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建军  李福华 《人文地理》2013,28(6):98-104
基于对国外文献的综合分析,借助网络对国家重点高新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动态进行了理论审视。在对国家高新区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迁移运用协同进化理论、复杂性理论和演进经济理论,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国家高新区的演进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行了理论抽象,构建了"技术创新过程及成果产业化"、"高新区演进机制"、"技术极功能组织"以及"高新区发展路径"等概念模型;对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生境结构)、孵化器体系以及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的生态学解析。  相似文献   

2.
吕拉昌  辛晓华  陈东霞 《人文地理》2021,36(4):104-113,125
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成为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关键,而创新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创新支撑、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界定了创新基础设施的概念,构建了测度城市创新基础设施的指标体系,之后基于中国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和GIS技术分析中国城市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并通过构建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创新基础设施是指保证创新相关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的总和,包括支撑创新活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及创新创业服务基础设施。②中国城市创新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上表现为东部发展水平高于西部。③中国城市创新基础设施水平对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从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为国家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图书馆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信息服务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完善与创新信息服务模式,从而提高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朝伟 《神州》2020,(5):41-41
现阶段,我国在各个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逐渐进入新的变革阶段。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汝瓷传承与创新进行论述,指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前景,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致力于帮助更多人明确汝瓷的价值与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科技投入产出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两个角度考察了现阶段日本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率的优化作用。只有同以产官学联合为特征的日本型周家创新体系联系起来,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的背景、目的,与现实经济效用,以及相关各方内在利益冲突可能引发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可分解为内部创新系统、外部创新系统、外部支撑系统等子系统,其作用在于促进知识的有序流动。本文在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应分为两个层面:虚拟空间、地理实体空间。  相似文献   

7.
牛玉坡 《神州》2013,(5):145-145
国际之间的竞争使得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教育入手。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基础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教学创新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然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存在借鉴照搬、盲目遵从、教学禁锢等诸多问题。解决初中语文创新教学问题,要突破陈旧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创新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创新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1989~1994年)、发展阶段(1995~1999年)、成熟阶段(2000年以后)。在萌芽阶段江泽民比较关注科技创新、经济等体制创新;在发展阶段江泽民对创新的认识、论述向广度、深度发展,强调自主创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并对创新进行了理论阐述;在成熟阶段江泽民突出强调了理论创新,对创新理论阐述更全面更深入,独具特色的创新思想及创新思想体系完全成熟了。江泽民创新思想的成熟,是中国共产党创新思想成熟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新发展的体现,并引导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浅谈档案工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谈了自主创新在档案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想使科学技术发展就得不断创新。分别阐述了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都是与生活各个领域分不开的,实现各方面创新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江金波  高娟 《人文地理》2011,26(4):29-34
伴随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国旅游产业不断走向内生驱动、创新发展之路。其在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理论创新等理论研究领域以及区域旅游创新、旅游企业创新等实践研究领域取得了初步成绩,但距离西方同类研究仍有较大差距。本文采取文献统计及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揭示其基本特点,对中国旅游的创新研究主要领域进行文献研究综述,总结其研究的增长规律,立足于旅游产业创新研究的国际趋势和中国实际需要,最后对中国旅游的创新研究主要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覃成林 《人文地理》2003,18(5):38-41,74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因子主要是知识、技术、资金和信息。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因素和对外开放条件对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具有智力密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对外开放度高和交通方便、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相对较高、位于大中城市等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存在着区域集聚与扩散两种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宏观经济、行业、企业、外部力量等四个尺度构建了企业创新模型,利用1991 年到2014 年统计数据,探讨了人均GDP 水平、产业集聚、企业规模、R&D 、FDI、技术引进这六个因素对河南省专利授权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尺度上,企业规模、R&D经费显著正向影响河南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在中观尺度上,产业集聚还没有发挥很好的集聚效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在统计上并未显著影响创新绩效,甚至是负影响;外部力量尺度上,外商直接投资增强了创新的绩效,而技术引进与创新绩效则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来看,企业创新是一个多尺度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各种力量对创新的影响机理也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伟  胡艳慧 《人文地理》2008,23(3):92-96
在考察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空间扩散的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结合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布局模式。以大连市为例,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域范围内的布局模式和演变规律。基于大连高新园区的布局特征、成长趋势和点轴模式理论,提出了大连市旅顺南路高新带"株链式"的组团结构模式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网络布局模式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顺成 《攀登》2011,30(5):105-109
青海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在不断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促进青海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为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若干问题:海外学者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学者是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城市地理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本文就海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体制改革与城市转型及城市地理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期望加强了解,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与联合——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两大主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旅游业面临加入WTO、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和中国经济格局的嬗变,新的挑战近在眉睫。全球商品和服务供大于求,以创新谋生存、求发展已刻不容缓。创新不只是技术层面,它是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主题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在全球化购并浪潮的推动下,国际跨国旅游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单体旅游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我国旅游企业必须进行跨城市、跨地区、跨行业系统和跨所有制的联合,形成规模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大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是国际创新的主要支点。我国三大都市圈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内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大都市圈的创新能级体系进行了比较,并应用重力模型,对中心城市创新引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了三大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创新联系。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小安  王晔 《人文地理》2004,19(3):60-63
十六大针对我国国情以及世界信息化的现实。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的,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笔认为必须了解并正视中国信息化的初始条件,例如,生产力水平落后且呈现多层次性、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第三产业的比例偏小、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亟待变迁、化变革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完善、教育水平低等。努力避免由于这些初始条件引起的路径依赖而产生的锁定。笔认为,为了避免锁定,作为政府应提高认识,关注长远与差别;重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开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信息化进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亢振峰 《人文地理》2004,19(2):39-42,96
西部各省提出的要"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厢情愿。因此,西部地区在新世纪的工业化战略选择上必须立足于西部各省区比较优势的客观现实,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资源性产品丰富的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稳步提高;同时西部也要充分利用几十年建设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局部地区、重点领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突破,逐步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西部新世纪的工业化战略应包含这些不同水平的发展内容,复合式工业化战略就是体现这种特色的一个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上海陆家嘴金融集聚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陆家嘴金融创新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实地调研资料,对上海陆家嘴的金融集聚动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邻近金融中心市场、共享知名品牌、金融友善型政府、良好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其金融集聚的主要动因;而我国金融政策环境开放度不高、金融产业水平较低、市场规模不大、中介服务机构不足则正成为影响陆家嘴金融集聚的主要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