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冠群  安宣东 《纵横》2014,(12):41-46
“海上浮动地狱” 1915年11月11日,法国国防部正式决定实施招募华工的计划,同年12月任命退役少校陶履德率领招工团赴华招募工人。随后,同样面临劳力匮乏危机的英国亦于1916年夏决定在华招工,同年11月英国陆军部招工代表波恩抵华,在威海卫成立招募机构并正式开始招工。  相似文献   

2.
论文分析了一战中山东籍华工应募的社会因素和内在动机。认为由人地矛盾、资源紧张造成的生存压力与英、法招募开出的各种工资收入、生活待遇等等,是构成华工应募与否的外在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起作用,具有多大程度上的效力,还要取决于华工的内心想法,取决于他们的内在动机,特别是取决于一定的心理结构。从华工出国前的痛苦感受、责任驱使、矛盾抉择、毅然决然等心情表达和行为表现看,家庭和家乡情怀是他们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他们做出出国决定的动力所在。英浸会、圣公会在山东地区传教30多年,构筑出一个有影响的社会网络,他们在华工招募中出于宗教基础的人文关怀与宣传方式,对于山东地区的华工招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17年2月17日,自上海出发的法国邮船亚多士(Athos)号在地中海附近被德国潜艇击沉.该船载有华工九百余人,遇难者多达五百余人,是一战爆发以来出国华工遭遇最大的一次牺牲,一时轰动中外.随即,中国政府就该事件展开调查,要求中国驻法大使馆、广东省政府、惠民招工公司等相关部门、公司,详查亚多士号沉船始末、华工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前夕的旅俄华工,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俄国“盗人的贼”拐卖到沙皇俄国这座“民族监狱”里从事奴隶劳动的华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英、法、俄等国竞相在中国招工。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战争期间英国在华招工5万人,法国招工20万人。战争爆发后,俄国不但民用企业劳动力不足,而且军事工业也深感劳动力缺乏。因此俄国政府一反过去排斥华工的政策,利用与中国接壤的有利条件,捷足先登,开始在中国大肆拐卖华工,其人数远远超过英法各国。马克思在研究17世纪荷兰人的殖民掠夺时指出,欧洲殖民者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指出他们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曾被西方称为“文明之战”,战争结束已逾一百年,仍有不少人觉得欧洲战场与中国相距甚远,与中国无多大关系。实际上,一战与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息息相关。英国、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成员分别从中国招募了近30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实际上获得了北洋政府的保障与支持。为了收复被德国和日本侵占的青岛,北洋政府通过“以工代兵”的方式参与到国际体系中。虽然华工参与了一战,但是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近些年,随着学界对中国劳工远赴欧洲战场的相关历史资料以及留存实物展开深入研究,华工对一战的贡献才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浙南华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本官方档案的解读,对20世纪初旅日浙南华工群体的兴衰史进行了研究。旅日浙南华工群体形成于一战之后,鼎盛于1922年,衰退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屠杀事件。虽然浙南华工群体的出现在日本悠久的华侨华人史上存续时间短暂,但是从其人数规模和社团组织等方面来看,应该是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证明了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并不仅仅是由华商组成,华工也曾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日本政府历来排斥从事非熟练劳动的华工,因此华工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文梳理了二战时期伊拉克海员华工的基本情况与国民政府对工潮案的处理过程。1942年5月,驻伊拉克英军招募一批滞留印度的中国海员赴伊拉克为内河运输队工作,华工到后不久却因待遇差等原因而爆发工潮。国民政府与英军展开交涉,焦点为涉事华工应否受军事法庭审判。经过协商,由中方外派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开创了中国向他国派出法庭审判本国华侨的先河。中国法官并未使用军事法,而是以普通刑法审判华工,量刑较轻。此后,国民政府继续为改善华工工作与生活条件等问题与英军展开交涉,以保护华侨权益。伊拉克海员华工是战时海外华侨特别是华工生活的缩影,此案的处理体现了战时国民政府处理侨务的特点及境外司法审判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战爆发后,北京政府虽抱定了中立的态度,但在何时宣布中立问题上有其自身的考虑。在宣布中立前,外交部希望能得到美国的外交支持和日本自身中立的保证,但内外形势并未给外交斡旋留出更多的时间。在未能达到最佳的外交局势下,北京政府于8月6日宣布中立。某种程度上,中国的中立主要为了防日。宣布中立后,北京政府即从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着手维护中国的中立地位。内政上,申令各地严格遵守中立条规;外交上则寻找途径防止日本侵占山东:或者宣战,或者直接收回青岛。迫于现实原因,宣战的可能性此时尚不存在;收回青岛之议,也不为英、美、日等国所接受。对北京政府而言,在各种外交努力无效后,等来了日本对德宣战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外华人引发的纠纷和冲突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最典型的先是阿富汗华工惨遭杀害、伊拉克华人被绑架事件,再到不久前发生的旅美华人赵燕被警察无辜殴打事件,这些都应引起我们对海外华人利益和安全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有效地保护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和安全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两国人民的利益,它是造成海外华人华侨利益和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每个中华儿女的生活命运与祖国大家庭的前途命运是分不开的,当某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不好甚至采取敌视态度时,那么华人华侨在这个国家的不…  相似文献   

