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期富平县城关乡东化村农民取土时发现陶棺12具,后送交给县文管所,县文管所收藏了这批陶棺。陶棺出土情况及墓葬形制不详。陶棺出土地点东100米为圣佛寺,现将这批灰陶棺及圣佛寺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一、陶棺  相似文献   

2.
峡江地区瓮棺葬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本文通过对该区瓮棺葬结构与形制、随葬品以及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认为峡江地区瓮棺葬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时代特征,是战国秦汉时期除黄河下游及辽东地区之外的重要瓮棺葬流行地区。峡江地区瓮棺葬的大量发现为研究这种葬俗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汉代砖棺     
在四川天宝博物馆收藏物中,有一具带画像的汉代砖棺。此棺原出四川新津县崖墓。这具砖棺底用22块素砖平铺,棺身及棺盖均是用专门制作的异型砖组合而成。除部分棺盖砖早年被盗墓撬断以外,全棺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4.
浅谈楚墓中的棺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掘的数以千计的楚墓中,常常见到棺外被捆束的现象。对照“三礼”记载,学术界已确定其为“棺束”。由于过去发现的多属战国时期,形式比较单一,等级差异也不明显。近些年来发现了较多的春秋楚墓,增加了许多有关棺束的新资料,使我们对棺束的形式及等级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翟霖林 《文博》2012,(1):15-18
鱼化寨遗址发掘了一批仰韶文化瓮棺葬墓,极大地丰富了仰韶文化墓葬的材料。通过分析,认为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在放入墓葬之前应该全部为实用器,不存在为埋葬而专门制作的葬具或明器;特殊的多重棺结构可能是棺椁制度的萌芽,"同穴异棺"的葬俗则丰富了我们对仰韶文化早期瓮棺葬墓的认识。仰韶文化晚期墓葬的发现反映出仰韶文化时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亚浸水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材质,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工作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对出土于陕西长安县明代墓葬一漆棺的制作工艺及主要制作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漆棺是按照木胎-纤维-灰层-漆膜-颜料的工序制作的,主要使用材料有麻、粘土类物质、生漆、金及朱砂颜料。漆棺制作工艺及材质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是中国古代漆棺传统工艺制作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释“棺槨”     
"棺""槨"作为古代丧葬制度中最重要的葬具,考古学者根据出土墓葬对其形制、大小、年代、材质等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并且成果丰富。但从语言角度出发,对"棺""槨"的词义发展演变及词汇系统的本来面貌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文章将从"棺槨"的同源意义层面入手,对其词义及构词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并从隐喻认知角度来看"棺槨"的词义演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王晖石棺 王晖石棺,1942年春出土于四川省芦山县沫东乡石羊上村。是继1937年金毓黻、常任侠等发掘出土之重庆石棺后,国内出土的又一东汉石棺。此棺为东汉上计史王晖墓棺,建造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石棺通长2.5、宽0.83、高1.01米。红砂石质,棺体及棺盖各为整石雕造。全棺造型雄伟,棺盖及四壁均有浮雕图像,且石质坚硬,除右壁后部与盖之接合部为早期盗墓者略有损坏外,棺体图  相似文献   

9.
什邡船棺葬,曾引起海内外人士及考古界的极为重视,除早年民间改土运动中发现已破坏的未计人数之外,仅1988年-1989年间,就相继发现两处。今年12月3日,又在城西中心大街三段二环路左侧,县林产供销公司生活区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新型船棺。这座船棺全长7.20米、宽1.02米、仅次于1号船棺(7.40米),属巨型棺,位居第二。其形制新  相似文献   

10.
东汉上计史玉晖石棺位于四川省芦山县沫东乡石羊上村,于1942年秋出土,现在原地筑有围墙、建有棺亭保护。 石棺制作于东汉建安十年(212年),为东汉蜀郡属国(后改制为益州汉嘉郡)上计史王晖字伯昭逝世后的墓棺。此棺为长方匣形,与我国古代木棺同式;用整块红砂页岩巨石凿成,重约五吨。棺盖与棺体榫槽合缝严密,制作工艺精巧。全棺长2.5米,高1.01米,宽0.83米。棺体四壁及棺盖首共镌  相似文献   

11.
李祥 《文物天地》2020,(1):92-96
棺椁制度是墓葬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其形制、制度的发展演变是古人意识形态及社会形态的集中反映,二者虽都是葬具,但有明显的区别。《论语·先进》有云:"有棺而无椁",可见棺、椁非同。《说文·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释名·释丧制》:"棺,关也,关闭也"。  相似文献   

