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阳武侯祠     
武侯祠又名诸葛庐,俗称诸葛庵,位于老城西南4公里的水之旁卧龙岗上,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南阳而兴建的祠堂。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人,后随叔父诸葛玄来南阳。公元197年,在南阳开始过躬耕生活,在此渡过了十个春秋寒暑后,因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从此走上政治生涯。他是三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武侯祠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南阳已有纪念诸葛亮的建筑,是由蜀汉故将黄权,率族人在诸葛亮躬耕!日址上修建的。又据明朝嘉靖七年的有关碑文…  相似文献   

2.
卧龙岗 ,位于南阳古城西 4公里。岗上有武侯祠。诸葛庐 (又名诸葛庵 ) ,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 1 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 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修建。祠内还保存有众多古代碑碣。石刻。匾额楹联。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书联赞道 :”大文出师表 ,胜地卧龙岗。”如何继承这笔优秀的文化遗产 ,合理利用文物旅游资源 ,充分发挥卧龙岗名胜效应 ,促进经济文化建设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卧龙岗保护和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卧龙岗武侯祠,馆藏历代碑刻400余通,匾额楹联170多副,数量居全国现存武侯祠之首。于右任先生先后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手书匾额、对联等六副,现存五副。  相似文献   

4.
刘红玉 《神州》2012,(28):171-171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南阳武侯祠中被誉为清朝时期南阳卧龙岗“十大美景”之一的“古柏亭”内,发现了明代承德郎刑部主事李荫袭撰写的《卧龙岗四首》残碑一通。  相似文献   

5.
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记载,南阳武侯祠始建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唐朝时期的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大量诗作佳篇中,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的破坏,曾一度不复存在,元朝,南阳武侯祠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在元延佑四年(1317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受朝廷之命到南阳武侯祠宣诏书,命名为:"武侯祠",南阳武侯祠有了法定的地位。明清时期在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祠宇的保护并不断进行修葺。把五十年代进行土地改革,武侯祠祭祀田分给周边佃户耕用的、六七十年代诸葛书院作企业职工的家属院居住人家和作为武侯祠完整的一部分景点的龙角塔,进行了征收和翻修维护,尤其近些年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明确提出诸葛亮文化概念,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弘扬诸葛亮文化精神,在卧龙岗附近征收120亩的自留地,南阳市博物馆的领导还对卧龙岗武侯祠进行了大面积的硬件投资建设,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完善武侯祠基础设施,抢修文物古建使今日的武侯祠焕发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周励 《黑龙江史志》2014,(20):82-83
南阳卧龙岗现存历代碑刻400余通,有修葺、歌咏、祭文等,内涵丰富,书法精美,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重修武侯祠堂记》由宰相撰文、尚书书丹,尤为珍贵,对研究武侯祠沿革和诸葛亮躬耕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卧龙岗处于南阳古宛西十里许,连接太行余脉,势如卧龙蟠伏崇岗,起伏蜿蜒数十里,在南阳诸葛武侯祠宇山门前戛然而止,犹如龙头状。在祠宇山门前左、右方原有对峙的双塔,依岗就势高高矗立,直插云天,颇有“龙头生角”之情势,故名“龙角塔”。其中一座已被毁坏,现存的一座仍矗立在卧龙岗南端的高阜处。龙角塔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秋,为当时南阳知府顾嘉蘅和南阳县知县钮所倡建。塔系六角形密檐式砖塔,通高11.1米,塔基由两级石条砌成,下为地宫,高0.4米;塔身七层用青砖白灰勾缝砌成,第一、二层用石条铺底,每层衔接处下放上收,叠涩密檐,层高1.5~0…  相似文献   

