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焰  罗艳 《神州》2013,(35):224-225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大批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为了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忠诚度,如何迎合受众的心理,满足受众的需求已成为电视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受众心理需求,以及电视新闻采编与受众心理相结合的创新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彭丽丽 《沧桑》2014,(2):151-153
随着5.12大地震的发生,暴露在人们面前的灾难性事件逐渐增多。灾难性事件给部分经历过的人造成了心理阴影。其中儿童群体的心理阴影持续的时间较长,这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状态。持续的负性心理状态会对儿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并可能在成年期引发焦虑、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危机发生之前,寻求适合儿童的干预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一个新兴的干预方法——心理剧来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儿童进行干预,以此验证心理剧这种方法对儿童心理危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旅游目的地危机事件的影响评估新考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锋 《旅游科学》2008,22(3):24-30
目的地旅游业受到危机事件冲击后,准确地对旅游业受危机事件影响的时长及旅游损失进行评估,有助于把握危机影响规律,为危机管理手段的选取和旅游业恢复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运用旅游本底趋势线法(TBTL),对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受其影响的时间长度和旅游损失进行了评估。研究结论是,SARS对我国入境旅游影响时间长达19个月,入境旅游人次损失为1368.91万人次。研究结论和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间学校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突发危机事件不仅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还会危及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在介绍学校危机、学校危机管理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学校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学校危机的相应管理策略,以此来促进学校危机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旅游危机事件与旅游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非典"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危机事件对中国旅游业的冲击。正确认识中国旅游业面对的国内外危机事件的特点,根据危机发展过程的特征进行旅游业危机管理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类型,以及可能面临的危机的情势;根据危机发展过程和行为主体特征,分析了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构成体系以及在危机各阶段需要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提出中国旅游业在当前进行危机管理急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旅游危机管理:构建目的地层面的动态框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安全是一个目的地、区域或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也是旅游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目的地处于危急事件中时,其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旅游者自身决策以及国家或社会组织对待和处理危机事件的政策或手段的影响,会陷于低迷。本文对目的地旅游业受危机事件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设计旅游危机决策链,从而构建动态的、有机联系的旅游危机管理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图书馆危机的内涵及特点、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危机管理基本原则及危机管理的常规化运作等问题探讨,说明构建危机管理体系,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十分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爬虫编程抓取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社交媒体数据,探讨了在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海外华人媒介形象的建构问题。论文认为,在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风行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社交媒体中的海外华人媒介形象呈现多元类型,既有在祖(籍)国和住在国"双重"的抗疫防疫形象,也有在祖(籍)国和住在国"双重"的被质疑者乃至被歧视者形象。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中下旬,海外华人在中国曾遭遇严重的负面形象危机,但很快通过政府"稳定器"、主流媒体"把关人"、受众"自净化"等机制实现形象修复。其启示之一是媒介形象修复依赖于"现实社会—媒介—受众"三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启示之二是开放的网络环境,虽然会生成大量夸大信息和不实信息,但同时,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受众,可以通过主动发声以及辩论讨论,消除误会,弥合分歧,激活理性健康的正能量。此次疫情,对于海外华人的网络媒介形象构建,有"危",更有"机"。  相似文献   

9.
张永强 《沧桑》2011,(2):92-93
近年来大学校园频发自杀、意外伤害、管教冲突等危机事件,凸现了高校教师应对各类校园紧急处理能力的缺陷。如何从应对危机事件的预警、控制及干预等方面着手,加强高校教师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能力,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已日益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魏冲 《神州》2013,(5):171-171
社会转型关键期是社会问题凸显期,也是群体事件多发期,其中有些群体事件涉及到民族因素。群体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有舆情形影相随。注重涉及民族因素群体事件的舆情引导,防范民族问题舆情危急,是应当高度关注的民族工作课题。现阶段,我国政府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还存在不足之处,部分群体性事件演变为舆情危机。因此探究如何有效预防与妥善也置涉及民族因素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危机,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桂林“七·二六”导游事件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桂林"七.二六"导游事件,认为该事件引发的旅游公共危机主要是公共政策调整的问题,强调目前零负团费问题实际上是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必须从公共政策及其服务体系建设的层面加以解决。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政策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是关键,必须尽快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和层次,抓紧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级旅游专门人才,把塑造旅游教育品牌,造就能够管理现代化政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旅游精英和行业领袖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2.
吕键  卢俊婉 《神州》2014,(8):253-253
在国外,对高校“突发事件”和“危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国外最早对高校危机的研究来源于“公共关系学”。随着近年大学生危机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国家对高校稳定越来越重视以及危机理论自身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危机事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就大学生危机事件发生的成因而言,就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  相似文献   

13.
王茜 《黑龙江史志》2013,(15):262-262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14.
张玉涵 《神州》2011,(8X):46-46
电视收视率一直以来是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媒体行业竞争的直接体现。随着电视的发展,受众已经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电视信息的位置,相反,受众收看电视行为具有主动性。本文主要探究受众心理、持续关注以及受众经验、情绪等因素对受众收看电视行为主动性的影响,从而找到受众与电视更融洽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秀伟  黄文川 《文博》2013,(6):81-86,32
博物馆融入社会程度的加深使得危机的外延不断扩大,危机的情形和种类不断增多现实中,与博物馆有关且能影响到博物馆正常运行的各种不良或潜在危害事件部可视为博物馆危机。掌握博物馆危机的特征和成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危机的内涵博物馆危机管理是博物馆管理者根据危机发展演变的周期,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为目的的管理过程有效的危机管理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与理念。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企业遇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媒体危机。什么是“媒体危机”?“媒体危机”就是突发事件或危机发生后,企业由于不善于引导舆论,让事件被媒体炒作而变得不可收拾,使一个不大的事情变成一个很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运行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发生到消亡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是对图书馆危机事件进行全面全程监控处理的连续链条,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面临的主要危机类型,提出了消除图书馆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闻署作为美国政府实施心理宣传战的首要工具,在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凭借其自身特点,一方面发挥宣传职能,积极对苏联和古巴展开强大的心理宣传攻势;另一方面又履行情报信息搜集职能,努力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参考信息.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美国新闻署助推肯尼迪政府在心理宣传领域取得先机,进而协助美国最终以和平方式成功解决此次危机.  相似文献   

19.
费依冰 《神州》2011,(10):183-183,185
现场报道是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重要体裁之一,要想在当今多种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吸引受众,保留影响力,电视媒体必须高度重视现场报道手段、提高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韵竹 《神州》2013,(13):224-224
当今社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已成为人与社会交流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将抽象的社会具象为人们所可以接受的图文信息。现如今,与其说人们置身于社会环境倒不如说置身于媒体环境中,与其说受众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不如说受媒体环境的影响。人随境转,受众的心理也在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