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骁鸣 《人文地理》2013,28(6):29-35
大卫·哈维在收录于其《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文集中的《从空间到地方,再回看》这篇文章中,对他所谓的马丁·海德格尔"地方建构"思想进行了批判。通过忠实地引用哈维和海德格尔的著作、分析其各自观点形成的背景并提供依据,本文详尽揭示了哈维在勾勒海德格尔思想这一学术工作中的操作细节,即他实际上大量使用了重排引文、重组素材、偷换主题、"视而不见"、模糊处理等做法,"制造"出一个需要批判的所谓海德格尔的"地方建构"思想,从而对自己所要提出的"地方建构"思想加以支持。仅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海德格尔有他自己的"地方"和"空间"思想,但并未明确讨论过甚至从没有提到过哈维所关心的"地方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2.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溪 《人文地理》2014,29(4):8-12
段义孚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在很多方面来源于20世纪哲学的发展。本文侧重于对他影响最大的实用主义、现象学和符号学三个领域,探索这些哲学思想如何或明确或潜在地影响了他的人文地理学观念。实用主义主要启发了他"日常经验"及其连续性和关联性的关注,符号学为他阅读建筑和城市的一些地理特征关系提供了帮助。而现象学则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影响了他,从他最初批判地理科学的数学化方法,到后来他对时间和知觉问题的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地方感问题,均在现象学的视野下展开。此外,他以描述和归纳呈现一个"人"的地理经验的视野,也源自与现象学"面向事实本身"的主张。本文最后提及中国哲学和智慧对他的影响,他有效地融合了东西方的思想,使之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段义孚的地方空间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与空间思想是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核心,以人的生存为旨归,从人的感官、感情、美学的多重维度,揭示人与地方、空间两种地理环境的本质联系,呈现了人类认识地方、认识空间、重构地方的崭新视角。本文从思想内涵、历史渊源、学界评价及影响、当代价值方面对段义孚的地方空间思想进行了体系性与初步理论建构式研究,认为段义孚地方空间理论以人为本,地方是具有既定价值的安全中心,代表着真实与安定;空间跟时间一样,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坐标,代表着向往与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在人的生存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类生活就是穿梭于地方与空间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与生存环境的本质关系,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探讨人与地方和空间的内在联系,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为缓解身份危机和环境危机、维护精神生态和环境生态提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日益凸显,加之"空间转向"思潮被众多社会学科所采纳,学者尝试基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探究老龄化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地理老年学这一交叉性学科。90年代后,"新人本主义地理学"逐渐兴起,地理老年学的研究开始由关注"冰冷"的空间转向赋有社会文化意义的地方。研究内容从初期宏观"空间"层面上关注老年群体的空间特征与效应、日常行为与迁移以及健康与居住环境等议题,延展到中微观"地方"层面上关注(个体)老人的地方经历、身体实践、以及情感体验等,强调老年群体的"非均质性"与"主体性";而在老龄化认知上,呈现"去问题化"的趋势,"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等正向概念被提出。地理老年学正试图与健康、关怀地理等建立起更多的学术联系。论文按照"地理老年学概念的形成与提出—从空间到地方的研究脉络—研究议题分析—借鉴与启示"的逻辑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丰富国内人文地理学对老龄化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贺诚  黄建成 《东南文化》2023,(3):147-154
当代博物馆为观众提供新的观展体验,涉及空间与场域、物与观看、感知与体验等理论维度的重新建构,戏剧学理论可为这一重建过程带来全新视角,展示空间的剧场性建构正是在这一视角下的理论建构尝试。剧场性概念在博物馆空间展示领域可以归纳为展演维度、聚集维度、体验维度三个维度。基于这三个维度,博物馆可通过物的剧场、空间剧场、跨媒介剧场三条路径,通过剧场性建构,让观众置身于博物馆空间场景中,帮助他们调动自身的感知系统,最终实现提升参观体验的目的,可为我国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定义"观念"为"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表达的思想"。所谓观念史就是观念的出现以及其意义演变过程。当然,"观念"和"观念史"本身也是一种观念,有其意义演变过程,因而可能有不同解释,此不论。这里仅以"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7.