12.
北首岭遗址是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发掘出土了66座瓮棺葬。通过分析,北首岭瓮棺葬的分布有自身的特点,瓮棺葬使用的葬具、埋葬的葬式和随葬品等葬俗和同时期仰韶文化瓮棺葬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从北首岭遗址可以进一步了解仰韶文化瓮棺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3.
史传“昆吾作瓦”,在我国古代泛称陶为瓦。就墓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葬具来说,所有陶质的葬具如瓮棺、瓦棺、陶棺以及砖棺都是广义上的瓦棺。狭义上的瓦棺则仅指古人用瓦(板瓦和筒瓦)砌成的形制不同的葬具。考古资料证实,此类瓦棺在西汉比较多见。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合中州中路扩宽改造工程中发现有六座西汉时期的瓦棺墓,对研究西汉瓦棺形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9年秋,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村发现一座大型商代墓葬。该墓处于沙丘之下,墓室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棺椁均已腐朽,椁室约长8.22米,宽3.60米;棺室约长2.34米,宽0.85米。棺内骨骼已朽烂无存,但在棺外的椁室范围内发现了分属于3个不同个体的24颗人牙。墓葬中大多数随葬器物较有规律地置放于棺室、椁室之中及两端的二层台上。  相似文献   

15.
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阎村遗址位于临汝县东25华里,纸坊公社以北、阎村以东、黄涧河西岸的台地上,地势较为平坦,高出河床约3米。南北长2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共约25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3米。一九六四年以来,这里修筑河渠和平整土地,不断出土瓮棺葬、白衣彩陶、石斧、石铲、骨针和大量的夹砂红陶片。一九七八年十一月间,当地社员在遗址东部种树,在不到三十平方米的范围内,挖出了十一座瓮棺葬。据社员谈,还有一些瓮棺葬出土后已  相似文献   

16.
甘肃甘谷汉模印画像陶棺1959年,在甘肃省甘谷县渭阳乡六甲庄出土了一具形制精美的东汉模印画像陶棺,这种陶棺在甘肃尚属首次发现。棺略呈长方形。长107、高29、边厚3,5厘米。棺定由前而后,由下面上稍有收分。前端底宽36、口沿宽33、后端底宽34.口宽...  相似文献   

17.
国内     
<正>新疆青河:年代相隔千年的"棺中棺"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疆青河县的查干郭勒乡托斯巴水库附近,发掘了一座形制独特的"棺中棺"。大石棺墓距今约在3800年,内藏小石棺墓年代在2800年,两墓年代相差千年。这是新疆首次发现形制如此特殊的石棺墓,可能是古人重复使用墓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沈岗墓地东南部发掘了1座铜器墓(M1022)。M1022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葬具为单椁并棺,其中西棺为重棺,东棺为单棺。随葬铜器、玉石器和漆木器共计628件。其中铜器616件,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杂器等。礼乐器共10件,有鼎、、浴缶、盏、盘、匜、句匜等。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M1022为春秋中期中段的楚墓,墓主人身份应为楚国下大夫阶层。作为本地域内时代最早且规格较高的楚国铜器墓,此墓的发掘为研究襄阳地区早期楚墓的葬俗、葬制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春,济南市北园公社堤口大队社员在采砂时发现三座陶棺墓葬,墓葬位于村北无影山之西南麓。三座葬坑均呈直筒形,距地表深2米左右,墓口周围系黄粘土,墓坑打至砂层,陶棺位于墓坑正中。陶棺由棺盖和棺体两部分构成,棺体的四壁与棺底为一整体。陶棺长1.89、宽0.54、高0.28—0.30米,外壁饰绳纹,烧制后再施朱彩。陶棺为灰黑陶,壁表面杂有秸杆印痕,胎内多空隙小洞,可能是合拌草泥烧制而成。陶棺内各有人骨架一  相似文献   

20.
《四川文物》2021,(5):48-71
鎏金银璧形铜棺饰主要流行于重庆巫山一带东汉晚期的砖室墓当中,它们是在云阳一带流行的鎏金璧形铜棺饰基础上衍生而来的,采用了鎏金、鎏银、錾刻或者热煅等工艺,制作出了题材丰富的图像和铭文。这种铜棺饰可分为两类,甲类B型铜棺饰象征着月宫形象,它既可与象征着日宫形象的甲类A型铜棺饰组合,也可与象征着天阙形象的双阙形铜棺饰组合;乙类铜棺饰象征着日月合璧形象,通常是单独使用的。它们都是本地葬俗当中日月信仰和天宫观念的重要表现。这一特殊的地域性丧葬习俗在巫山地区的形成,既与本地浓厚的巫文化有关,又与来自长江上游地区移民带入的新技术和新观念有关。目前,甘肃和贵州地区发现的同类铜棺饰尚未见仿制的情形,它们应该都是由巫山地区传过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