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宋史》卷163《职官》三(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848页),叙户部左曹农田案职掌一段云: 掌农田及田讼,务限奏丰稔,验水旱虫蝗,劝课农桑,请佃地土,令佐任满赏罚,缴奏诸州雨雪,检按灾伤逃绝人户。按:“务限”一词,是限制乡村民事诉讼时间的司法制度。《宋刑统》卷13《户婚律》,《婚田入务》门,载唐《杂令》云:“诉田宅、婚姻、债负、起十月一日,至三月三十日检校,以外不合”。下面的解释是:“所有论竞田宅,婚姻、债负之类(原注:债负谓法许徵理者)取十月一日以后,许官司受理,至正月三十日住接词状,三月三十日以前断遣须毕,如未毕,具停滞刑狱事由闻奏。如是交相侵夺及诸般词讼但不干农田人户者,所在官司随时受理断遣,不拘上件月日之限。”(《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四六,载  相似文献   

2.
秦至西汉前期存在着“税田”和“税产”两种田税的计算方法。这两种田税的计算方法反映着同一种田税的征收方式,即在一定的税率下,田税按农作物的实际产量征收。但实际产量每年是不同的,因此,田税是按实际产量征收的浮动税。西汉后期,田税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变化,但田税仍然是按实际产量征收的。东汉章帝时,进一步完善了应税田地的统计制度,但并没有改变田税的征收方式。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和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的相关例题看,在田税的计算和征收中,并不涉及亩产量的问题,而在现有文献中也没有发现标准亩产量和田租定额的证据,说明秦汉田税不是定额税。按土地面积征收的田税和刍稾税,与按户征收的户赋和户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税,每户都征收相同数量田税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秦汉田税并非按户征收。东汉末,田税征收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按实际产量征收的浮动税变成了亩收固定数额的定额税。  相似文献   

3.
笔者购得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一部,闲时浏览,偶有所疑或有所得,辄随手记下,今摘录其中有关标点,校勘者十三则于此,略陈愚见,以就正于方家。 1.《史记·萧相国世家》: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第6册2018页) 按:“王卫尉侍前”当连读,“侍前”意谓侍于皇上之前,“前”前逗号宜移“前”后,方合文意。《汉书·萧何传》该句标点误与此同。 2.《魏书·元诞传》:诏以偃正元妃息昙首,济阴王嫡孙,可听绍封,以纂先绪。(第2册448页)  相似文献   

4.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关土地文书可分为三类。一是土地收授文书(给田、退田、欠田文书),反映出均田制下民户与封建国家的关系;二是佃田簿(包括租种职田、公廨田文书、转租田亩公文),表现出承佃农户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三是民间佃人文书,即民田出租的租佃契约(或称夏田券),显示出佃人与田主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第三类文书的分析,探讨唐代西州地租的性质及形态。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明初的田赋仍是沿用着唐德宗以来的两税法。明太祖时田赋分为夏税与秋粮。夏税包括米麦、钱钞、绢三种,秋粮包括米、钱钞、绢三种,大抵以米麦为主,而以钱钞、绢为辅。明初两税,计凡每年收入麦四百七十余万石,米二千四百七十余万石,钞四万五千五百余锭,绢二十八万八千五百余匹。夏税秋粮之外,另有服役制度,服役方面分为里甲、均徭、杂泛三种。按户服役的称为里甲,其具体办法是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所余百户为十甲,每甲包括十户,设甲首一人,每年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十年轮流服役一次。按丁服役的称为徭役(均徭),其具体办法是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每年农隙赴京师供役三十日,田不足一顷者以别田足之,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夫。临时供应官府呼唤而服役的称为杂役(杂泛),杂役名目繁多,且凭官府任意增加,不可计数。以上这些服役是明朝初期的规定。在最初还含有「右贫折富」的意味,惟自明英宗以来,不只此种差役逐渐加多,大中户勾通官吏把自己的差役转嫁到下户身上。而且官吏贪污之风盛行,苛捐杂税与日惧增,以致人民生活日趋穷困,高利贷乘机猖狂,结果使农村中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甚至一部分中小地主,就不得不相率拋弃了自己的土地而转为大地主的佃户,或流亡他乡。根据「明实录」记载,英宗天顺七年(一四六三)全国人口为五六三七万,而洪武二十六年(一三九三)人口为六○五四万,经过了  相似文献   

