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梵净山护国禅寺是明代万历年间敕封的名四大皇庵之一,也是梵净山最大的寺庙。它位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县永义乡大园址村,距印江县城48公里,距梵净山金顶15公里。棉絮岭自梵净山金顶逶迤而来,在护国寺后山稍有停顿,形成一片开阔地带。护国禅寺背靠青山,面向万岭、极目远眺,数百里山峦起伏,波涛般荡叠绵延,让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百里烟波奔来眼底,千年社事注结心头……  相似文献   

2.
<正>梵净山,地球同纬度生态保持最完好的地区,有"绿宝石"美誉;梵净山,有珙桐、冷杉、银杏、水青冈等珍稀植物,且成片分布;梵净山,有世界唯一的黔金丝猴种群,濒危度高,种群珍贵;梵净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明清时有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全山寺庙150多座……梵净山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是一座融生态原始、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于一身的名山。  相似文献   

3.
古谚日:“梵净山兮九十九条溪,谁人识得到兮,金子、银子用撮箕”。这首民谣道出了佛教名山——梵净山的神秘,也暗示梵净山有取之不竭的宝藏。其中梵净山“团龙贡茶”和“中国茶树王”就尤为神奇。  相似文献   

4.
中国銅仁     
《文史天地》2009,(8):F0003-F0003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境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梵净山14亿年的地质历史,造就了红云金顶、七级浮屠石、太子石、万卷书等千古奇观,另有紫袍玉带石、马蹄石、纹化石、国画石、青化石等,有“奇石之山”之美称。梵净山是地球同纬度上神奇的“绿宝石”,是“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相似文献   

5.
正寨英古镇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东南麓,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梵净山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寨英古镇是迄今为止贵州省保存较完整、梵净山区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梵净古都"之称。寨英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风景如画。2003年,寨英被  相似文献   

6.
陈竹君  赵慧敏 《旅游纵览》2023,(17):106-109
梵净山,作为著名旅游胜地,在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梵净山旅游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还为当地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梵净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经济意义、生态意义、人文意义等,总结梵净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梵净山进香习俗兴起于明,兴盛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末年,具有时间悠久、辐射地域广阔等特点。明清时期,朝山香客在梵净山通过捐资重建庙宇、重铸佛像、整修道路等方式积累功德,为梵净山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研究梵净山进香习俗对于了解梵净山佛教兴衰和历史地位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黔山领袖梵净山,是横在于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武陵山脉的主峰,因其保有地球同纬度最完整的自然生态,早在198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而作为佛教圣地梵净山,早在四百年前的明代就已声名全国。 名岳之宗梵天净土 梵净山早在汉代,其名就见于史籍,有“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月镜山”、“卓山”等称谓。明人李之彦则称该山“璧立黔南之境,轴连楚蜀之间”,“此黔中间之胜地”,“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 梵净山地质古老,是黄河以南最先露出海面的台地,距今有10~14亿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早在明代以前,梵净山作为古佛道场,就已名播全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梵净山以它独有的良好的原始植被蜚声世界。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梵净山已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理想的旅游胜境。梵净山是中国历史名山。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汉代,梵净山就已经是名山,称之为三山谷,说是“辰水所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之为三晤山。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它“一名辰山,在麻阳西八百三十里。”明代《贵州名胜表》称九龙山,说它“高百余丈,江头山下分九支,铜仁大小江出焉。”此外还有月境山、饭甑山…  相似文献   

