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道是以“品”为主而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寄托情谊.表现自我.它形成于盛唐.茶圣陆羽是中华茶道之先驱,其著作《茶经》系地道的“茶道哲学”.《茶经·一之源》云:茶叶为饮.可以疗疾.“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六之饮》则强调了“饮之时义远矣哉”.饮茶可以“荡昏寐”,故茶味要求“珍鲜馥烈”“隽永”.把饮茶视为精神享受,重在一个“品”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所以森本司朗评论《茶经》云:“在这本百科全书式的项目纷陈之中,可称之为‘人生指南’的思想脉络贯穿全书.……是茶的精神;是俭的美德;是穷苦人自主独立.自力更生、刻苦奋斗的生活规范”.  相似文献   

2.
左思和鲍照不仅具有相近的诗才、诗情、诗风,具有相近的人生际遇、身世籍贯,还具有相同的“入世”之情和“愤世”之慨。但二人在人生的归宿上却“分道扬镳”:前者选择了“高步追许由”的超世,後者则执着於人际的功名事业,成败荣枯。本文比较分析他们二人的人生境遇、人生意识及人生抉择,以及左右他们不同人生抉择的深层动因,并由此探讨晋宋之际寒士精神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民间传说进入人生礼仪的路径有很多种,占有标志性文化的强势位置即是其中之一。具有特定的民俗功能亦可以达到此一目标,如在华北各地盛行的土地庙送浆水、龙王庙祈雨、泰山奶奶送子等民众信仰行为就是如此。某一传说被上升到民间信仰层面也可以在人生礼仪中留下深刻印记,如在淄河一带所流传的吕祖庙、李半仙、顺天姑等相关传说,就是通过香火会的形式介入到当地人生礼仪中去的。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境界     
早年曾读过一文.文中将孔夫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183;为政篇》)概括为人生最重要的三个境界。言若能循序实现这三个境界.也就不枉此生了。  相似文献   

5.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民俗事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民俗事项的形式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人生礼仪习俗又是民俗事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生礼仪习俗是人们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应的仪式和礼节。这一礼俗伴随着一个人度过自己的一生,每一次的礼俗举行意味着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6.
从迁谪诗文透视作者的心理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封建社会历史,文人学士无一不是“奋厉有当世志”,欲将胸中万策“致君尧舜”,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由于他们的不凡才华,也往往容易旗开得胜,踏入仕途。而当他们行走在文学与仕宦的双重轨道上时,文人的充满理想色彩的正义、耿直的人格、品性又常常与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政治现实发生冲突,甚至格格不入。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文人入仕,遭贬流放乃至坐牢砍头的命运,成为封建文人不可改变的人生悲剧。大凡物之不平则鸣。文人一旦遭到贬谪,所学的圣贤之道受到非议,理想破灭,壮志难酬,内心忧愤,抑郁难伸,于是,一…  相似文献   

7.
回族人生礼仪在每个穆斯林一生中各个阶段举行,主要有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抓周礼、割礼、婚礼、葬礼等。  相似文献   

8.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结为夫妇,组成家庭,《易&;#183;家人》卦视这种夫妇之家为国之单位,“大登科金榜题名,小登科花烛洞房”,里人素以“始礼合一姓之好”为“风化之基”,视为终生大事,把祝吉驱邪的美好愿望和信仰习俗的传统心理糅合在一起,演绎出五花八门的婚嫁程序,是人生四大礼仪中繁文缛节最多的一种仪式。  相似文献   

9.
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两人对弈,胆大者棋风泼辣,刚开局便全线出击,奋勇前进,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胆小着重于防守,步步为营,举棋不定,惟恐一招之败,便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稳重的人深思熟虑,棋风矫健,貌似平静、却早已成竹在胸;轻浮的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行棋不虑后果,终因一叶蔽目而全局败北;工于心计的高手第一局故意输给对手,增其傲气,灭其防备之心,而暗探对手套路,以谋对策,且言“君子让头局”,真可谓名利双收了,尔后避人之长,攻其之短,处处陷阱,请君入瓮,直杀得对手连局皆输,俯首称臣为止;高傲自大之徒往往瞧不起对手,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盛气凌人之势,对手  相似文献   