6.
《谢榛全集》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指出《谢榛全集》主要讹误:《前言》8处,序跋之编辑及字体辨识、断句36处,正校、勘、标点105处,附录校勘、标点21处、误作佚诗重收24首、佚诗而漏收7首,佚校勘不审4则,其它问题4条。同时,也对自己的失误予以检讨、自纠。正人且正已,其意在有裨于端正学风,促进谢榛及明“后七子”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汉昭帝"耕于钩盾弄田",应劭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钩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臣瓒曰:"《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师古曰:"弄田谓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昭帝年幼创有此名。"(《汉书·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9页)后代学者在称赞汉昭帝九岁亲耕行为之余,指出耕于钩盾弄田与戏弄、儿戏有关。如:宋代王禹偁认为:"耕钩盾之弄田,但矜儿戏……"(王禹偁:《小畜集》卷一《古赋·籍田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6册,台北:台湾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诸葛亮上书,后人称为《后出师表》,中有一段话,中华书局《三国志》校点本把它标点为:“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宾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3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之《三国演义》会评本,将上段标点为:“……七十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高力士传》 :“(天宝 )十四载 ,置内侍省 ,内侍监两员 ,秩正三品。”据此 ,似乎内侍省设于天宝十四载 ,有内侍监两员 ,实际上这是由于标点之误而造成的误解。《旧唐书·职官志》载 ,唐高祖武德七年定令 ,以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可见唐初已有内侍省。此后 ,内侍省之名称虽更改过 ,然机构、职事则无变化。如《唐会要》内侍省条载 :“龙朔二年 ,改为内侍监。咸亨元年 ,改为内侍省。光宅元年 ,改为司宫台。神龙元年 ,复为内侍省。”因此 ,此句正确标点应为 :“十四载 ,置内侍省内侍监两员 ,秩正…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志》左冯翊云阳县下班固有注曰 :“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词三所 ,越巫卯古襄阝祠三所。”标点者将“休屠金人”断开标点 ,欠妥。对此 ,史红帅在《〈汉书·地理志〉标点纠误一则》(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 4辑 )已作了论述 ,认为“‘三所’系指三所径路神祠”,据此将全句标示为 :“有休屠金人及径路神祠三所、越巫卯古襄阝祠三所。”但史文所据与史实相悖 ,标示仍欠妥。《史记·匈奴列传》载 :“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山 ,过焉支山千余里 ,击匈奴 ,得胡奴首万八千余级 ,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史记·卫将军…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空谷足音·佃介眉书画艺术”展览。精美古雅的展品,让人留恋忘返。而观展获赠的,由读朱万章、佃锐东主编的《佃介眉书画集》,则令人展玩不倦。朱万章乃是广东省博物馆知名的、颇有前途的青年鉴定家,文物、书画的研究人员,佃锐东则是佃介眉先生  相似文献   

12.
《谢榛全集》辨误(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指出《谢榛全集》主要讹误:《前言》8处,序跋之编辑及字体辨识、断句36处,正校、勘、标点105处,附录校勘、标点21处、误作佚诗重收24首,佚诗而漏收7首,佚校勘不审4则,其它问题4条。同时,也对自己的失误予以检讨、自纠。正人且正己,其意在有裨于端正学风,促进谢榛及明“后七子”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指出《谢榛全集》主要讹误:《前言》8处,序跋之编辑及字体辨识、断句36处.正校勘、标点105处.附录校勘、标点21处,误作佚诗重收24首、佚诗而漏收7首,佚校勘不审4则,其它问题4条。同时.也对自己的失误予以检讨、自纠。正人且正己.其意在有裨于端正学风.促进谢榛及明“后七子”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张家山竹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初期的赋税制度,过去有不少疑点。现从张家山汉简得知:当时的田税主要是田租和刍禀。征收办法是既“按顷计征”,又与“人户”有关。田租与刍禀税的比例是12.7:1;而末业税的税目繁多,有各种工矿税和市税、关税等。税率较高,有的达20%以上,反映了官府对工商末业的重税政策;汉初的赋目基本上沿袭了秦制。敛赋方式有按“口”、按“户”两种,按户征收的“户赋”,非口算之外的独立赋目。“户赋”与“赀赋”,二者不当混同。  相似文献   

