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唐经义系统中,周公称王摄政、东征诸事本无疑义。但宋代以来,君权日盛而臣位益卑,权臣越来越不能被接受。反映在经学上,则是对周公称王摄政等权臣举动的质疑。于是自蔡沈《书经集传》始,宋人开始对周公的形象进行改造,磨去其任意自专的权臣形象。清代庄存与的《尚书既见》、《尚书说》二书,便是在蔡氏《书经集传》的基础上对周公形象的继续改造。庄氏通过辨正周公不曾称王摄政,周公并未主持东征,周公并未僭用天子礼乐三事,改变了周公不待君命、任意自专的权臣形象。同时,为了不降低周公的圣人地位,庄氏又通过凸显周公之于管蔡的兄弟之情、周公对成王的感化二事,凸显了周公在道德上的完美。  相似文献   

2.
将新出清华简《金縢》与传世本及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可证成王即位时已为少年,"襁褓说"不能成立;周公"居东"为"避居"而非"东征"。汉代古文《尚书》较之今文《尚书》,更接近原初的《尚书》本。孔子没有删订过《尚书》,也没有作过《书序》。清华简《金縢》以"志"为名,表明公元前300年前后,《尚书》尚未成书。清华简本《金縢》所记周公事迹最为素朴,应是较早记载周公历史的史籍。今传本《尚书》应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本,或根据今文说改造过。《史记·鲁周公世家》材料来源芜杂,其关于周公历史事迹的记载存在诸多错乱之处。简本《金縢》与《史记》关于周公历史记载的差异,反映了周初特别是周公历史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不断层累叠加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尚书·金縢》所载"周公居东",系周初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历代关于"周公居东"的两种主要解说——"避罪说"与"东征说",都是难以成立的。"避罪说"不符合周初政治形势,"东征说"亦与传世文献及金文材料之间存在抵牾之处。新公布的清华简《金縢》并不能证明"周公居东"为"东征"。今本《金縢》"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与清华简《金縢》"周公宅东三年祸人乃斯得"中的"二年"、"三年"应皆为周成王的纪年。"周公居东"的内涵是:周公面对周初动荡不安的局势,深入武庚与三监之叛的策源地,调查三监叛乱的阴谋与事实,为东征做充分的准备。《金縢》记载了成王元年、二年间周公为东征所做准备工作的一系列史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周公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儒家的政治学说主张贤贤、亲亲,认为尚贤使能最为重要,但认为贤与能是分开的。本论文从此出发来讨论,儒家对周公的塑造,以及周公反政成王所可能产生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梳理了目前所见西周金文中生称周公的器物,通过与传世文献的对读和分析,提出了在二次克商和征伐东方诸叛国的战争中,部分战争为成王亲率或参与,而非周公一人所为;"明公"在金文中出现在三件不同的器物上,实指两代周公等观点,并提出了昭王后西周金文中罕见生称"周公"器物的疑点。  相似文献   

6.
周公摄政与周初政教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摄政导致了周初二王并存的局面,而二王并存的实质是国家政权和教权的分离。周公是周代初期的巫史领袖,并于武王后期开始执掌教权,由于不能和政权明确分开,引起王族的猜疑。周公为此迁居东都洛邑,并致力于制礼作乐,目的是使政教分权更加明晰化,造成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制度和思想化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周公东征史实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周公的历史功绩主要是在成王即位之初稳定周初局势和巩固周朝统治两个方面,而周公东征则是前的重要内容。《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时“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人们习惯上说周公东征三年,一般认为包括救乱、克殷、践奄的整个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历时亦非三年。“周公东征三年’’很可能仅指伐奄的三年而言。  相似文献   

8.
《史记鲁周公世家》引《尚书金》经说考论——兼论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易宁《尚书金》是记载西周初大政治家周公事迹较为集中、内容也较为丰富的一篇先秦儒家经典文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叙周公生平行事,几乎全部引录《金?..  相似文献   

9.
正"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被称为周公。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  相似文献   

