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对于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方面似乎是心甘情愿,并且有些急迫。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此结果甚至有些“自鸣得意”,认为中方也取得了胜利,“是一个双赢的条约”。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情况下仍“自鸣得意”呢?回顾一下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过程便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2.
巍巍长白山,浩浩图们江,是我国东北边疆的国防屏障。20世纪初叶,日本帝国主义打着所谓解决中、朝界务问题的幌子,向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有预谋的侵略活动,我国延边地区的爱国志士在吴禄贞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致使纠缠三年之久的间岛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暂时遏止了日本侵略者向东北扩张的野心。尽管清政府慑于日本的压力,在“间岛”问题上作出了一些让步,但毕竟是清末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一次少有的胜利。这段历史被史学界称为“间岛”事件。  相似文献   

3.
所谓“间岛”,位于图们江以北,自古属中国领土,然其地名为朝鲜人所造,我国无其名。1712年中朝勘立定界碑之后,围绕“间岛”归属间题,朝方不断挑起事端,成了清末中朝两国边界谈判的一个焦点。20世纪初日本接制朝鲜的军事和外交权之后,“间岛”问题被日帝所利用,成为其攫取满蒙许多权益的交易品。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日交涉中步步退让,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换取了日帝对“间岛”是中国领土的最终承认。  相似文献   

4.
《恰克图市约》是清政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重申中俄关于边境贸易管理规约而签订的一个条约。由于其中第五条涉及到对中俄边境民人交涉事件的法律管理,故中外人士对条约中的法权问题各有说法。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宋教仁在他1911年所写的《二百年来之俄患篇》一文中认为,“俄人自乾隆五十七年订立《恰克图条约》(注:该条约又称《恰克图市约》),有两国人民交涉各治其罪之文,为治外法权之滥觞。”①在他看来,外人在华治外法权的取得是从这个条约开始的。同时,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中国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曾给予过外人在华…  相似文献   

5.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另外五个小党成立国民党,同时公布了一个《国民党宣言》,这是代表当时革命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重要文献,从宣言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来说,应是宋教仁的作品,但一直未见到确切证据。已故陈旭麓先生等编辑《宋教仁集》时,仍未能断定宣言出于谁手,但鉴于宋教仁是同盟会改组的主持人,宣言反映了宋教仁的思想,因此把它收入《宋教仁集》的附录中以为参考。然而新版《孙中山全集》的编者却也把宣言作为附录收入集中。文下注明:“此件未能肯定出于何人手笔,但孙中山赞成‘宣言’中所述的国民党宗旨和党纲等,故列为《致同盟会各支部电》附录,以供参考。”(《孙中山全集》第二卷396页)实际上,同盟会筹备改组时,孙中山正在各地旅行,他虽然赞成改组,但没有参预具体事务,也不会参预宣言的起草。笔者近阅《民立报》,从上面刊登的同盟会与  相似文献   

6.
薛恒 《民国档案》2003,2(4):57-61
民国元年《临时约法》设立的内阁制 (国务员制 )既是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进行防范的需要 ,同时也是当时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临时约法》的草案设计者宋教仁一贯的政治理念的体现。长期以来 ,史学界关于民初内阁制旨在防范袁世凯专权的观点已成定论 ,惟对内阁制亦是宋教仁一贯追求和践行的关于国家体制的政治构想这一点上尚欠明确。① 本文在此 ,希冀对民初内阁制与宋教仁的政治理念的关系作一比较明晰地描述和分析 ,并揭示和梳理与防范袁氏专权问题的离合关联 ,以求人们能够更深刻全面地认识民初纷繁复杂的政治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早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六月间从东北地区开始了巡边活动。巡边是清政府为保护边境地区安宁而实施的防卫措施,反映了清政府对边境地区控制的加强,同时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巡边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敷衍塞责、巡查间隔时间过长等,但都不能抹煞其在清朝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同盟会倡始时期宋教仁心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教仁传世的著作中,有一部留学日本时的日记。这部日记起于1904年10月30日,止于1907年4月7日,除中间缺失1904年底的半个多月和1905年9月下旬至年底的100天左右,它以17万字的篇幅相当完整地记录了宋教仁在该时期的外部生活和内心世界。所以,《宋教仁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历来深为研  相似文献   

