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主办、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先秦两汉赵国历史文化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9—30日在邯郸学院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省社科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学院、衡水学院、许昌学院、邯郸市文保所、博物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共收入论文70篇,主要围绕先秦两汉时期赵国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从八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区域文化研究在中国兴起较晚,但是却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区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文化论丛》一书即是对重要的区域文化———赵文化进行研究的一部论文集,它是2005年在邯郸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赵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代表了赵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本书由李学勤先生作序,共收入论文51篇,另有附录,收有会议资料5篇。全书以赵文化研究为主题,几乎将赵文化的所有方面都讨论到了,而且还涉及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全部论文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为历史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物春秋》2013,(6):3-6,30
代国是春秋时期居于燕、赵两国之间的一个由狄人建立的国家。本文通过对被确认为是春秋时期代国文化的玉皇庙文化,以及冀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考古发现的分析,认为历史上赵国灭了代国,但代国的领土是被燕、赵两国分别占有的,其分界就在张家口,所以燕、赵长城在这里衔接,战国时期的燕、赵文化也在这里相会。  相似文献   

4.
冯书先 《神州》2012,(9):11+13
赵文化精神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贡献,本文通过对赵文化精神的形成原因,赵文化"不怕牺牲"的精神,"侠义为怀"的精神,"勇于取胜"的精神内涵做了简单探讨,分析赵文化的悲壮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说“赵氏之先与秦共祖”,有着同一祖先的赵秦两国在文化特征上确实具有一致性,原因是秦、赵共处法家文化圈,与东部的齐鲁文化和南方的楚文化有着根本不同的特征.大力吸收赵文化的秦不仅战胜了赵国,而且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目的.秦国把赵地法家思想在治国中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两国都具有功利、务实的特点,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化,如果说有不同,那么只是存在表现程度上差异.赵秦文化以其独特的特质在中国古代社会诸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区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本文对秦、赵文化的联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河南鹤壁鹿楼古城为赵都中牟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作为三晋之一的赵文化研究,近年来围绕着赵国晚期都城邯郸,作了大量工作。例如赵都邯郸城市布局的勘察、赵王陵的调查以及百家村等赵国墓地的发掘,使人们对赵文化的物质特征有了墓本的认识。但是赵文化的深入研究还有待于对赵国区域内重点遗址的全面勘察和发掘。由史料记载而知,赵国曾五都其城,它们是赵城(今山西汾水中游一带)、耿(今山西汾水下游河津县东南)、晋阳(今山西太原)、以及中牟和邯郸。以上五都涉及晋、豫、冀三省,而其中属于河南的赵都中牟,无论其所处位置及都邑时间,在赵国历史及赵文化研究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赵文化研究由晚期都邑而与前期材料对比的关键所在。 当然由于历史时期即已开始的中牟都城位置的争议始终困扰着人们对赵都中牟重要性的认识。《史记·赵世家》云:“献侯少即位,治中牟。”有关中牟位置有河南、河北两大说,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7.
近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一书,是河北学者孙继民、郝良真等先生通力合作,积十余年之力完成的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专著,被李学勤先生誉称为“我国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项新贡献。”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赵文化研究起步比较早。上个世纪之初,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率先喊出“史界革命”口号之后,不久,也就是1 90 3年,他即发表了《赵武灵王传》,开启了赵文化研究的先河。一百年来,赵文化研究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从早期的以赵武灵王研究为中心,发展到中期的侧重考古、调查工作,再发展到后期的展开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8.
赵文化是春秋战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二元耦合.匈奴民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民族,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在赵国北部进行大面积活动,对于赵国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赵国立国之初到西汉武帝时期,结合当时特殊的文化背景,从匈奴民族和汉民族关系的角度入手,简单分析了在赵文化中的两个民族关...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代在"争于市朝"的政治策略下,韩、赵、魏的发展重点先后离开山西,同时使三晋文化带有强烈的经世致用和急功近利的色彩。处于政治冲突中心的国家所承载的文化往往直接体现时代的风貌,与山西在历史变迁中自然形成的地域差异和自身文化特质有本质的区别。将三晋文化视为山西文化的直接源头甚至发展巅峰的观点是值得推敲的。  相似文献   