10.
论文探讨了在中国参战语境、社会革命语境以及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形成过程及特定意义。百年来,中国围绕一战华工形成的论述分为两类:一类着眼于国家视角,着重从中国作为参战国与战胜国的角度展现中国在华工招募过程中发挥的主导性作用与华工扮演的参战角色;另一类立足于华工视角,最典型的是在社会革命语境下从华工作为帝国主义、军阀主义对立面的角度揭示英、日、法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势力的压迫本质与华工的革命精神。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华工论述似乎接续了中国参战语境下的华工论述。虽然同是立足于国家视角,但在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论述更侧重展现华工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进程。尽管社会革命语境下的华工论述逐渐瓦解,但个体视角的论述依然不失为国家视角论述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视角,二者之间的矛盾突显,是当前中国一战华工论述重建的困境所在。  相似文献   

11.
山东淄博周村是当年英法招募华工的重要站点。论文根据对"周村华工"后裔或知情者采访整理出来的65份口述资料,从华工归国所带物品、节余工薪的使用状况、归国后从事的行业、思想观念与自身素质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比照当时知识界和政界对于归国华工影响力的乐观预期,得出结论:华工归国后的总体境遇不够理想,归国华工对中国社会所能发挥的积极影响极为有限,甚至其中不乏悲剧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北京政府外交部、加拿大移民局等档案资料为基础,梳理了加拿大人头税法案的衰微以及《中加移民条约》提出的过程;分析了中国南北政局对中加订约交涉、排华法案制定的影响以及中国领事的订约努力与华社反对排华法案的抗争。加政府率先提出两国订约,却在1923年选择全面排华,这一历史转弯是加拿大朝野长期种族歧视、主张“白色加拿大”的必然,而中国南北对峙的局势又为其提供了外在藉端。《中加移民条约》是双边平等协商解决加拿大华人移民问题的正途之一。订约交涉虽以失利告终,但北京政府外交部与驻加拿大的中国领事们为维护国家尊严,坚持平等订约、维护华侨权益的努力值得缅怀。  相似文献   

13.
《民国档案》2021,(3):5-14,86
一战期间,20余万名华工来到欧洲大陆,从事军需生产、物资运输、抢修道路、战地劳役等工作。战后,大多数华工相继归国,但有部分华工因各种原因留在欧洲。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爆发严重危机,大量工人失业。旅欧参战华工受其影响,生活陷入困境。本组史料为国民政府行政院与实业部、外交部等关于留欧华工善后处理事宜来往文书,对了解一战华工历史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政府一直被人们评价为执行媚外政策的政府,但是北京政府在以顾维钧为代表的近代职业外交官主持外交部的情况下,利用他们学到的国际法的有关知识,为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努力。北京政府的修约与废约与顾维钧、王正廷等的外交活动贯穿始终,北京政府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成为开启中国近代修约外交的第一个政府。  相似文献   

