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给欧洲尤其是东南欧的政治局势带来巨大影响。英法绥靖主义的政策使罗马尼亚政府和国内主要资产阶级政党感到孤立和无所适从,亲德势力则趁机发展。希特勒德国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向罗马尼亚施加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迫使罗马尼亚政府逐步屈从于它。1940年8月30日,德国法西斯把“维也纳裁决”强加于罗马尼亚,把特兰西瓦尼亚北部面积四万三千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五十万的领土划给霍尔蒂匈牙利。罗马尼亚丢失大片领土造成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国王卡罗尔二世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希特勒德国利用这一危机,支持  相似文献   

2.
热面孔     
正王后斗艳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近日偕王后莱蒂齐亚访问荷兰,受到荷兰国王亚历山大与其王后马克西玛的热情欢迎。这是两对欧洲最年轻、最新加冕的国王夫妇。当日,莱蒂齐亚身着红色紧身连衣裙,马克西玛头戴礼帽、着紫红色连衣裙搭配锥尖项链,两位时尚王后成为全场焦点。莱蒂齐亚曾是少女名模,后在西班牙《阿贝塞报》、阿斯图里亚斯电台和西班牙官方通讯社埃菲社任记者,当地报纸称其为西班牙的"电视王后"。虽然莱蒂齐亚曾有过一段婚姻经历,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九年,罗马尼亚考古学家经过长期的发掘和研究终于证明,罗马尼亚东部的锡诺耶湖在公元前六世纪曾是一盛产陶器的古堡。 早在一九一六年,罗著名的考古历史学家瓦西尔·皮尔旺在上述地区挖掘出了大量的陶片和陶  相似文献   

4.
许正 《文史月刊》2012,(11):65-69
2012年10月15日,柬埔寨王国政府发布官方公告,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当天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生前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国王在上世纪70年代曾长期旅居中国。在为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这位富有传奇经历的国王,也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罗马尼亚民族是欧洲的一个古老民族。它的历史发端于葛特—达契亚人。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葛特—达契亚人是“色雷斯人中间最正直和最勇敢的”。在饱经忧患的民族历史中,罗马尼亚人民长期处于被侵略、受欺侮的地位。但他们从来没有屈服,为民族统一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6.
《文物》1962,(9)
根据中罗文化合作协定1962年执行计划,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家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吉古拉·亚历山德鲁于7月6日来我国访问参观,30日离京返罗马尼亚。在我国期间,曾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大同等地,访问参观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一个一心想要在现代社会建立集权国家的国王,最后连名号都没有保住即使曾高贵如国王,贾南德拉也无法再优雅地挥手告别。5月11日上午,他做了离开王宫前的演讲。过去,贾南德拉是国王,他的优越写在脸上;现在,贾南德拉是平民,但也没打算服软。尼泊尔239年的王朝终止在他的手里,他很想优雅地告别,可是做不到:在演讲时,他身穿深色西装,头戴尼泊尔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布洛赫(Marc IAopold Benjamin Bloch,1886-1944年)是我国学界十分熟悉的法国著名史学家,其性情、经历与著作都独具特色、极富魅力。近年来,无论是在国际学术界还是在国内学术界,他于1924年出版的《国王神迹》~①受到广泛关注,赞誉之多、评价之高,甚至有超越晚期名作《封建社会》之势,被认为是年鉴学派最杰出的著作之一。《国王神迹》全书的研究对象,是11世纪到18世纪期间,广泛流行于法英两国的一种现象,即国王以手触摸为瘰疬病(ecrouelles,scrofula)患者治病,以及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能够治愈这种疾病的普遍心态。瘰疬病是近代以前世界  相似文献   

9.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是前罗马尼亚党政领导人。他曾多次访华,为中国人民所熟悉。1989年12月罗马尼亚刮起一场政治风暴,几天后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埃列娜竟倒在本国人的枪口下。我们是新华社驻罗马尼亚记者,亲历了这场政治风暴,见证了齐奥塞斯库之死。  相似文献   

10.
鹰是古代人类崇拜的对象,是草原民族心中的神鸟,更是欧亚大陆上古代皇室和王族所青睐的神秘力量的象征。鹰被尊为神的观念,同草原游猎文化具有密切共生关系,鹰被驯养可能不仅仅是当做狩猎的帮手,还曾成为王者的仪仗队之一。最早的鹰隼驯养术出现在中亚与小亚细亚一带是毫无疑问的,但发明者绝非国王。然而国王们沉迷于鹰隼狩猎,则是欧亚大陆上古代王国一直存在的事实,只不过这种记载在东西方文献中以不同的面貌表现出来。欧亚草原民族直接将鹰与帝王的形象联系起来,以之作为王权之象征,因而国王驯养鹰的神圣性不容置疑。然而,在以深厚的农业为根基立国的古代中华帝国儒家文明中,并没有崇拜这种"天禽"的传统,对于鹰猎,更多的是一种奢侈娱乐而非敬畏或崇拜。  相似文献   