10.
梵净山是西南佛教名山和中国弥勒菩萨道场,明清之际佛教盛极一时,"佛光"记载不绝于书。通过考察五台山和峨眉山历史上的佛光现象,指出佛教名山与"佛光"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爬梳明清以来梵净山碑刻摩崖、史志文献、诗文著述,找出梵净山诸多"佛光"历史线索,分析梵净山佛光现象与佛光崇拜,可以为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研究和佛教文化发展,提供详实可靠的历史线索和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梵净山自来山名众多,独有此名流传至今。本文通过对梵净山一名的字义分析,梵净山弥勒信仰的起源、发展、兴盛、衰落与复兴历史的梳理,认为梵净山之得名,取"梵天净土"之意,与梵净山弥勒净土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山名中蕴含着芸芸众生对极乐佛国、人间净土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章对佛教圣地梵净山的佛教起源、化、建筑等方面的兴衰作了一定的探考,对于研究梵净山佛教化以及旅游化业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舒勍  何亚 《世界遗产》2014,(9):88-93
<正>这里是大自然的杰作,这里是中国少有的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地球同纬度带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14亿年依然保持原始本底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许久以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  相似文献   

14.
梵净山名源于佛教梵语“梵天净土”,隋唐时就被当地人民视为神山,朝拜者络绎不绝,明隆庆年间和万历年间对梵净山进行了两次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修建。特别是万历年间明神宗降旨重建梵净山,妙玄禅师带高僧5人,法徒34人主持重建事宜,终使梵净山成为拥有5皇寺48觉庵的佛教圣地、“弥勒道场”。  相似文献   

15.
梵净山古凉桥形式美、样式多,大多为百年以上历史的清代建筑,是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优秀的民族化遗产。曾广泛分布于梵净山地区的土乡苗寨。上世纪80年代后逐步减少,保护和抢救梵净山古凉桥已成为保护民族化遗产的重要事宜。  相似文献   

16.
梵净山兼有黄山之奇,峨嵋之秀。然而,‘包不仅有着满族的自然风光,而且,还留下许许多多的历史古迹,碑文便是其中的一种。梵净山的碑文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禁止碑;二是功德碑;三是记事碑;四是墓碑。现按类分述于下。一、禁止碑。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梵净山禁砍山林碑”。碑共两块,竖立在梵净山金顶附近滴水岩,高1米,宽0.5米;分别刊刻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二月护理贵州巡抚磷庆、贵州布政使司按察使李文耕署名的通告。磷碑在左,李碑在右;映碑已断为三截,但仍可拼合辨读;李碑仍完好…  相似文献   

17.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海拔2494米,总面积为58万亩。梵净山国地质构造特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宜人,林海茫茫.野生动植物繁多;奇峰怪石,山花红叶、清泉飞瀑,佛光云海,风景秀丽,庶称具有峨眉之秀,又有黄山之奇。梵净山亦是找省佛教名山,其历史悠久,影响较大,明万历年间即以“九十九溪,四十八大座脚庵”闻名全国。但自明代以来,由于战乱频繁,人为毁坏惨重,迭经修建,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止,庙宇所剩无几,其余仅存残垣遗址。笔者在编写江口县志时,收集了有关梵净山…  相似文献   

18.
梵净挑夫     
梵净山,地处贵州东北部,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虽只二千五百余米,但落差却有二千来米,因而山势极为陡峭。梵净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笑咪咪的弥勒佛,就住在耸入云天的金顶上。明清之际,香火极盛,寺庙馆舍,鳞次栉比。现在,人文景观虽已所剩无几,但雄奇险峻的天然风光,依然是一处旅游胜地。梵净山有许多挑夫,为游客提供抬人。挑物等服务。有个随同我们上山的挑夫,长得极为结实,健壮,身上成坨的肌肉,将褪色且有些破洞的衣服绷得极紧,叫人担心那布衫随时都会绷破。一张饱经风霜的国字脸,显然是因为日晒雨淋的缘故,颜色偏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铜仁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境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梵净山14亿年的地质历史,造就了红云金顶、七级浮屠石、太子石、万卷书等千古奇观,另有紫袍玉带石、马蹄石、纹化石、国画石、青化石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23日,由铜仁地区佛教协会主办,印江自治县佛教协会承办的“2004年梵净山佛教化研讨会”在印江县境内的梵净山护国禅寺举行。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德高僧、居士、信众和各界人士3000多人参加了是日上午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