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颖舒 《广东民俗》2000,(3):24-24,23
长久以来,鄂温克猎民一直生活在广袤的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过着狩猎和饲养驯鹿的生活,几乎生活上的一切来源都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正因如此,蕴含于鄂温克猎民自然信仰中的爱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和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精神也就显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10日,11户32名鄂温克猎民作为敖鲁古雅乡生态搬迁的首批移民,牵着驯鹿走下大山,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唐代狩猎俑造型中,有不少满脸须髯、膀大身强的胡人形象,他们就是经常以"猎师"身份陪侍主人狩猎的扈从,这些胡人受过调教猎兽猛禽的训练,是一种专业的驯技师,他们或是随外域进贡助猎动物一起来的"贡人",或是为谋生移民入华的"蕃口",与汉人一般猎户不同,他们凭驯化鹰鹖犬豹技艺特长依附达官贵人,成为随从参与狩猎活动。胡人猎师的出现进一步刺激促成了唐代狩猎风气的兴盛。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驯鹿生存在大兴安岭西北部的森林中。史书上被称为"使鹿部"的鄂温克人,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很早以前,他们在狩猎中认识和接触驯鹿,逐步了解、饲养、驯化,最后使驯鹿成为"用之唤来,役后归山"的半野生状态的家畜,并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驯鹿文化。  相似文献   

5.
何群 《满族研究》2007,(3):25-33
鄂伦春族做为狩猎文化共同体,游猎是文化的核心。考察该族近50多年历史,可以认为,由"游"到"定"——即政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组织实施的猎民定居,以及由此开始的"转产"历程,彻底拉开了狩猎文化前途和该群体生存前景问题的序幕。本文从狩猎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理论视角,重新梳理1958年前后政府动员推行的鄂伦春族定居化过程,辨析狩猎文化与急剧变化的环境的接触、碰撞形态,揭示其中可能的文化差异因素,从而为理解鄂伦春族及现代化潮流裹挟中小民族因传统而带来的特有的生存发展难题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6.
生态移民的困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今年8月10日,11户32名鄂温克猎民作为敖鲁古雅乡生态搬迁的首批移民,牵着驯鹿走下大山,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中国移民史》的作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葛剑雄教授认为:这些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狩猎者,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 “如果他们的狩猎活动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相当轻微,就不应该以保护生态的理由让他们迁出。即使是他们的生存相当困难,或者生产方式很落后,政府和外界也只能给予资助,进行劝导。如果他们愿意外迁,也属于生存型移民。”  相似文献   

7.
在茫茫大兴安岭森林腹地——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左旗境内敖鲁古雅地区,居住着一部分使用驯鹿、从事狩猎生产、历史上曾被误称为“雅库特”的鄂温克族猎民。“这部分鄂温克人一直游猎在外兴安岭和大兴安岭之间的广大地区。距今二百四十年前,他们的祖先曾经在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苔原地带游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才游动到了黑龙江支流阿玛札尔河一带,之后又渡过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来到现在还在游猎的地区。”1965年9月,党和政府帮助他们在贝尔茨河(今激流河)畔的敖鲁古雅地区实现了定居,结束了千百  相似文献   

8.
鄂温克族由于以游猎驯鹿为生,因而没有固定居所。他们在一片森林狩猎和驯鹿一段时间后,就要换一片森林。每到一处,砍倒几十棵20公分左右的松树,支起一个圆锥形的框架,四周围上帆布,在顶部留有排烟的通道,可在里面生火做饭,用松枝铺平地面,再铺上一层鹿皮,便成了他们的床和家,俗称"撮罗子"。  相似文献   