8.
南阳武侯祠现存有元、明、清三代有关祠庙修葺的纪事碑25方,记录了武侯祠的发展变迁和修茸实况,为以后南阳武侯祠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诸葛亮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节操赢得了后人的尊崇缅怀,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建祠纪念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湖北襄樊古隆中(今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陕西勉县武侯祠等。陕西勉县武侯祠建于236年,在诸多的武侯祠中,该祠是全国惟一一所由皇帝下诏并由国库拨银修建的,又靠近武侯墓,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从勉县乘车沿川陕公路西行4公里,便来到武侯祠。武侯祠古建筑群由北向南,楼台殿宇成纵向排列,中轴线直穿五进,各进均三院并联,形成18个院落。从北进入山门,依次为乐楼、东辕门、西辕门、牌楼、琴楼、钟楼、鼓楼、戟门。进入戟门,穿过东、西厢房便是拜殿,三间厅堂为券棚式硬山建筑。其中有隆庆年间所铸的铁香炉一尊,重达五六百公斤。大殿上高悬大匾一块,上书“大汉一人”四个大字,笔迹遒劲有力。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和官宦名流的诗辞歌赋。后檐柱上悬挂着著名民主人士于右任先生亲笔所书的一副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大殿正中的神龛上,雕塑着一尊诸葛亮坐像。他左...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2月27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及南阳领导为新建的南阳汉画馆剪了彩。 新建的南阳汉画馆1988年奠基,由于资金问题时建时停,经多方努力,占地近80亩、规模宏大的仿汉建筑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正式建成开放,在卧龙岗上喜迎八方来宾。新馆分生产、建筑、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像、乐舞百戏等展厅展出了两汉时期的画像石数百块。古朴的画像石为汉代灿烂的文化作着无言的证明。 走进新建的南阳汉画馆,仿佛走进了两汉时期的历史长廊,一块块汉画像石就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岳飞书诸葛先前后《出师表》的书籍和文章可谓不少。但是由于材料限制等种种原因,石刻的有关问题并未获得解决。笔者今介绍一下馆藏铜山杨氏岳飞所书《出师表》刻石,并对有关刻石作一简略考述,以就正于方家。 一、现存诸刻及关系 传世的拓片表明,南唐时即出现过一种正书的刻石。全国各地岳飞所书的前后出师表,根据刻石的跋语,知其都是直接或间接源于铜山杨氏墨本或石刻。国内现存岳飞书出帅表刻石即有八处:陕西歧山五丈原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河南汤阴岳庙、浙江杭州西湖岳墓、四川成都武侯祠、  相似文献   

12.
柳玉东 《中原文物》2015,(3):109-112
南阳武侯祠是目前豫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古建筑群。武侯祠内保存有大量的泥塑、石雕、木雕、砖雕作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道教艺术和三国文化题材、娴熟的雕塑技艺和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的特色,对武侯祠起到了完美的装饰美化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吸收和继承了南阳汉画等的雕造技法,成为中原雕塑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13.
一、崇安寺的由来(一)地理位置崇安寺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中心卧龙岗上,大有居高临下,俯瞰全城的雄伟气魄。“先有崇安,后有陵川”的民间说法流传已久。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其一: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隐居故地究竟是在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在湖北襄阳的南阳墟,历来争论不休。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蘅任南阳知府,当地土绅要他表态证实卧龙岗为诸葛亮隐居之处,顾感到为难,  相似文献   

15.
李孟初碑,全称《汉宛令益州刺史南郡襄阳李孟初神祠之碑》,立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清道光年间由于白河水涨,此碑被冲出,咸丰十年金梁移于南阳府署,其后时隐时现,文字磨损较多,有些字迹难以辨认,现存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汉碑亭内。碑为长方形,现存碑高1.94、宽0.7、厚0.16米,圭首,无额,碑身上中部三行字下有穿,下部磨损处有清咸丰十年金梁跋语。碑文隶书,15行,行约30字,由于碑残缺甚,尚能  相似文献   

16.
刘备墓 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侧。刘备于东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兵伐东吴,在琥亭大战中遭到惨败后退守白帝城。次年4月病死于白帝城中,同年8月灵柩运回成都南郊安葬。陵墓四周环以墙垣,封土高达12米,墓地茂草浓荫,为苍松翠柏所环绕。墓前竖有石碑,上刻“汉昭烈皇帝之陵”,史称“惠陵”。 孙权墓 位于江苏南京钟山独龙阜玩珠峰麓,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白蚁危害对武侯祠内的古建筑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南阳武侯祠采取"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以预防为主,进行灭治.  相似文献   

18.
相传,阴丽华是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国天下”的管仲的后代,公元4年出生于南阳新野,俏丽非常,美艳与贤惠在南阳是远近闻名的。  相似文献   

19.
在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新建成一座陈列面积约2700平方米的汉代画像石刻馆,已于一九七九年元月二十七日正式展出。陈列品是从馆藏的一千二百余块画像石中选出的二百余件。这些石刻艺术品,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自展出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打开河南省地图 ,可以看到叫“双庙”的地名很多。南阳市有双庙乡 ,商丘市有“双神庙” ,偃师县有双庙村 ,博爱县、获嘉县等细数不下十来个叫“双庙”的村庄或地名。有“双庙”的地方都有“双神庙” ,两座庙宇并排而建 ,都祭祀着两位可歌可泣的为祖国统一而战的英雄 ,一位叫许远 ,一位叫张巡。许远为浙江省宁海县人 ,张巡为河南省南阳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公元 75 5年 )安禄山叛乱 ,大搞潘镇割据。唐至德二年 (公元 75 7年 )许远任睢阳 (今商丘市 )太守 ,张巡任清河县令 ,先后起兵抗击叛乱 ,维护国家统一。许远是位虚怀若谷的人。他虽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