10.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遍了全中国.《人生舞台——记〈洪湖赤卫队〉刘闯扮演者夏奎斌》记叙了夏奎斌同志在戏剧舞台上塑造敢于斗争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在人生舞台上,他也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每个人应该时时刻刻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人生就像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它从来不给我们回头的权利与机会,它总是傲然地我行我素并不会因我们的苦苦哀求而驻足停留。于是,我们懂得了勇往直前、后退只能挨打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丁群 《文史精华》2003,(12):29-36
《陈布雷之女陈琏的悲剧人生》一文,记述了陈琏解放前为了革命,与父亲分道扬镳;解放后为了革命,与被诬为“右派”的丈夫忍痛离异。在“文革”中,这位对党一片真心的女中豪杰,却被诬为“叛徒”、“特务”,她毅然抛舍儿女,以死明志。其间,几多亲情纠葛,几多爱情波折,令人读之心动。  相似文献   

13.
刘淑梅 《民俗研究》2003,(2):183-187
世界上,居住在任何地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礼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人生礼俗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态。法国著名民俗学家阿诺德·凡·热纳在《通过礼仪》一书中概括了人生礼俗的概念,并确定了它的性质,阐述了它存在的价值。书中写道:“人生礼俗多见于诞生、成年、结婚、死亡等人生主要转折点。这些礼俗用以保证个人能够顺利通过这些关口,从而昭示当事人身份的变化并在所属集团内获得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人生就像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它从来不给我们回头的权利与机会,它总是傲然地我行我素并不会因我们的苦苦哀求而驻足停留。于是,我们懂得了勇往直前、后退只能挨打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乘风破浪正其时——三汇药业有限公司发展纪略文/夏春海一块高高大大的霓虹灯广告牌威风凛凛地矗立在漯河火车站广场,和漯河人为之骄傲的“双汇”广告牌比肩而立。尤其引人瞩目的是,这块“三汇”广告牌,很有点步“双汇”后尘的意思,不知内情的人于是就问:“‘三汇’...  相似文献   

16.
“生究竟应该怎样渡过?人生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几乎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人.”人生哲学,乃是人生活的学问,也是关于生命的学问,是对于人在世界生存之哲学意义上的升华与觉解.人生哲学不仅是学术探究的目标,同时更是指引现实个体人生的指路明灯.人生哲学对于现实个体如何更好地、有意义地生活,如何更好地生存于世界、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在世间生存的价值有着积极的启示与意义.人生哲学,对处于心理转型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智良 《百年潮》2012,(6):40-44
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有句人生格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体面、场面、情面。如要仔细考证,这“三碗面”有多个版本。一种是前后秩序不同,有称情面、场面、体面,也有称场面、体面、情面。另一种版本是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18.
礼馍是一种面食艺术,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面花”、“花馍”,是黄河流域汉民族民间在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等民俗中不可缺少的一样物件,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在许多地区,人的一生不断与其结缘,而面花也深深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穿鞋子,可是你了解它么?时下流行的靴子。曾让古代君王“爰恨加交”?为什么全世界都爱翘头鞋?人生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穿鞋?代代都有“脚”注,人人皆有“掌”故。走进位于天津市的华夏鞋文化博物馆。答案即将揭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传统上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 ,襄阳地方在过去也不例外 ,所谓生养死葬是为人子之道 ,尤其是对父母死后的丧葬 ,有一套冗繁庞杂的礼俗 ,以显示子女们的孝行。过去常说 :“慎终须尽三年礼” ,守孝三年 ,就是指的在老人死后 ,儿孙们必须竭心尽意地做到守三年孝道的大礼。过去襄阳对死了人办丧事 ,不叫丧事 ,叫白喜事 ;婚嫁叫红喜事 ,那时婚丧礼仪通称红白喜事。所以对老人的死 ,就叫“跨鹤西游”、“归天”、“仙游”等 ,认为人死后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享福、去成佛成仙 ,与一个人的婚娶一样 ,是人生一桩心不可少、必须经过的路程 ,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