尹凯 《民俗研究》2017,(5):21-28
在现代性与在地性的影响下,"地方"或"地方感"的相关议题日益成为不同学科重要的知识生长点。在遗产与博物馆学领域,作为一种塑造"地方感"的文化工具,生态博物馆在项目实践与理论建构方面遭遇到了认知社区或乡村的困境。地方的感知并非唯一,而是极具主观性和场景性。乡村个体、乡村集体、地方政府、生态博物馆都有一套解释地方的逻辑视野,这种多元性的地方感知是理解地方、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缅甸华人群体由于不同的居住空间属性而产生内在差异,虽同样来自中国,却出现了华人、果敢人和勐稳人三个群体,并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论文从空间属性的视角,着重对勐稳人的身份认同建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居住空间和形态是影响其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勐稳人的居住空间和形态的特殊性使其产生地区认同并进一步产生国家归属感,但其民族认同度显得模糊具可建构性:既对当地文化持开放欢迎态度又保留有传承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是充满人类经验和意义的空间,每个人都注定生活在地方中,每一处地方自有其孕育发展的过程。因此,格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甫一提出,即成为现代学术的共识性概念,也就并非偶然。就人文地理学而言,对于"地方"的发掘乃是其由传统向现代之学转变的关键。在英国人文地理学家Tim Cresswell看来,"地方"既是存有事物的一种方式,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他在《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一书中,展现了一个纷纭复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民间传说虽与某个地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只面向"一个"地方,尤其是像秃尾巴老李这种传播范围极广的传说,本身就是融合了地方和超地方的产物。一方面,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在地化,既是地方与地方之外"内外"促生的层累过程,也是动态建构地方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当地人变通"内""外"的身份与归属,在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传说所统合的地域逐渐扩展,"地方"的范围也依据异乡的属性与规定而发生相应的扩展与变化。青岛即墨小龙山地区的秃尾巴老李传说,正是在时间、空间的延展中,逐渐形成了当地富有特色的人文叙事与空间景观,呈现出层累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增加,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应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地方、志存高远、结合校情、适应社会、辐射云南",即体现"五性":地方性、特色性、实际性、时代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12.
“吃讲茶”:成都茶馆、袍哥与地方政治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成为袍哥的活动中心,他们在那里联络、聚集和开会,成为袍哥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袍哥在茶馆里活动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和行为,"摆茶碗阵"便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联络方法。茶馆作为地方政治空间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不过,"吃讲茶"仍然是最为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活动,这个实践显示了市民的相对自治状态,他们试图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解决冲突,说明一种国家之外社会力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旅游劳工移民在周庄的存在原因、存在方式、存在意义及其转化.研究发现,地理空间邻近性、就业机遇和宏观经济背景是重要的存在前提,文化传统、亲人关系、乡缘关系是又一个存在原因.除了老板在场雇佣关系和老板缺场的雇佣关系之外,师徒雇佣关系、亲情雇佣关系、乡缘雇佣或合作关系、组织关系共同建构了旅游劳工移民在周庄的存在方式.商业价值是旅游劳工移民存在的最初意义,随着居住时间的渐长,部分旅游劳工移民已与周庄其他存在者建立了密切的朋友关系,更有一批人开始了深层次亲情制造和家的建构实践,形成强烈的地方认同和归属感,成为新的周庄人,存在意义由此从理性转向感性.  相似文献   

14.