15.
1922年,上海华洋义赈会拟组设导淮委员会,并请苏、皖、豫军民长官联衔呈咨北京政府准予立案。后由江苏督军齐燮元主导,密电北京政府俯允。北京政府有关部门基于主权、经费等问题进行批驳。半年后,齐燮元复以该案连续致电北京政府,言辞激烈,且将焦点转向“导淮督办”一职。虽然北京政府坚持前议,并有沿淮省份多种力量进行抗争,但受时局、齐燮元权势上升等左右,妥协很快达成:由北京政府设导淮委员会,齐燮元兼任督办。其实,因应派系、地盘之争,齐的真实诉求乃为增辟财源,特别是听闻美国退还巨额庚款予以导淮。然而,庚款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美国自身利益与认知,并未囿于所谓美国“支持”直系军阀。齐燮元在谋求无果后,直到1925年年初下野,未见其有任何实质性的治淮举措。这一事件,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北京政府后期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巨变,使得清政府对待华侨的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而在美华工问题成为晚清外交史上一个比较棘手事件。数任的驻美公使们也都为此努力,其中梁诚贡献卓著,在其任内极力保障华工的人身权益不受损害。梁诚由于具有留美背景、并且会一口流利的英语,使其在处理中美问题上比他的前几任驻美公使有所不同。在其驻美期间,他积极与美交涉华工条约、保护华侨利益、救助洛杉矶大地震灾民。深受广大侨胞的爱戴。研究其外交实践,对当今的华侨保护也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大迁徙为国际背景,记载了1904-1910年南非契约华工的历史.文章主要围绕契约华工赴南非的历史原因,中、英两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华工在南非金矿的劳动和生活状况以及南非契约华工的历史影响与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此外,本文通过记述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南非契约华工与印度侨工的不同经历,比较了二者在迁移类型和生活境遇上的异同;并针对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封建时代后期潼关城垣建修史上最大的维修工程,乾隆五十二至五十六年的潼关城工堪称清代厅县级城垣维修耗资最巨的一次建设活动。基于大量清代奏折档案、方志和舆图文献,本文对潼关城工的背景、起讫时间、城工勘估、筹备兴修、竣工验收、经费追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考订,指出此次潼关城工是在朝廷和地方军政与技术官员主导下,从关中多县购办工料,由招募自省内外的工匠民夫具体实施,加以乡土人士的积极配合,使潼关作为"西陲雄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其在政治、军事以及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功能;同时,潼关城工经费的追赔反映了朝廷和地方官府在追究城工责任方面的持续性,而乾隆皇帝从勘估之初"不可惜费"的态度转变为竣工后的"斤斤较量",是影响潼关城工评价和追究勘估、督工、承修等官员责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排华是其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19世纪中叶,美国出于开发太平洋沿岸的需要,开始到中国招募劳工,以从事开矿、筑路、农田垦殖及捕取鱼类等项工作。这些中国劳工被称为华工。华工初来之际,因其勤劳和善良,曾受到太平洋沿岸社会各阶层普遍欢迎,因而美国联邦及地方政府均采取鼓励华工来美政策。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中规定,两国人民“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便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据美国官方统计,1851—1861年,入境华  相似文献   

20.
本在系统发掘与研究战后国民政府接收由日归国华工档案及相关劳工证词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论述了战后美日遣返与国民政府接收由日归国华工的政策及事件始末;并首次以国内的新史料对赴日华工战后的主要遗留问题,如被掳至日本的华工人数、美日战后遣返华工数、赴日华工死亡人数等重要数据,以及赴日华工的“工资”与赔偿问题等,作了进一步澄清和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