9.
一、清政府对待鸦片贸易的态度 目前流行的各家著述一般都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是允许或默许鸦片输入的。如《近代中国八十年》一书认为:“鸦片问题在条约上虽然只字未提,但实际上达成了允许免税大量输入的默契。”又如《中国近代史》一书认为:清政府“实质上是允许鸦片走私继续进行”。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是允许或默许鸦片输入的观点,其基本依据主要来源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谈判,因此,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首先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10.
中朝两国素以图们江为界。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大批朝鲜民众越界进入延吉地区垦荒,清政府通过划地、编甲升科、发易服等政策,逐步取得越垦韩民(1)的管理权,将其加入中国国籍。但由于地方官员执行归化政策的不彻底性,延吉地方存在大量越垦却不认同清政府统治的韩民,使得原本存疑的边界争议无法理清,导致后来间岛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初,在中国同盟会中,孙中山和宋教仁被誉为两大智囊。宋教仁有才,理论功底深,组织能力强,中华民国成立初,他一夜草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过,少为人知的是,这位赫赫有名的才子,民国初,曾在公开场合两次被扇耳光。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两三年,中国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和它们的工具——清政府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清政府的统治力量愈益衰弱,全国的革命形势在酝酿成熟之中。1908年陈其美由同盟会从日本派回国内联络各地同志,1909年到上海设立秘密机关,策动江浙一带的革命运动。经过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等人的推动,1911年7月31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它对促进上  相似文献   

13.
1908年初,宋教仁为援助清政府对日谈判,曾请求清政府支款购买相关历史证据,后来却自承有“欺诈之罪”.至今也仍有学人据此断定宋氏确曾进行了“诈骗”.然而,在考察宋氏在当时的所思所虑所行以及其在当时的处境之后,不难发现,这很可能只是其一时的故意之说.  相似文献   

14.
黄昊 《文史天地》2008,(4):40-42
回顾晚清外交史,几乎形成了这样一个定式:只要侵略者一威逼,不管战事胜败,便派出和谈大使卑躬屈膝地乞和停战,最终都会以和侵略者签订丧权卖国的不平等条约为结束。在与列强签订的几十个条约中,有一个条约却被清政府拒绝了,这就是《里瓦几亚条约》。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敢于冒犯强大的沙俄?这个条约最终又以怎样的方式得以解决呢?  相似文献   

15.
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生后,赫德试图与法国代办谢满禄一起挽救中法天津《简明条款》,并赴上海会晤法国公使巴德诺,力主清政府接受法国的赔款要求。马尾海战后,赫德又力促英国调停中法矛盾。最终,在英国调停失败后,赫德派遣金登干赴巴黎,直接与法国总理茹费理进行秘密谈判。几经周折,赫德先后促成中法《停战条件》与《越南条款》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中法越南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政策研究》全面系统地从法理上、政策上对“问岛朝鲜人”问题进行了深层探讨。具有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资料翔实、立论可靠。博采众长、富于创见。联系现实、经世致用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政府对库页费雅喀人的辖治及有关问题王德厚《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以下简称《三姓档》)的发现、翻译和出版,不但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的广褒地区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处于清政府设置的三姓副都统衙门的有效管辖之下;而且为...  相似文献   

18.
“间岛”地理名称是近代朝鲜人向图们江以北地区移民、开垦的产物.1907年日本利用朝鲜人向这一地区渗透时借用了“间岛”概念,它是日本准备行使特权的势力范围.统监府派出所界定的“间岛”假定区域,不但包括海兰河、布尔哈通河及嘎呀河流域(后来的延吉、和龙、汪清县),还包括二道松花江流域(后来的安图县).然而外务省在签订《间岛协约》时不得不调整其范围,特别是将二道松花江流域排除出“间岛”范围,这一方面与吉林边务公署与统监府派出所的斗争有关,另一方面与外务省抛弃土门、豆满二江说也有关系.“间岛”东部界线划在嘎呀河上,有赖于外务省通过谈判成功开放百草沟,从而弥补了派出所在当地的渗透失败.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致伯中书》手迹,凡十四通,四十一叶,约六千五百字,写于1913年4月至1913年8月间。现由重庆市博物馆收藏。这十四封信,是章太炎在宋教仁被刺后,辞去东三省筹边使南返,以至赴鄂谒黎元洪、赴京为袁世凯幽禁初期所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致伯中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章太炎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态度,有助于我们对反袁斗争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态度的认识。本文  相似文献   

20.
从1907年起,日本为了其侵略利益挑起"间岛问题",严重危害中国领土主权和东北地区的安全。经过激烈交涉,1909年中日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以将"间岛"领土主权、杂居区域朝鲜人管辖权归于中方而暂告结束。但此后日本以设在延边5个商埠地的领事馆作为据点,以"保护"朝鲜人为借口,不断破坏《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并派领事馆警察不断向商埠地外杂居区域进行渗透、扩张,擅自扩大对朝鲜人管辖权,致使中日交涉仍然持续不断且更趋复杂激烈,直至九一八事变。中日"间岛问题"交涉的实质是双方在延边地区进行的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侵略与反侵略的外交斗争。中方各级官员经过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和延缓了日本的渗透、扩张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