9.
清代鄂温克族狩猎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狩猎生产工具的改进、猎产品的商品化以及因之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效益的提高,商品交换关系的催化作用,推动和促进了鄂温克族狩猎生产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豹猎是一项风靡内亚大陆皇家宫廷的狩猎活动,《元世祖出猎图》中的"马负文豹"即表现这一主题,而"马驮猎犬"和"马驮猞猁"应为衍生格套。该文通过勾稽几类草原游猎文化图像,分析文豹在狩猎活动中的作用和驾驭方式,对"马负文豹"展开文化史溯源,指出这种艺术形象具有非常典型的游猎文化特征,在内亚草原范围内有着相当的普遍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11.
王自力 《收藏家》2004,(1):39-42
狩猎,古代也称作“田猎”、“畋猎”、“校猎”、“游猎”,“射猎”,“马猎”、“弋猎”等。最初 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自夏以来,历代统治把狩猎活动看作是顺四时的大礼,天子的田猎一年四季定期进行,还各有名目,《左传·隐公》中即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之称,并言“皆於农隙以讲事(武事)也。”通过狩猎一方面为飨祭宗庙祖先取得祭品,另一方面则练习骑射军旅。在狩猎中不仅能显示人的勇敢精神也检验了将士们互相配合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驯鹰人家     
一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有了驯鹰狩猎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中的“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等诗句,便是对鹰猎场面的精彩描绘。如今,驯鹰狩猎的习俗已属罕见。不  相似文献   

13.
狩猎,古代也称作“田猎”、“畋猎”、“校猎”、“游猎”、“射猎”、“驰猎”、“弋猎”等。最初是原始社会人类的一种生产活动,自夏以来,历代统治者多把狩猎活动看作是顺四时的大礼,天子的田猎一年四季定期进行,还各有名目,《左传·隐公》中即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之称,并言“皆於农隙以讲事(武事)也”。通过狩猎一方面为飨祭宗庙祖先取得祭品,另一方面则练习骑射军旅。在狩猎中不仅能显示人的勇敢精神也检验了将士们互相配合的实战能力。因而狩猎既是一项国之大典,也是体现尚武精神的一种军事体育活动。战国时期,赵王的一次兴师布阵的田猎活动竞使魏王误以为大兵压境。秦汉以后,狩猎也成为帝王贵族悠闲享乐的一种娱乐活动,汉武帝刘彻即“以驰逐野兽为乐”。  相似文献   

14.
<正>《说文解字》释义说:"狩,犬田也","猎,放猎逐禽也"。《左传·隐公五年》记有:"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蒐、苗、狝、狩皆田猎名,因四时而异,冬天打猎即为"狩"。《礼记·月令》则是:"执弓挟矢以猎"。综合古代文献记载而言,狩猎就是指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猎取野生动物的活动。这种活动最大的特性在于它同时包含了"人"与"动物"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客家研究的著述以及有关的古今地方志书中,都没有提到客家人的猎神。由于狩猎活动通常秘而不宣,与之相联系的猎神崇拜也就多了几分神秘而比较隐而不露。然而,猎神崇拜在客家人中确曾存在,并且,我们还可以在畲族寻得其根。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多年来,在黄河流域发掘的某些唐代墓葬里发现了一些有关畋狩弋猎的文物。这些陶狩猎俑和壁画,对于研究当时贵族的畋游生活和中西文化交流史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应予以珍视。一.唐墓出土的有关狩猎的实物史料出土陶狩猎俑的墓葬有:唐右武卫将军使持节都督凉、甘、肃、伊、瓜、沙等六州诸军事凉州刺使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仁泰墓东、西第一龛出有男骑猎俑5件。其中有头戴红色风帽、面庞肥  相似文献   

17.
嘉峪关魏晋墓的彩绘砖画鹰猎图真实再现了河西地区当时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的狩猎方法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本文运用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对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鹰猎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敦煌偏居西域一隅,历史上少数民族林立,民风勇武善骑射,狩猎在古代敦煌民众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狩猎材料的释读,可知敦煌狩猎活动从最初的经济目的逐渐演变为游艺活动,带有显著的休闲娱乐色彩,尤其是鹰猎游艺更成为当时敦煌上层社会的身份象征。  相似文献   

19.
正鹰猎不仅是一种原生态的狩猎方式,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仅在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蒙古、纳西、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保留着鹰猎的传统。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鹰猎活动,各个民族的驯养和鹰猎方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并各具特色。临夏地区的鹰猎活动广泛流传于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群众中,是集捕猎、强身健体为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它不仅能使人心情愉悦,更能体现勇气、决  相似文献   

20.
Kurt 《世界》2011,(7):148-155
15000年前的冰川期,被冰雪覆盖的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连成一体,游牧猎人从西伯利亚南下北美。他们在森林茂密、鱼群丰盛的阿拉斯加开始繁衍生息。随着驯鹿群迁移、狩猎海鸟、乘兽皮独木舟远行贸易、围绕图腾柱欢庆丰收……并将古老的传统习俗存留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