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9,(5)
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遗物的发掘出土,是我国考古工作的又一重要收获。它对战国历史、地理、文字的研究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文物》1979年1期发表的《墓葬发掘简报》和三篇论文,对于中山国历史、民族与文化、铜器铭文和考释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和分析研究,不少问题已获解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商讨。本文特就关涉中山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山国是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一个“千乘之国”,其地域在今河北省中部的石家庄地区。中山国的统治者是白狄鲜虞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下太行山的山地民族,因此对山很是崇拜。中山王用大型山字形铜礼器作为王仪,在宫殿瓦顶上砌筑山字形脊瓦和山峰形瓦钉帽饰等以示崇山。中山国之所以称之为“中山”是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所以“山”字形铜礼器可为国之象征和王权之象征。鲜虞中山由于长期生活于山区,故对于山区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形象和山峰及山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也反映在其生活中,甚至反映在一些瓦当饰面的造型中。中山国的瓦当目前仅出土于它的后期都城——灵寿城的各遗址中,从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3.
刘卫华 《收藏家》2013,(10):46-50
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代十二个"千乘之国"中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在已发掘的中山王及其家族墓中出土了大批富有鲜明特色的文物,其中中山王墓出土的磨光压划纹黑陶,色泽黑亮、造型端庄、线条优美、纹饰典雅,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风范堪称陶苑奇葩。  相似文献   

4.
战国中山国建筑用陶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构架,创造出多种建筑形式。在柱头和枋上装置斗和栱的结构,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斗栱的发展过程中,至迟在周初已有在柱上安置栌斗(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根据出土文物考查,西周时期铸的铜器"令簋"四足上方,即制出栌斗的形态。建筑中用斗出现于铜礼器的装饰或器体上,在  相似文献   

5.
刘卫华 《收藏家》2010,(1):29-36
战国中山国是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中西部建立的诸侯国,始建于春秋末年,鼎盛于战国中期,后为赵所灭。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当时的五个“千乘之国”之一。但由于历史短暂,史书上关于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一直被称为“神秘王国”。  相似文献   

6.
四川战国墓葬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四川发现、发掘、清理了大批战国时期的墓葬,对研究四川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材料。根据墓葬内涵看,四川的战国墓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本地土著居民的墓葬;一类为外来移民的墓葬。在前一类墓葬中也有多少不等的外来文化因素,说明战国时期土著居民不同程度的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和外来移民的墓葬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这两类墓葬都有一些较为集中的墓地,当然也有单座墓葬的发现,(这应是工作的关系,他们很可能属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龙岗寺》发表的叠压打破关系和器物组合关系为基础探讨了器物演变过程,并对该遗址的半坡文化墓葬进行了分期与分段然后以尖底瓶这一半坡文化的典型陶器为主要线索,探讨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结舍该墓葬中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死亡率,简要分析了该墓地所代表的人群状况,最后对该遗址的性质特征做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统万城建立、使用及废弃年代与周边已发掘墓葬的年代、收集墓志年代的对比,揭示出周边墓葬与统万城的密切关系,认为周边墓葬墓主人基本属统万城居民.同时结合近几年的发掘资料对统万城周边北朝至宋代墓葬的葬俗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为统万城周边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肖川区位于丹江口市西偏北三十四公里处。昔日,此地附近为均州城,均州城四周是起伏绵亘的山脉。丹江水库建成后,均州城被完全淹没。水面以上均只露出较小的山丘。肖川区所在地是一处位置较高的丘陵地带(图一)。墓地地处肖川区所在地之东北2.5公里。在伸入丹江水库的半岛东部。枯水季节,淹入水库的一部分墓葬暴露。暴露的墓  相似文献   

10.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山地的山前地带,也正处于我国地理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段。该县地势西高东低,南河和北河自西而东并行贯流全境,在县东部边缘注入汉水。县城附近正是两河河口的冲积地带,在海拔400~600米的丘陵低山之间多有局部冲积平地,地理环境比较优越。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7日~26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墓葬15座,出土器物13件,对研究北京地区战国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以及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略论陕南地区的战国墓葬●杨亚长陕南指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其地北临关中,南交四川,西接甘陇,东连鄂豫,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根据地形等因素,陕南可分成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水谷地等三个大致呈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地带。汉水谷地由汉中、安康等大小不等的盆地组成,...  相似文献   

13.
湖南郴州战国墓葬出土蚁鼻钱龙福廷郴州地区文物事业管理处1993、1994年在配合基本建设工程的考古调查发掘中,在两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4枚蚁鼻钱。墓葬均为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93郴飞工M1保存较好。该墓墓坑长2.66,宽1.14、残深2.5米,坑壁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战国文字地名考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通假使用不当、不注意地名用字习惯、机械地与后世(主要是西汉时期)的地名系联比附、对地名资料的国别与时代及其变更时间考虑不周全、忽略了城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方位变更等常见的错误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文中所总结的现象可对今后的地名考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87年第6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中,不少器物有铭刻文字,如印章、铜器、漆器,以及货币等,还有一些陶文。这些铭刻对于墓葬的断代、墓主身分、国别的考证,都具有重要价值。《简报》将墓葬时代定为从秦到东汉末,并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点,分为六期。墓葬断代有些就是以铭刻文物作为关键证据或取决依凭的。但《简报》对有些铭刻有误释、误解,断代有误,特提出管见,以供研究者参考。一第一期7座墓葬,《简报》定为“秦至西汉初期墓葬”,决定性的断代根据,是QM102出土的“郾炱”铜印章和6M476:  相似文献   

16.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一部分。大汶口文化正处在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进一步理解"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深入研究我国私有制的起源和阶级的产生提供了非常丰富和生动的材料。对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制度的有关材料的剖析和研究,已有很多同志谈了许多好的意见,此处试就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县博物馆联合发掘了黄冈地区黄冈县黄州龙王山砖厂取土揭露的一座战国墓葬。墓葬位于砖厂北部山坡的顶端,带有斜坡墓道,墓向为北偏东68°。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四壁向内倾斜,墓口长6.10米、宽5.70米、深5.68米;墓底长3.56米、宽2.72米;墓道长7.60米。填土上部为掺杂白膏泥的呈红色或黄褐色的五花土,椁室上部和四周填塞青膏泥。葬具为单棺单椁。椁室长3.O4米、宽2.17米、深1.03米,由椁盖板、挡板、壁板、底板组成。在椁内有纵横两根  相似文献   

18.
本总结了战国墓葬绘画的时代风格及艺术成就,并重点解读了随县曾侯乙墓漆棺与漆箱绘画、长沙子弹库缯书与帛画、长沙陈家大山帛画的图像,阐明了战国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地位,揭示了中国早期墓葬绘画图像体系和观念形态的特点及其生成的线索和脉络。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五龙公社机砖厂位于大邑县城东南2公里。这里是一处高出周围农田1—2米的平坦台地,台地西南为汉代以前的古河道,台地上曾发现历代墓葬。1982年4月、8月和1983年1月,我们配合砖厂取土先后在这里清理了五座土坑墓(图一),除M5为西汉残墓外,M1—M4均为典型的战国巴蜀墓葬,葬制、葬具及出土器物都颇具特色。现将四座巴蜀墓葬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金牛区发现两座战国墓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2月中旬,四川成都市金牛区圣灯公社圣灯十队的社员发现一座战国墓葬(编号80圣M1)。我处闻讯后即派员调查。3月29日,在同一地点又发现战国墓葬一座,并进行了清理(编号80圣M2)。两座墓葬均在一黄土台地上,M2在M1的西南方,相距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