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公元6—8世纪,随着突厥的兴起和突厥汗国的建立,漠北地区开启新一轮族群变动浪潮,即突厥化的进程。活动于漠北的粟特人,在融入突厥游牧族群的过程中,既凸显出突厥化的表征及趋向,同时又保留了若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子。游牧帝国的盛衰起伏和游牧生活的迁徙流动,使粟特人的突厥化过程并未彻底完成。中古漠北地区粟特与突厥之间的族群互动、交融景象,显示出北方游牧社会内部的族群认同,相对于定居农耕的汉地文化圈而言,似乎更为脆弱易变。  相似文献   

2.
744年回纥汗国代突厥第二汗国而兴,标志着漠北地区进入回纥/回鹘化进程。漠北回鹘汗国境内的粟特人与回鹘,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呈现频繁互动乃至深度融合,推动了回鹘族群的熔铸和成型,北方草原文明也推进到以尊奉摩尼教为突出特点的回鹘文明时代。但是,粟特在与回鹘的互动、融合过程中,亦时有不谐与矛盾,回鹘内政的动荡和对外(唐)关系的紧张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败亡,其辖境内的粟特人也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3.
正回鹘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早期活动于漠北,即今蒙古高原,与中原王朝联系密切,故中原汉文史籍对回鹘及其先祖有着较多的记载。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崩溃,部众西迁到河西走廊、新疆和中亚地区。由于当时西北地区强权林  相似文献   

4.
回鹘是我国北方与西北的古代民族。它于公元7世纪中叶兴起于漠北草原,其后活跃于今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和楚河流域,对唐朝和中国历史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回鹘在唐以前称袁纥、韦纥,唐代时始称回纥,后改称回鹘。回鹘原为铁勒之一部,其先世可追溯至汉魏时期的丁零,或春秋时期的狄。至漠北回鹘汗国’怀信可汗(公元795—805年在位)时,北庭周围成为回鹘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98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发现的一件回鹘文写本的解读,揭示其作为摩尼教史料的价值,藉此摩尼教在漠北回鹘汗国开教的早期过程、漠北与西域的关联等方面获得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6,(4)
正2011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发掘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赫列克斯浩莱山谷6号回鹘墓园内建筑倒塌堆积时,发现了一件刻有突厥鲁尼文的筒瓦(TⅩⅫ3∶1)[1]。此瓦为目前蒙古国境内出土的唯一一件带有突厥鲁尼文的建筑构件,是研究漠北回鹘汗国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一这件筒瓦出土于赫列克斯浩莱山谷6号墓园中央夯土台基北侧的建筑倒塌堆积中,出土时已碎为三块,除了两端局部有磕  相似文献   

7.
回鹘文是以回鹘为代表的北方突厥语族诸民族所使用的文字。公元9世纪中叶,漠北蒙古的回鹘汗国(744~840年)崩溃后,回鹘人分三支逃散,一支到了新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后来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约850~1250年);一支逃到甘肃河西走廊,并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一支逃到中亚草原一带驻牧。  相似文献   

8.
回鹘是8-9世纪称雄于蒙古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是唐代漠北九姓铁勒之一部.回鹘西迁之前驻牧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以哈喇巴拉嘎斯(今蒙古国浩滕特苏木)为政治中心建立强大的汗国,历经13位可汗,共96年(公元744年至公元840年).统治北方草原近一个世纪的回鹘民族在今蒙古国境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从2006年开始.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的回鹘四方形墓园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上的诸政权一样,漠北回鹘汗国的内部存在着实力强大,左右汗国政局的"国人"集团。"国人"通过集会的形式来决定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应该逐渐走向灭亡的"国人"势力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且依靠与吐蕃的战争中的军队继续得到强化,进而产生了"相"大权独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摩尼教形成于3世纪的波斯,繁荣昌盛于8~11世纪的回鹘。借由回鹘的力量,摩尼教在唐朝境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漠北回鹘汗国的崩溃和部众的西迁,回鹘摩尼教一度繁荣于天山南北和河西走廊地区,于12世纪末以后销声匿迹;向南一支潜入福建、浙江,发展成为具有华化特点的霞浦摩尼教,至今一脉不绝。本书作者杨富学从事回鹘摩尼教研究30年不辍,特别关注地下出土的考古新资料和胡汉语古文献,  相似文献   