10.
<正> 邯郸兴起于殷商后期,战国时期成为赵国的国都,是当时我国黄河北岸广袤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灿烂的赵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产生过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神州》2012,(1):10
"文艺工作者始终要坚持德艺双馨。"——胡锦涛"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代文化领域的新现象、新发展,加快推动当代中国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加快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这一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是过去那种文化大跃进,也不是曾经的"文化大革命",而是建立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从春秋早期开始,晋国向外扩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晋文化.春秋中期之后,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韩、赵、魏三国,晋文化也衍生为三晋文化,从山西走向中原.豫西和豫北曾是晋国的范围,韩、魏的版图主要在河南,赵国也涉及到豫北一部分.因此,晋和三晋均与河南息息相关,晋文化和三晋文化自然在河南传播.  相似文献   

13.
卞文志 《东方收藏》2020,(1):99-102
2019年11月19日晚,享有一代"国际赵"之称的宋朝著名文化人赵孟頫的早期书札,《致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中,最终以2.325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以2.67375亿元成交,创下了赵孟頫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笔者分析认为,"国际赵"赵孟頫的字之所以能卖出2.67亿元,是因为赵孟頫一生痴心于文化传承,他一生中不肯效忠于一家一姓的君臣思想,而是执著于保护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14.
<正>天水市位于陕、甘、川三省交汇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这里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由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和石窟艺术文化这五大文化构成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长城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既具防御功能,又具象征意义的遗迹,从分布上看,是一条线的概念,但从历史文化内涵来看,又是一个带的概念,即所谓“长城地带”。它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燕、赵、秦、汉、明,而是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因此,要揭示长城的起源就必须追溯到史前时期。本文就是通过对目前长城地带所发现石城聚落的考古学研究,得出长城是由上述地带发现的石城聚落发展而来的,长城就是放大、延续、  相似文献   

16.
《沧桑》2011,(6):157-F0003
洪洞大槐树文化研究中心是由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以专门研究明朝大槐树移民历史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大槐树文化的一个研究机构,中心成员由众多文化界资深专家、学者组成,共计40余名。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大槐树根祖文化的研究及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深厚文化的挖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淮之间史前彩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距今7000前后为发生期,以双墩文化彩陶为代表;距今6300—5500年为鼎盛期,以侯家寨文化、孙家城文化、龙虬庄文化彩陶为代表;距今5500年以后为衰落期。江淮之间史前彩陶可分为东西两个工艺传统:西部的侯家寨文化彩陶传统,由双墩文化、侯家寨文化、孙家城文化彩陶所构成,以橘地红彩、外彩和几何形纹饰为主要特征;东部的龙虬庄文化彩陶传统,由龙虬庄文化彩陶所构成,包括青莲岗二期、万北二期、黄岗二期和龙虬庄二期彩陶等遗存,以白(或黄)地黑(或褐)彩、器内彩、几何形纹饰以及人物纹、变形鱼纹、变形人面鱼纹为主要特征。江淮之间史前彩陶两个传统的认识,可进一步揭示该地区在中国史前彩陶及其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进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6月19~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承办,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协办的2012年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在华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本次研修班旨在帮助广大从事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及时了解社会文化地理的学术前沿、加强学术交流和互动,从而推动国内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邯郸古代城市问题的系统研究,首推侯仁之先生于70年代所撰写的《邯郸城址的演变与城市兴衰的地理背景》一文。此后20余年间,很多学者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1987年9月在邯郸召开的首届全国赵文化学术讨论会,极大地推动了邯郸古代城市文化研究的深入。之后,《赵国历史文化论丛》、《邯郸简史》、《邯郸历史与考古》、《三千年春秋话邯郸》等专著和一大批专题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这不仅是对这一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标志着邯郸古代城市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