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蚕茧了。商代已出现绢、绮、刺绣之类的丝织品。战国、秦汉能织出彩锦,并发现经过染缬的丝织品。从汉代开始,我国的丝绸就远销欧亚许多国家,西方称中国为“赛力斯”(seres),即“丝国”或“丝绸之国”。隋唐时代是我国又一次结束分裂,走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蚕桑之国,自古以来就盛产蚕丝,远在西汉时期中国丝绸已行销欧亚一些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蚕丝业中心之一,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养育桑蚕,每年能收六至八次蚕茧,蚕丝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江浙。在广州附近的顺德、南海、三水等地,很早以来就是广东养蚕缫丝的主要地区,这里的农民,历代多以养蚕缫丝为业。他们以桑树养蚕,用所产的蚕茧作为原料,用炭火烘制蚕茧,采用自制的手摇机进行缫丝。这里所制的土丝,也称“七里丝”或“辑里丝”,近代以来,是广东出口产品的大宗。  相似文献   

3.
胶东民间山蚕茧古法纩丝技艺是以山蚕茧为原料,以草木灰浓汁作解舒助剂,使用脚踏板木纩丝车进行缫丝的传统纩丝技艺。以草木灰溶液制作弱碱用于浸泡柞蚕茧,以脚蹬纩丝机上进行抽丝的技艺,也叫“纩丝”。纩出来的丝俗称“灰丝”,具有耐酸碱、耐高温、韧性好的特点,由于其质地柔软,适用于个性化定制。胶东民间山蚕茧古法纩丝的核心技艺包括泡茧、煮茧和纩丝。文章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规章文件出发,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论述了地方非遗保护部门以此为指导,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胶东民间山蚕茧古法纩丝技艺”的保护实践中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4.
周涤 《古今谈》2002,(4):55-57
《兰亭序》为一代书圣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兰亭修禊时所手书。王羲之在集结三十七首诗作以后,酒酣耳热,仰观俯察,兴会淋漓,便在蚕茧纸上,用鼠须笔一挥而就,写成了这一传世书法经典之作。其遒劲健美,绝代特出,殆有神助。  相似文献   

5.
《文史月刊》2013,(9):47-47
东晋永和九年忪元353年)三月初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共41人,到会稽山的兰渚,即今浙江绍兴西南水边修楔(在水边祓除不祥,实际上成为一种游乐)。他们在兰亭饮酒赋诗,非常高兴。王羲之酒酣之际,在蚕茧纸上,用鼠须笔挥毫疾书了一篇28行,324个字的《兰亭序》,成为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珍品,王羲之书法的杰作。  相似文献   

6.
“茧形壶”是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形状独特的器物。由于其腹部的形状特征(正视多呈椭圆形,侧视呈圆形)类似人们熟悉的蚕茧,因而被考古工作者命名为“茧形壶”。新中国成立后,经正式考古发掘并报道的首例茧形壶是1955年在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中发现的,随后报道的是西安半坡的发掘资料。自50年代以来,在陕西的许多地点以及山西、河南、湖北、江苏、山东、甘肃等地也都有茧形壶出土。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已发现的茧形壶数量在200件以上,均为陶器。以墓葬出土为主,少数出土于遗址中的水井、窖穴,也有部分是零散的采集品。随着战  相似文献   

7.
刘刚 《收藏家》2005,(2):37-42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士大夫在会稽山阴兰亭临水修禊。当时,王羲之满怀激情地用饱蘸墨汁的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毫作序,写下了书法千古名篇——《兰亭序》,又称“禊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其遒丽劲健的体势,自然儒雅的章法,千百年来一直是后世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在《兰亭序》中,王羲之脱尽魏晋以来用笔滞重的写法,创造俊逸、雄健、流美的书风。现从几种唐人勾摹的《兰亭序》中,可窥见王羲之的书艺风格和成就。  相似文献   

8.
蚕神崇拜与祀蚕神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主要副业,吴越俗谚“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其实,采茧卖丝所得成为农家的“活来钿”,非但油盐酱醋,衣衫鞋袜,甚而稻作农本,俱出于此。一年之计在于春,寄希望于蚕茧丰收是蚕农的普遍心态。于是对蚕神的膜拜祈求也就成了  相似文献   