地方是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地方和地方营造的缘起和内涵进行辨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CiteSpace的可视化主题分析和文献阅读,对其应用于旅游发展的主要议题和脉络进行梳理发现:①地方和地方营造的本质是意义建构,地方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多重可建构性。旅游既是地方营造的驱动力,也对地方营造和地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地方营造过程涉及政府、资本、游客、当地居民等多重主体和视角,也因而牵涉多方协商和多主体认同。一方面,多方协商的地方意义有助于地方性的快速重构,推动旅游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各方利益主体权力不对等也使得地方营造成为强势权力主体的表达结果,这将加速旅游地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冀南乡村灾乱频发,流民现象周期性出现,梅花拳以师门、教门为纽带,自觉建构地方社会秩序并努力维持,由此形成了"在乡的江湖"的社会空间。梅花拳精英通过对"天地君亲师"等符号的活用,贴近国家礼治话语,在对自身体系予以神圣建构的同时,操持乡村社区公益,体现出地方尚武习俗与信仰活动的相互嵌入,可以视为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礼治传统的一部分。"在乡的江湖"的凸显,是近现代以来国家力量介入乡村程度日益加深、农民的社会流动加速的一种文化反映。循此路径,或有助于推进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回族作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关系建构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多个学科的关注。论文以"关系经济地理学"强调的情景性、路径依赖和权变性观点为思想来源,构建了回族社区关系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案例研究发现,散杂居回族社区的关系建构是"大尺度分散"和"小尺度集聚"的地缘结构,"族内强关系"和"族外弱关系"的社会关系、基于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差异的特色经济网络,以及基于地方传统和路径依赖的教缘网络,在交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该解释框架对中国散杂居地区回族社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国内外地方感的各种概念辨析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特点及实例研究对地方感给予了重新解读,提出"消极地方感"的概念。研究指出:(1)地方感是人对地方的一种综合性情感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疏远、地方厌恶、地方恐惧等均属于地方感的某一类表现形式;(2)城中村被周边繁华的都市环境围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其居住环境繁杂、邻里关系淡薄,城中村移民缺少地方情感的依附,形成一种"无根式"的消极地方感;(3)移民在无法融入迁入地的同时,由于无法接受迁出地的变迁与衰退,而在心中形成另一种"失根式"的乡村消极地方感。  相似文献   

18.
"义"在战国时期引起了诸子的群体性重视,成为子学的共同话域。诸子对义观念内涵作了选择性继承,对"义"亲亲尊尊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义"由此成为百家争鸣的主要对象。换个角度看,"义"是诸子共同的思想原点,论"义"是诸子共同的学术方向,立"义"是诸子共同的学术宗旨,"义"又是诸子共鸣的核心内容。这表明"义"不是某家某派的特殊标签,而是不同学派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是诸子建构自身学说的公共文化资源。诸子围绕"义"形成的争鸣与共鸣,集中体现出子学具有不容忽视的共性和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今日牢固的"屈原爱国"观念既非自古已然,亦非迟至抗战时期才形成,事实上要复杂得多。清季,以"忠君"为主题的传统屈原阐释逐渐动摇,新的民族主义阐释与构成其合作、竞争方的自由主义阐释开始形成,前者促生了最初的"屈原爱国"观念。新文化运动时期,经过两种新阐释共同从学理上对"忠君"的系统解构,以及民族主义阐释对"爱国"的建构,"屈原爱国"观念真正确立并逐渐传播,但尚未获得各方的足够认同,知识界中自由主义阐释甚或一度超过民族主义阐释。九一八事变后,一些自由主义阐释者改变态度,不同程度地转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阐释终在全面抗战时期压倒其他阐释而渐成主流,"屈原爱国"从之前作为少数精英的新创思想走进了生活世界,成为一种制度性、风俗性和常识性观念。该观念自产生三四十年后便迅速发展为主导观念,正是一个从个人阐释发展为公共阐释的过程,表现出复合性发展等鲜明特征。前后的"屈原爱国"观念虽能作如此统称,却并非"不变的常数",后期便在对外指向的"爱国家爱民族"之外,增添了对内指向的爱人民、反独裁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本之后,许多华侨不惜代价把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投放在家乡的祖屋上,新建的房子或中或西,形成了侨乡的独特文化景观。论文聚焦浙江青田侨乡幸村的民居景观,以历史与地方建构的视角对侨居景观的社会变迁历程及新建侨居社会博弈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索了民居景观与侨乡地方建构的具体社会过程。研究发现,言说与竞争、他者想象、"构想的空间"及"生活的空间"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侨乡的地方建构,把握与利用这些因素对完善侨乡治理与侨乡地方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