15.
唐晓涛 《清史研究》2023,(6):104-119
据清代俍兵档案、刑科题本和俍目粮户凭照等官私文献可知,清代俍兵俍人并未消失,不过因制度和管理方式变化有了多样化发展:官府调征并设土官衙门建立兵堡而屯守桂东岭西的俍兵基本被裁(后部分恢复);部分以招俍耕守方式东迁的俍兵俍人以民兵方式保留,耕俍田纳俍米,防守隘卡并免差役。乾嘉两次清查俍兵提供了清代俍兵俍田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而横州个案则反映出俍兵在清代的生存发展状况以及乾嘉清查俍兵政策对他们的深刻影响,现今以俍目粮户凭照形式留存的俍兵占田及身份凭证,正是俍兵后裔记录并坚守祖先俍兵身份记忆和祭祀仪式的凭据。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的两税法包括地税、户税两部分。地税的征收以田亩的多寡为据,户税的征收以户等的高低为本。定户等的标准则是“量其资产”。“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里,据以定户的资产是否包括奴婢?占有奴婢与交纳户税有什么关系?史书中有关两税的令文未作明确交待,治唐史者亦尚未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为此,就所见资料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第2796页称:“慕容彪攻陷中山,杀(冉)闵宁北白同、幽州刺史刘准,降于慕容儁”。案依上面的标点,则是慕容彪杀白同和刘准,降于慕容儁。然彪本是儁部将,受命伐冉闵,不应有降儁事。是知标点有误。考《晋书》卷1104《慕容儁载记》,称:“遣慕容恪略地中山……。恪留其部将慕容彪攻之,进讨常山……。恪进克中山,斩白同”。“是岁,丁零翟鼠及冉闵将刘准等皆率其部众降于儁,封鼠归义玉,拜准左司马”。是知斩仅白同一人,刘准投降。文义甚明。故正确的标点当是:慕容彪攻陷中山,杀闵宁守北白同,幽州刺史刘准降于慕容儁。”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一九七《席书传》附弟“篆”。“篆”误 ,应作“彖”。复核殿本底本 ,也作“篆” ,可知根源在《明史》馆臣修史时误记 ,谨辨正之 :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作“席彖”。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79年版《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据《进士题名碑》拓片、《登科录》 ,参以地方志编撰而成。书前《索引》为“席彖” ;书中《历科进士题名录·明朝之部·正德九年甲戌科》“席彖”排在第五十二位。二、《国榷》① 记作“席彖”。该书卷五一武宗正德十四年 :“谪户科给事中席彖夷陵州判官……以长按黔国公沐所劾按察使沈恩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1956年版标点本《明会要》卷七六《运河》云:“正统七年,参将鱼兰因途 州洪水迅急败舟,建议于上流筑堰,逼水归月河,于月河南口设擎,以蓄水势。”(第 1485页) 此处标点有误,正确的标点应为“……徐州洪水迅急……”按徐州洪为一专有地名, 嘉靖《徐州志》(卷七)载:“徐州洪……本洪宋元皆名白步洪,在州东南二里许,巨石盘 距,惜岩醒醒……正统七年,参将汤节于洪上流筑堰,逼水归月河,于河南口设闸,雍积 水势迅急最为险恶。”陆蓉《寂园杂记》卷一O称:“徐州百步洪、吕梁上下二洪,皆石角 峨岩醒凝,水势急,最为…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标点拾误(上)王柯中华点校本前四史向为学人称道,其标点每每作为古籍标点之范式,然其失当之处,亦时有所见,可谓百虑一失。今取其《三国志》(及裴注)一种,比勘审读,得其标点错误若干则,去其明显易见者,罗列于下,以为野芹之献。(1)是岁以灾异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