9.
郝晓鹏 《沧桑》2012,(2):67-71
近代中国国货运动是一项涉及政治权力、经济发展、社会交流、外交事业和科技展览的综合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发展、改良国货的团体,既有政府主导的,也有民间商人自发组织的,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为其中之一。本文试图以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为赴美参加丝绸博览会而举办的蚕茧丝绸展览会为例,来透视近代政府与商人的动态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元月,三台县老马乡和里程乡的公安派出所向县文物管理所移交了一批1997年冬天出土的被盗文物,这些文物都出土于两乡的崖墓之中,其中有青釉瓷器40件,铜镜1件。青瓷中有虎子1件、盖罐1件、唾壶1件、盘口壶14件、碗和钵23件。现介绍比较完整和有特色的文物。一、青瓷1.虎子里程乡出士。圆口、平唇,圆筒形直颈上仰45度角,器身略呈蚕茧形,背有圆条提梁,尾上翘与提梁会二为一,有四兽足,前两足上蹲,后两足爪着地。颈上部堆贴二眉,二眼和一具,眼鼻随口上仰。整个器形呈卧虎状,胎色灰白。通过施釉,釉色黄里透绿,釉质润亮。高1…  相似文献   

11.
山西,表里山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古老的黄河流域生活着勤劳淳朴的人民,这里不仅有古老的文明,更涌现出许多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人杰。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炎黄于此融合、繁衍、壮大,“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开创了华夏文明之源。芮城的西侯渡遗址,是人类用火的最早记录者,夏县西阴遗址出土的半个蚕茧,证明了  相似文献   

12.
雅安石器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四年三月,驻雅安市某解放军后勤部在沙溪村汉墓土堆上取土填操场,发现石器(石锄或称有肩石斧)两件;六月又在沙溪村汉墓附近的地表上发现石器十多件;一九五五年二月斗胆村贮木场附近,在开垦荒地(乱坟地)时又发现有石器。当时原西康省文化处曾派人前往了解,知道这些石器都是在地表面上发现的,据在贮木场工作的一位黄同志谈,当时还发现有两个骨质的东西,一个像针,一个像箭头,可惜把它扔掉了。(后来也没有找  相似文献   

13.
兰亭帖是王羲之所写的詩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羲之和孙統、孙綽、謝安、郗曇、支道林等四十一人同游山陰兰亭,作修楔之会,为了記述这一天的盛游,他醉后乘兴,用蚕茧紙鼠鬚笔写了这篇文章,笔法奔放遒勁。相傳他酒醒以后,又重写了許多本,但和这  相似文献   

1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根据"发现学习"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内涵,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辨析对安阳甲骨发现的若干误解基础之上,提出甲骨的发现不是行为意义上的发现,而是认知意义上的发现。甲骨的发现不是由一个特定的学者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刘鹗《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和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三个环节构成的。发现甲骨的讨论也不应该将古董掮客和古董市场排除在外,古董商在安阳甲骨的早期流布和收藏中的地位正说明甲骨收藏存在一个"前甲骨学时代"。因此,甲骨发现的学术史讨论有助于我们反思对中国考古学史的理解和写作。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侯马市上北平望遗址调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马市为晋国晚期都城——故“新田”所在地,从1956年发现以来,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收获。在1986年8月至1987年10月的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中,共发现和复查了古文化遗址三十余处。其中,在上北平望遗址中首次发现了商代二里岗文化遗物,是这次文物普查的主要收获之一。现把上北平望遗址的调查情况介绍于后。上北平望遗址位于侯马市高村乡上北平望村(俗称上平嘴子),汾河东岸的台地上(图一),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文化层  相似文献   

17.
贵州境内的几处岩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贵州在文物普查中,多处发现岩画。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发现花江岩画和牛角井岩画,开阳县发现画马崖岩画,六枝特区发现桃花洞岩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发现银子洞岩画,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发现"七马图"岩画,等等。这些岩画与国内其他地方发现的岩画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自己的一些地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代岩画的内容。兹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石油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发现和利用张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石油”一名即由北宋科学家沈括命名,而早在汉代,先民们已知道了石油。当时出产石油的地区,首推我国西部,有的今天仍然是著名产油区,绝大多数分布于丝绸之路上。石油古时又名石漆、水肥、...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世界诊断学一大革命的X射线,发现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为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11月8日所发现。仅仅过了4天,美国医生就把伦琴的成果"移植"到医学上,利用X射线发现了伤员腿上的子弹,留下了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的一页。那么,我国最早接受X射线检查的是谁呢?又在何时?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李鸿章,接受X射线检查距伦琴的发现不到一年。史载,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为结果,中国清朝政  相似文献   

20.
杜文 《收藏家》2020,(3):87-94
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耀州窑窑址考古发掘与海内外公私藏瓷,发现该窑宋金时期青瓷装饰异常丰富,结合民间收藏的大量残瓷标本,显示该窑的造型和装饰纹饰丰富程度都在古代青瓷中堪称翘楚,飞仙、鲛人、蹴鞠、竹马、荡舟、道情文字等大量罕见装饰题材在耀州窑瓷器上陆续发现。20世纪90年代,考古发掘单位在整理宋代耀州窑器上陆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