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因为“五”与“午”同音,“端”有“初始”之意,故自古以来习惯称端午节。端午节在我国南北方的意义各有差异,北方是为纪念介子推,南方为了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陈临等说法。五月初五是夏至刚过正进入炎夏之时,也是各种疾病传播,雷电、水旱、虫蛇、野兽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  相似文献   

2.
<正>又到一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二是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闻一多先生持此种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信仰;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其实,端午节可能不是单一起源,其风俗形成是南北风  相似文献   

3.
陈莹 《福建史志》2014,(1):54-56
泉山,位于屏山东麓,又称冶山,是福州城垣的发源地,福州第一座王城“冶城”就从这里拔地而起,因多泉故又名“泉山”。泉山后有欧冶池,又称剑池,相传为越王铸剑之处。其时的冶山花木茂盛,古榕苍翠,从上而下九曲流饬,  相似文献   

4.
在来稿与编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稿件内容中所提到的单位名称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例如福州的闽剧团,有的人写“福州市闽剧院一团”、“福州市闽剧院二团”、“福州市红旗闽剧团”;有的人写成“福州闽剧院一团”、“福州闽剧院二团”等等。这里出现三种情况,同样是福州,第一种有带“市”,第二种没有带“市”,第三种红旗闽剧团有带“市”而不带“院”。1993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183;福建卷》中就存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福州港古称“东冶港”。早在东汉时期.福州与东洋、南洋就有航运往来。三国孙吴在福建创办造船业,在福州、连江、罗源、长乐等地建立造船基地,设置“典船校尉”机构于福州庆城寺东直巷.组织人员远行南洋、台湾等地。五代时,王审知主闽,轻徭薄赋,发展农渔、冶铸、陶瓷、手工制品等,同时在连江开辟“甘棠港”。  相似文献   

6.
立春,又称“打春”、“报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代表春季的开始。农谚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冬至开始数九,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即冬至后的第四十六天,通常在公历的二月五日前后。立春这一节气名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2,(6):13-1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相似文献   

8.
北极村见闻     
北极村见闻李爱兰原计划夏至那天到北极村去看白夜,因故未能如期出发。到达漠河北极村已是7月中旬,夏至已过去将近一个月。北极村在中国最北端,素有“天鹅之冠”“金鸡之首”盛誉,是黑龙江畔一个荒凉的边陲小村,平时冷冷清清,只在每年夏至那天热闹非凡,国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9.
一、“真的是癞蛤蟆难过端午节了!” 袁世凯做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还想当皇帝。 总统虽大,但处处受人掣肘,国会的、内阁的……皇帝就不一样了,一言九鼎,权力最大,无上尊荣。  相似文献   

10.
端午枭羹考     
陈连山 《民俗研究》2010,(1):241-249
古代传说中枭是食母的恶鸟,遭到世人厌恶。因此,食枭羹先后出现在夏至、五月十五和端午之日。历代学者多以食枭羹之目的为灭绝不孝鸟。本文考证结果:枭鸟属阴,最初是古代夏至祭祀大地仪式的牺牲,当时的食枭羹是祭地仪式的一部分。汉代中后期开始,枭羹成为端午节赐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皇家礼仪,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维护孝道,更是为了驱逐朝廷中的恶人。  相似文献   

11.
畅游旗山     
福州自古有“一旗二鼓”之说,“左旗右鼓,全闽二绝”,雄伟的旗、鼓二山伴随福州左右,堪称福州南大门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12.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因此,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地腊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四川多称为端阳节。  相似文献   

13.
福州之南有台临江.这是福州南台地名的由来。这座台便是福州大庙山的越王台。大庙山原称惠泽山,南临闽江。《闽都记》说:“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无诸王受册封闽于此.后立庙,称大庙。”《榕城考古略》却说:“汉遣是封无诸孙丑为繇王,授册于此。”还有人说,越王台即“钓龙台”,越王余善钓白龙处。余善为无诸的儿子.被封为“东越王”,后自称“东越武帝”。不管怎么说法。“越王台”和无诸的家族都是有关的,颇觉得神圣十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冯骥才先生认为,“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和光荣感”若不清醒、自觉、有力保护,“便会无所依傍,渐渐淡化,经裂纬断”。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申报成为本国文化遗产,端午节域名亦被他国抢注,对于中华民族,成为一桩悲情往事。我们心中的端午节,承载了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  相似文献   

15.
赵书 《北京文史》2006,(1):48-49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和中秋合称“三大爷”。因为这一天皇帝可以不上朝,商人可以下账帖讨债,老百姓需敬神祭祖,妇女可携子回娘家归宁,朋友们可以借机聚会……端午节是全国性的民俗节日,但是北京因是首都,又在北方,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所以北京的端午节有许多自己独有的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16.
高淳古称濑渚,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许多风俗保留了古老的习俗,历代相传,至今沿用。如在传统的清明节和端午节这天,高淳居民在饮食上就很讲究,有“清明见三笋,端午十三红”之说。  相似文献   

17.
志选 《福建史志》2000,(5):56-56,31
老辈福州人有句话叫“七遛八遛莫离福州”。意谓福州饮食的风味独好,乡人不忍离去。福州的风味小吃和名点在省内独树一帜。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端午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端、初”同义,“午、五”相通,“端午”就是“初五”。民俗学者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越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辟邪驱恶,都是公共卫生的原始防疫。但是我国代代相传,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受难日。龙舟是到水中去找寻屈原,粽子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正像耶稣是以色列人的受难。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东北境内某地,至今仍存在着一种每年于端午节例行进行械斗性节日民俗活动的陋俗——宝鞍山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民俗。按照当地方言,这种械斗性的节日“斗石”活动为“克仗”。经考察,其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傅永强 《收藏家》2009,(10):53-56
潘主兰(1909-2001年)原名鼎,号子兰,后改“子”为“主”,以号行。祖籍福建长乐,1909年生于福州。幼蒙庭训,1922年拜福州宿学郑星驷为师,学习国文。1924年之前就从事书、画、印创作并加入福州诗社,1928年肄业于福建经学会国文专修科,时陈宝琛、郑星驷、周愈为代定书画润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