11.
840年,黠戛斯灭漠北回鹘汗国,给唐朝以喘息的机会,唐朝自然乐观其成,并极力支持黠戛斯剪除西迁的回鹘余部。在唐朝的支持下,黠戛斯乘胜追逐回鹘残众至西域,并一度控制了天山南部和东部地区。但由于唐政府仅醉心于利用黠戛斯消灭回鹘,而对黠戛斯的诉求却采取推诿态度,加上对西域自然环境的不适应,黠戛斯在西域仅逗留了三四年时间,便主动退出了西域,北归故乡叶尼塞河流域。  相似文献   

12.
东南孕育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东亚定居农业文化高峰,良渚遗址是玉帛古国代表,定居农业文化为华夏文明形成打下了基础;西北兴起齐家文化是东亚最早青铜时代文化,石峁遗址是干戈王国代表,青铜游牧文化后来居上形成了华夏文明。长江中下游是照叶树林文化带核心地区,良渚时代定居农业生活方式已成熟,稻作农业、漆器、黑陶和玉器已达到高峰。玉文化来自北方,良渚时代也已登峰造极,良渚遗址表明依然是"神王之国"或玉帛古国,并不是祀与戎并重干戈王国。良渚文化衰落后长三角地区既少玉也缺铜,不太可能是夏朝主流文化,但良渚文化是华夏文明形成重要基础。作事者必在东南,收其功实常在西北。齐家文化时代东南西北定居农业与游牧文化结合形成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3.
隋唐时期,西域的民族格局与两汉时期相比,无论是游牧于草原的部落,还是定居于城郭的土著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起自于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当年正月,突厥首领土门大败柔然,自号伊利可汗,突厥汗国建立。  相似文献   

14.
回鹘,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游牧部族,最早驻牧在蒙古高原的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公元839年(唐文宗开成四年)建立在漠北的回鹘汗国,由于统治集团内江和黠戛斯的侵袭,加之遇上严重的天灾,很快土崩瓦解,部众分几路逃散。其中一支约十五部由汗国相级职和庞特勤率领西迁,部分人可能沿回绝路,即指庭州“东北至回纥一千七百里,至回给牙帐三千里”,(《太平寰手记》),通过北庭进人焉育等地。9世纪50年代庞特勤在焉吉建立政权,由叶护而称为可汗,并获唐朝册封。其部众在高昌、龟兹一带与当地的铁勒等族,建立了政权,为高昌…  相似文献   

15.
1500年布哈拉汗国的建立拉开了中亚近代史的序幕。乌兹别克人的南下加快了河中地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促使汗国经济发展步入转折期。在继承和变革帖木儿王朝经济制度的前提下,16世纪汗国的农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重新活跃,从而对中亚近代文明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乌兹别克人在与河中地区各民族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其经济生活逐渐转向农业,并接受中亚传统的伊斯兰教,从而实现了中亚农耕文明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6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促进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现代化转型中,哈萨克族由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劳动逐步转向半定居、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哈萨克女性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女性民俗变迁的梳理和探讨,分析其民俗变迁的动因,并充分肯定哈萨克族女性在民俗变迁中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哈萨克族女性的发展,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公正,共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元代货币,时常涉及元代的蒙古字——八思巴字,这是一种早已废弃的民族古文字,但在当时,却是一科应用非常广泛的文字,了解一些民族古文字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把少数民族钱币研究推向深入,也可以使我们在钱币研究中避免错误。八思巴字的创制一、使用畏兀式蒙古字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最早记载见于新旧《唐书》,活动在额尔古纳河一带。此时北方广大的草原在回鹘汗国统治下。九世纪中叶,回鹘汗国为黠戛斯人所灭,  相似文献   

18.
喀喇汗王朝时期是维吾尔族等操突厥语民族历史上的又一次民族、文化融合时期,在这个时期回鹘等游牧部族的草原文化、西域土著居民的绿洲文化及伊斯兰文化相融合在一起,开始形成了具有区域及民族特色的维吾尔传统文化,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资料对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及特征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畅 《丝绸之路》2010,(18):15-17
回鹘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汗国时期,由于回鹘畜牧业的发达、唐朝经济的繁荣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回鹘与唐朝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着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并从中获得了可观收益,但其经营手段尚存有游牧民族的野蛮,唐王朝以其宽容开放的态度妥善经营,与少数民族建立了和谐关系,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们至今大多数仍从事畜牧业,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因而代代相袭地保留了一些古老游牧民族的习俗。艰辛而动荡的游牧生活,一年四季劳作不辍。冬夏转场,接羔育幼,剪毛抓绒,祛虫药浴,打草蓄青,分配种群,只有到了七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