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皖南地区是我国著名旅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以安徽皖南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可持续策略。结果表明:(1)总体上,皖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还不成熟;(2)根据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及开发现状,总结出非遗博物馆、非遗节庆活动、非遗舞台化表演和非遗产体验式展销4种开发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从非遗资源整合、全域旅游开发和旅游纪念品等视角上,优化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3)最后从传承人培养、适度开发及加强政府保护等方面,提出未来皖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运用RMP理论从资源、产品和市场三方面分析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情况,识别其在发展中存在的对非遗文化价值深度挖掘不足、非遗旅游产品体验性不足和非遗发展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应当立足非遗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产业联动打造非遗IP和构建立体化的非遗旅游品牌传播体系,实现非遗历史文脉传承和非遗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重庆市大足区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其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营销以及旅游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角度提出几点对策建议,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发展旅游、保护遗产等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闯 《旅游纵览》2013,(11):183-184
辽宁省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省各族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和谐辽宁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本文以海城庙会为例,对其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前提下,结合海城庙会的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出和总结了保护与开发海城庙会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滕兆烜  柳峰  弓蕾 《旅游纵览》2023,(17):127-129
本文首先分析文化真实性及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原则,从文化的真实性出发,提出文化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适用原则。然后以承德市为例,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开发模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开发的5条路径:开发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开发体验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6.
湛江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旅游开发价值较大.由于其开发模式单一老旧,湛江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速度缓慢.本文基于对湛江市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4种湛江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旅游开发模式,其目的 在于使湛江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亚鲁王文化横空出世,对如何保护与开发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如何利用旅游开发模式,寻求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格凸河亚鲁王城旅游度假区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的传统表演艺术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的开发尚未起步,还没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可持续的市场规划与设计,没有系统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本文通过对传统表演艺术与旅游结合的实例分析,探讨了甘肃传统表演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参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和保护对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的特点: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民间文化技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资源,对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断消失的现状,如何保护这些遗产资源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力途径,故本文试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宏观战略制定、旅游项目设计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巢湖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非遗旅游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建议与对策,以期在体验经济发展趋势下充分挖掘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昭通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4级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类型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昭通市非遗以区县级为主,类型以传统技艺和民俗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的聚集格局。国家级非遗资源只有1项,省级非遗资源的分布比较分散,市县区非遗资源主要分布在昭阳区、永善县和绥江县。根据非遗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类型,结合区域特色,本文提出了昭通市非遗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内涵深远等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存在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急需解决.现如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工作,成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不仅能提高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还能有效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本文针对非物...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今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被我国社会关注,近几年来更是引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所以,为了实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够达到"共赢"的目的,本文针对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当前我国非遗研究的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旅游开发,有何必要性?从广西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旅游开发研究中发现,旅游开发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6.
吴泳申  李志勇 《旅游纵览》2021,(5):129-131,135
本文从旅游开发价值、开发效益、开发条件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4个维度构建海洋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AHP法和德尔菲法进行基础调研,对湛江市的3项省级以上的海洋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旅游开发适应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项海洋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性均为优良级,其中,雷州石狗和人龙舞得分相对较高,适宜单独旅游开发;雷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非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特征进行论述,为旅游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对这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品牌形象,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利用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通过景区的建设提升游客旅游兴致,以期促进延边州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莉莉 《旅游纵览》2015,(1):181-182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在旅游开发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来是学界争论的话题。本文立足于花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从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分析,阐释了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线性文化遗产是大区域范围的文化遗产族群,对文化遗产科学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增进民生福祉,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体验需求。滇越铁路依托于线性的铁道路线,是世界唯一仍然在运行的米轨铁路,同时,沿线遗址具有文化属性与观赏价值,文旅融合或将成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分段开通滇越铁路滇段的合理设想,首先打造碧色寨站至波渡箐站一段的旅游路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方便山区居民出行的同时,通过发展米轨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