11.
舒瑜 《民俗研究》2023,(2):81-98+159
年龄组是以年龄分化为原则的社会组织形态,构成理解大理社会整体演进的基本社会-文化机制。在大理国国王的生命历程中,“避位为僧”作为王权继替和国王生命样式的“理想型”,形成新龄国王即位执政与老龄国王退位为僧的结构关系。这一基于父子代际分化的年龄组机制和生命史分期至今依然在大理民间社会中发挥作用。从家屋内部父子代际距离分化出来的新龄夫妻和老龄夫妻,通过加入相应的年龄组织进入人生不同阶段。莲池会和洞经会作为最为普遍的老龄修行组织,为人生最后阶段提供了两种生命样式,而且两者作为老年祭祀团体,承担了不同层次的祭祀功能。莲池会与洞经会的并存与联结、差异与对比,正是由大理文化复合性的内在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遗产》2009,(1):13-13
色雷斯人是巴尔干半岛最早的居民之一。他们最早出现于大约公元前4000年,主要分布在现今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马其顿和罗马尼亚等国境内。他们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既往学界关注较少的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为例,追溯了20多年来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与先后在布加勒斯特兴建的欧罗巴、尼罗、红龙、新唐人街等四大华商市场的兴衰替代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探讨罗马尼亚新华商与罗马尼亚新市场的互动、矛盾与调适,指出罗马尼亚中国新移民社群具有来源地广泛、人员流动频繁、从业领域单一、对中国感情深厚四个特性。认为罗马尼亚新华商经济应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为当地社会创造商机、创造税收、创造就业的社会责任,这将是中国新移民在移入国实践和谐共生、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政治婚姻     
上期谈到英国威廉王子与其未婚妻凯特·米德尔顿的婚姻,意犹未尽,这期再多谈几句。丘吉尔曾说过:“国王的婚姻,可以是邻国之间的和平纽带,也可以是赢得战争的保证。”皇室的婚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十分政治性和工具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2012,(3):2-2
这次,请跟随我们“重返”罗马尼亚。 是的,罗马尼亚,我们确实曾经来过。那个露天电影院时代的罗马尼亚,是一代人曾经共同的回忆。《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满溢着理想主义的影像与旋律曾经沸腾了70年代的中国,那时候,  相似文献   

16.
康春林 《世界历史》2001,1(4):44-51
在战后东欧史的研究中,对原社会主义罗马尼亚的开国领袖帕特拉什卡努被害的问题涉及甚少。战后罗马尼亚共产党前后两任总书记乔治乌一德治和齐奥塞斯库当政时期,罗马尼亚的史学研究弥漫着歌舞升平的景象,只能在一些虚浮不实的史书中,寻得几行有关1968年罗共中央为帕特拉什卡努平反的记叙。苏联、中国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一般尊重罗马尼亚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今天,反思一下这一历史事件的教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神州民俗》2009,(7):12-13
客家人的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莫过于三山国王与公王信仰,如同福佬人信妈祖一样。“公王保外乡”,一如妈祖林默娘保出海的航船平安一样,三山国王是专门保佑上外乡闯荡的客家人。但是,各地关于三山国王的“根”却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当年在潮、惠、梅交界处,有三座名山,即巾山、明山、独山,这三山国王分别为隋代的连、乔、赵三姓首领,因为救驾有功,被封为这三山之王。一说是,三山国王,分别为红脸、黑脸、白脸。红脸者为铁匠,天天面对炉火,脸焉得不红?  相似文献   

18.
国洪更 《安徽史学》2016,(3):119-129
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其一,亚述帝国的御道只修建在本土的部分地区,况且有些路段的路况不能令人满意;其二,亚述帝国的驿站仅仅设立在边远地区,它们的服务尚未尽如人意。但是,亚述帝国的御道与其他道路一起构成了贯通全国的交通网,为国王管理控制地域广阔的帝国创造了条件。驿站是亚述帝国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国王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亚述国王选派亲信奔赴各地,他们不仅传达国王的政令,而且可以代表国王处理行省事务。总之,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是国王加强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个贤德的国王,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天下太平,老百姓有吃有穿,安居乐业。这时,山中有一个妖王,野心很大,要和国王争夺王位,天天带领妖兵跟国王交战。国王率领将士亲自出征,日夜奋战,守护国土。尽管这样,总是打不败妖王。为这事,国王的胡子都急白了。国王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这三个女儿长得非常美貌,心地十分善良。每次国王与妖王交战,三个女儿都为父王提心吊胆的。有时,她们还偷偷跑到战场去看。一看死的人全是自己的人,三姊妹都十分伤心,  相似文献   

20.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7,4(2):26-36
国家观念与国家形态的形成与演变是人类文明化进程的路径与标识之一,古以色列人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民族危机加重的背景下,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集权体制,建立了直接听命于国王的官僚机构。完备的君主制度的确立无疑树立了早期国家的典范。但是,古代以色列的国王不具备埃及法老的威权,在上帝与民众之间担任中介角色的不是国王,而是先知。国王虽然是高尚道德与优秀人格的象征,但同样具有人性的弱点。这一君主观对流散时期犹太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精神记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