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飞 《江淮文史》2003,(4):35-61
1973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上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年初,报纸、广播报道了毛泽东给大胆上书的李庆霖复信的消息,这一消息传递了高层领导人重视知青工作的信息。6月,中共中央发出21号件,专提上山下乡工作。6月22日至8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8月下旬,周恩来在中共“十大”政治报告中号召全党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年底,又掀起庆祝“再教育”最高指示发表5周年活动。各地相继召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学习中央有关件,分析工作形势,交流经验,检查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大批工作组或检查组被派往基层,宣传落实知青政策。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热潮,上千万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农村广阔天地,把知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农村。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既推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又使知识青年在农村饱受了生产生活艰辛的考验。但如何评价这一上山下乡运动,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仅就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和结束,作一简要介绍。如果说中国只有一个人清楚上山下乡运动始末,这个人就是顾洪章。1954年,他就进入当时的内务部移民局,涉足处于萌芽状态的上山下乡问题。此后,他一直在国家主管上山下乡的部门工…  相似文献   

3.
马骐 《江淮文史》2008,(4):96-109
1962年秋天,随着中共中央的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居民下放农村的运动在中国兴起,它是后来延续十几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论关海庭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今天,当人们重新审视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时,缺少对这场运动的兴起和衰落、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及利弊,对一代青年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本文拟对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1968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即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1968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即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相似文献   

7.
我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30多年前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中,不存在到农村去的问题,但我1975年高中毕业时,却不能考大学,必须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所以,我也算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吧。当我听说当年那篇把上山下乡推向高潮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  相似文献   

8.
广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部分,是广西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广西青年志愿垦荒活动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前奏,其缘起及经验教训等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展走向影响较大。主要从解决粮食问题、城镇青年就业问题以及苏联和我国青年垦荒活动影响三个方面对该活动的缘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育领域是“文革”中遭受破坏的重灾区。对教育领域的破坏是在“教育革命”的鼓噪下,从改革招生制度开始的。招生制度,特别是大专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探究大专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知青忆事     
1953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日后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此语日后成为上山下乡运动最著名的口号。同年,共青团开始组织青年垦荒运动。  相似文献   

11.
郦家驹同志关于我国地方志工作基本情况的汇报(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五日)一、我国新编地方志工作发展概况我国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始于50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都曾积极倡导。1955年国家制定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中,编修地方志被列入...  相似文献   

12.
周总理和三个“白毛女”□丁帆1955年秋,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著名芭蕾舞演员松山树子,在苏联莫斯科大剧院观摩学习芭蕾舞期间,意外的收到周恩来总理从北京通过中国驻苏联莫斯科大使馆发出的邀请,欢迎她到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活动。她高兴极了,欣然接受了邀请,并和出...  相似文献   

13.
"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当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之一.中外学者对这场运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一批论文及专著,整理和公布了许多资料,目前在许多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大分歧,如关于"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基本动因问题、历史进程及其评价问题,对知青"返城风"及上山下乡运动终止原因等等,这些都有待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此外,在研究中还存在资料收集困难、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方法单一等困难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农村小学教师李庆霖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陈述了上山下乡知青生活上的困难境遇和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些阴暗面,得到了毛泽东的回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千百万知青的命运和生活轨迹。后这名“小人物”在时代大潮中,浮沉荣辱,转瞬倏忽。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武汉市口区同全国一样有两次动员城市人口上山下乡的运动。都发生在60年代,但由于历史条件、目的、方法不一样,下乡的对象不一样,因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第一次城市人口上山下乡 第一次城市人口上山下乡运动出现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1961年至1963年。当时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要求全党全民办农业、大办粮食、按农轻重的次序组织生产,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省委要求武汉市有计划地迁移20万至40万人到农村去,把不影响工…  相似文献   

16.
许人俊 《纵横》2008,(10):32-3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历史转折点,也是我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重大转折点。从那时起,尤其是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后,人们开始理智地审视以往走过的历史道路,包括重新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然而,粉碎"四人帮"后,历史遗留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尚待时日逐步解决。当时,  相似文献   

17.
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其后,许多热血青年立即响应,奔赴农村,奔赴边疆,上山下乡运动在华夏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如此神圣、浩大的运动,到1977年还是停止了。谁  相似文献   

18.
高飞 《江淮文史》2003,(2):28-48
动荡的年月1966年3月,省知青办为了动员更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组织了一个由1964年、1965年到岳西县、祁门县插队落户的先进知青代表汇报团,到合肥等城市做报告,把我省“文革”前的上山下乡运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我们公社的夏永阳、钮阳,横联公社的左愉、马力群、方棕生、金问美,祁红公社的萧华(著名画家萧龙士之女)和岳西县的周晋等21人,荣幸地代表自1963年以来我省上山下乡的2227名知青,向家乡人民作汇报。这个报告团在合肥报告了3个月,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6月,“文革”狂飙骤起,报告团解散。这…  相似文献   

19.
彭建新 《羊城今古》2000,(1):58-60,62
20世纪中期发生在中国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特别震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其下乡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社会影响之大,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20.
1968年5月到1970年5月,哈尔滨市66届到69届共有初、高中毕业生14.72万人,其中有12.5万余名、占毕业生总数85%的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怀着"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的豪情壮志,奔赴农村,奔赴边疆。那三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