焦在与未来的结合点上,是着力寻求历史与未来结合部的新尝试、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尹宏锋 《黑龙江史志》2007,(2):33-34,45
<正>京旗文化,虽然它的提出、发现和专项研究仅仅数年,但这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已存在了270余年,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黑土文化有着  相似文献   

11.
化,可从这样两个方面来阐释,一是人化,二是化人。人化,就是客体所承载的主体意义,主要是指人对非人因素的影响。化人,就是现时化及传统化对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广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曹布拉 《古今谈》2006,(1):23-26,30
一 1918年,多才多艺的李叔同先生皈依佛门。李叔同的由儒入释,与其文化性格有着内在联系,是受其文化性格的驱动所致。 所谓的“文化性格”,主要是指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的浸润、熏陶、影响、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心理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贵刊发表拙作《论岭南化的开放性》(99年1、2期)探讨开放的岭南化的特质、意义和价值,而本着重研究岭南开放化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宽泛的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过去 ,广义的文化被更多地使用 ,而 2 0世纪以来 ,各种媒体所说的文化通常是指狭义的文化 ,即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本文所说的“文化”也指狭义的文化。笔者认为 ,志书作为全面记述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资料性著述 ,是地情的文化载体 ,应努力提升它的文化品位。也就是在志书中应加大笔墨记述一地的文化现象 ,而又不仅仅…  相似文献   

15.
谢耀虎 《丝绸之路》2014,(24):42-43
群众文化的多项功能决定着它在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现实而又长远的课题。本文在对群众文化的时代特征、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性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断拓展其认识、教育、审美等功能的理论性辨析与建议,以适应新时期群众文化的需求,利用群众文化功能培养“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对屈家岭化、石家河化之被称为三苗化的流行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可改称为炎帝、祝融化。  相似文献   

17.
对客家化与中原化的关系,强调的是二的渊源而非彼此的嬗变。对客家围屋的态度亦如此。本批评了单纯的从客家人生活的表面现象作出的关于客家围屋形成的原因的推断。指出客家人屡遭天灾战祸乱离之苦,因而选择避居山地,独有的地理态势促使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口的繁衍以至围屋风俗的出现。力图说明这样一个论点:客家化并非中原化的单线延续,其同样具有主动型化特质。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比较发达,它主要包括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本文通过考古资料,叙述了青海地区的青铜文化系列,并对其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重要分支,客家化根源于中原,但绝不是中原汉族化的抄袭备份。客家化也是一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史书,是客家先民在南迁的过程中,以及定居赣闽粤等地区之后,吸收了各地不同化的有益成分基础上,形成的独特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和当今的现实社会中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然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对客家化的凝聚力将会发生怎样的影响?是会增强还是会削弱?本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连国栋 《丝绸之路》2009,(12):18-20
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群众文娱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东莞群众文化在东莞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如文化广场、“文化周末”、“都市彩虹”、“文化直播车”等,还有一些针对外来工的群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