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兴祖是我国最早致力于南京大屠杀研究并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在这一领域艰苦耕耘,成为新中国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拓荒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为明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对中日两国人民乃至整个世界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屠杀”研究简讯月萍“南京大屠杀”研究会成立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于1995年8月成立,“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高兴祖任会长。研究会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该馆研究员段月萍任研究会秘书长。“南京大屠杀”学术研讨会将举行南京...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金秋十月,欣然参观常州花博会。花博会举办地在武进区美丽的滆湖畔,眺望粼粼碧波时,常州同仁相告湖之西南便是宜兴市官林镇,那里是常州中学老校长史绍熙的家乡,而老校长于2013年10月1日驾鹤西逝,享年99岁。常州人习惯将常州中学称为"省常中",就像苏州人习惯称苏州中学为"苏高中"。史绍熙从1951年起担任江苏省常州中学校长,该校以教育质量和人才辈出名闻全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曾专程赶到常中会见史校长,称赞说:"你们学校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正十多年前,因研究常州方言,有缘结识周有光先生,我作为周老的同乡及研究学者,曾经十多次拜访过周老,聆听过周老的教导,受益匪浅。2005年我第一次到北京拜访周老,钦佩周老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人格品质,从此成为周老的"粉丝"。当时我发现在周老家乡常州,有很多人,竟不知道周有光是何许人。我感到有责任宣传周有光,就写文章,做讲座,宣传周老。特别是在2010年1月15日,  相似文献   

5.
正华罗庚教授不仅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视察常州中学,两次到常州宣传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简称"双法"),三次回金坛考察教育,为家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他的谆谆教导和崇高风范,永远激励着常州人民锐意进取,奋发向上。一华罗庚热情关怀常州的教育事业,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对家乡教育事业给予过特殊的支持和帮  相似文献   

6.
胡焕庸教授地理工作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焕庸教授,江苏省宜兴人,于1901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1919年毕业于江苏常州中学。当年,他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为该校文史地部的学生。1920年东南大学成立,聘请竺可桢博士来校任教,并担任新成立的地学系的主任。从此以后,他在竺可桢博士指导下,专攻地理学。在一段时间以内,南高文史地部和东南大学地理系,同时存在。1923年夏,他在南高毕业,即赴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任教。1926年春,他回东南大学补读学分,取得东南大学理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我的“2014常州话专业六级考试”成绩没到80分,虽然这只是朋友圈十分流行的一个小应用——各地方言测试,娱乐性人过专业性。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常州人,我依然觉得丢脸,仿佛我离我的家乡越来越远了。  相似文献   

8.
盛宣怀是清末著名政治家、实业家和慈善家,他对家乡常州公益事业贡献甚丰,捐资在家乡创办义庄、栖流所等慈善机构。以往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和绅商善行义举的研究鲜有关注资助者对公益组织的监管。该文以盛宣怀档案资料为中心,考察盛宣怀对家乡灾赈及慈善机构常州栖流所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七年前,我与格桑从大专院校同时被分配到一个距离县城30公里的乡政府工作,唯一的差别就是他又回到了家乡,我却背井离乡。也许是相同原因太多的缘由,不久我俩就一见如故了,成为知己。豪爽、倜傥、气宇不凡的格桑,属于典型的嘉绒藏家汉子,  相似文献   

10.
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①的作东中野修道,曾经担任过高中日本史课程的非专职教师,现在是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教授。他发现,在日本部省要求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将“日军侵略大陆”改写成“日军进出大陆”,从而引发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之前,日本的中学教科书“并不是全都记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1948年春才经人介绍到当时天津一所著名中学——新学中学去任教。到校以后,校长领我到教员休息室去认认同事。在十几位未来同事中唯独坐在屋角的一位中年人不知怎么却吸引我坐到了他旁边。他有一张长着连鬓胡子的大方脸,总带着一种微微的笑容。他姓张,名公骕,河北省南皮人,比我约长七八岁。他是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57年秋从家乡扬州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从那时起,至今在南京已经生活了整整40年。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总想为南京做点什么。 古都南京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成为一片血染的土地。在1937年12月开始的举世瞩目的血腥屠杀中,30万以上同胞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历史使我选择了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我国对南京大屠杀的系统研究,最早系由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兴祖教授于60年代初开始进行;1979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一书。1983年,南京市政府成立了由省、市有关方面和驻宁部队代表参加的编写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班子。我奉派代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参加。该写作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作关系的缘故,20年来,我曾经接待过许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一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属,其中很多人在历史回忆中都提到明妮·魏特琳的中文名字——华群,亲切地称她为华小姐。正因为如此,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有的史料陈列厅内,一共只有三尊历史人物的雕像,魏特琳女士的雕像成为其中之一。魏特琳女士在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4.
“我前年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还表示想等天气暖和了再回金寨看看,没想到突然就走了。”金寨县委书记陆秀宗语气沉重地说道。四年前最后一次回乡据陆秀宗介绍,洪学智生前曾多次回到老家,最后一次是2002年5月。当年5月2日,已经89岁高龄的洪学智将军回到金寨。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洪老非常激动:“家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我很高兴。人到老年倍思乡啊,我始终牵挂着家乡,牵挂着家乡人民。”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17,(4)
正说起路易·艾黎,他不仅与我的父辈有缘分,而且这种善缘还延续到了我们这一代。20世纪30年代,我的父亲、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和路易·艾黎都是上海麦伦中学的校董,他们因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常常在一起碰头。而我的长兄陈一鸣和路易·艾黎的养子王季香(后改名为黎雪,英文名字叫迈克)在麦伦中学是同窗。每当王季香的"外国爸爸"来到学校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有其一定的轨迹。每个人的成长,无不与所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 施展同志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之初,就在他的家乡山东临清中学和师范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因为他对自己的事业,情有独钟,如痴如醉,得之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  相似文献   

17.
严镛 《贵阳文史》2008,(2):56-58
我的父亲严余春,字培俊,于1888年农历戊子6月19日于贵阳市出生。他是武昌起义的参加者,贵州陆军崇武学校的教官,导文中学(后来的豫章中学,解放后的贵阳四中)的创办人。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在我的心中萦绕,未能忘却,我已是耄耋之年的人了,乘精神还好,留下一点文字,也算是对父亲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18.
罗章龙 《神州》2008,(3):42-47
李守常同志英勇就义以来,每当忆起和他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岁月,他那谦虚、持重、英姿勃发而又气韵沉雄的音容笑貌,总是使我激动不已。自从我进入北京大学起,就亲聆他的教导,直到1926年9月我离开北方止,前后历经4年之久。我与他谊兼师友,肝胆相照,所受教益,终生难忘!我在中学时代,就从《新青年》杂志上读到过李先生的学术与政论文章,心仪其人,却又无缘晤见。1918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后,在办  相似文献   

19.
董健 《炎黄春秋》2009,(3):81-83
我早在大学时代(1956—62)就喜欢读陈白尘的剧本,但直接与他发生交往并成为朋友,则是1978年他被调来南京大学以后的事了。他任中文系系主任,我在他重建并兼着主任的戏剧研究室当副主任,并协助他指导研究生。虽为同事,我却尊他为师,二人关系便是在师友之间了。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艾思奇离开我们已经46年了。那年,我21岁,刚考上大学就生病在家,心想好不容易能有机会跟父亲交流了,而他却在这时突然离我而去。在这之前,我小学读书是住校,后来中学回家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