10.
《逸周书·作雒》"内弭父兄"发生在周成王元年,清华简《皇门》召集人、召集对象、事件内容与之完全契合,可知该篇的撰作时间当在周公摄政之初。大门宗子的主体为姬姓贵族,周公号召他们"毋作祖考羞",为充分发挥训诰的效果,■门的地点不会离周人祭祀先祖的宗庙太远。三监之乱爆发,西周新生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周公发布《皇门》,对内弥合同姓宗族之间的矛盾;又发布《大诰》,对外巩固周人与友邦诸侯国的团结。他先是"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继而兴兵诛伐三叔及武庚。周公应对举措自内向外铺开,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睿智与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公长于管叔考杨朝明周公与管叔为同母兄弟,然二人孰兄孰弟,文献记载却有不同。本来,这应该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殷商的王位继承中有兄终弟及的现象,不少人遂以为殷商的王位继承为兄终弟及制。他们在讨论周公“摄政称王”等问题时,进而又往往同周公和管叔二人的兄弟...  相似文献   

12.
近出清华简发现《逸周书》中的《皇门》篇,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视其为西周文献的认识。然细加考索,可以看到简文固然以西周文字为主,但也带有少量东周时期的语言色彩,说明它并非西周的原始文献,很有可能是春秋时期根据王室档案整理成篇的。清华简《皇门》作为周公诰辞,大体作于周公摄政后期。篇中周公自称"余一人",史官以"(周)公若曰"等同"王若日"领起全篇诰辞,诰辞始终不曾言及成王等事,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周初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周公摄政称王的史实。  相似文献   

13.
清华简《金縢》的发现,对解决有关历史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在周初历史研究中,关于武王开国在位年数与周公居东历史真相,历来都是聚讼纷纭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对《金縢》竹书本和传世本细加考析,说明武王开国在位三年、周公居东即东征等说法是真实可信的.《金縢》可能成篇于春秋前期,竹书本与传世本互有歧异,各见优长,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剧是第一个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他制礼作乐,建立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周公庙最早建立于唐代,是用米褒扬周公功绩的纪念性建筑。最近,在周公庙附近,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大型墓葬群,成为考古学界引人注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蒋国为"周公之胤",是西周早期分封的重要侯国。鉴于周公特殊的历史地位,周公家族在西周时期的受封情况以及家族内部的宗法关系,都值得重视。对周公之胄的蒋国相关问题进行考察,不仅能了解周公家族在两周时期的发展情况,同时有利于从个案的层面考察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从而深化对周代宗法、分封的认识。有关蒋国的研究资料较为匮乏,学者们关于蒋国的研究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半个多世纪前 ,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曾说 :“孔子之前 ,黄帝之后 ,于中国大有关系者 ,周公一人而已。”作为周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周公一生安邦定国的政治实践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一幕。武王克商以后 ,周人代殷而有天下。然王纲初定 ,危机重重。特别是武王病殁 ,成王年幼继位 ,周初政局的动荡加剧。面对国家危难的局势 ,周公挺身而出 ,摄政救乱 ,先后以东征平叛、宅中作雒的壮举 ,稳定了新造的周邦。继之东向拓土 ,封藩建国 ,使国家结构形式由松散型向集权化方向发展 ,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政治统一。周公在治国立政、创制礼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沧桑》1993,(4)
桃花寨的传说相传,在周朝初期,周公辅助武王之子成王执政,曾同姜太公东征平乱。桃花女之父在朝为官,被奸臣所害。精通十八般武艺的桃花女,誓死为父报仇,带领义军,来此凭借天险与周对抗。周公东征至黎城,决意消灭桃花女。大营扎在黄崖山下,连攻数月,不能取胜。姜太公察看地形后,献策先断粮草,围困山寨。双方相持数月,周公与姜太公闻的山寨粮尽人乏,又计谋赶万只羊群,摆开“羊蜡阵”,以羊代兵,虚张声势,夜袭山寨。周公在每只羊角上绑上蜡烛,趁夜色点然,羊群受惊,又加兵士在后驱赶,满山乱  相似文献   

18.
于安君 《文博》2005,(5):96-97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葬于毕,史书记载较多,也很一致。如《逸周公·作雒解》云:“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史记·鲁周公世家》曰:“周公卒,武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但由于史书记载过于简略,只有一个“毕”字,没有说毕所在的大范围,加之古今地  相似文献   

19.
冯涛 《文博》2004,(2):38-39
西周是第一个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他制礼作乐,建立了周代的礼乐制度。周公庙最早建立于唐代,是用来褒扬周公功绩的纪念性建筑。最近,在周公庙附近,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大型墓葬群,成为考古学界引人注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20.
先秦史学说略杨钊周初管、蔡联合武庚所发动的叛周,以周公旦的东征而告终。面对现实与展望未来,怎样巩固周政权并实现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是摆在以周公为首的周王朝统治者面前十分尖锐而迫切问题。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周公从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中,为周王朝的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