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陵地衣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乾陵石刻上生长的地衣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地衣对石刻的危害,摸清危害石刻的主要地衣种类,提出了用改善石刻表面吸水性来拟制地衣生长的方法保护石刻物。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古代的石刻(这里指的主要是文字石刻)是一个相当丰富的文化宝藏。它的品种繁多、数量浩大,分布范围更是十分广泛。几乎可以说自先秦以来,无时无石刻,无地无石刻。虽然由于历代大量破坏剥泐,我们无法判断各个时期具体的石刻数量,但是至今遗存下来的石刻仍然数量惊人,使我们可以感觉到各个时代石刻的兴衰,把握到石刻发展变化的大致脉络。 本文是笔者为北京大学考古系讲授《石刻概论》时,对中国古代石刻存留情况的一个简要介绍,限于时间与篇幅,只能择要描绘一下大的轮廓,关于石刻分类、溯源、变化规律及考释研究等问题,已另撰文叙及,此不赘言。遗漏不当之处一定不少,祈知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3.
丹阳六朝陵墓的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陵墓的石刻,在整个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丹阳六朝陵墓的石刻,在六朝陵墓石刻中,又独放异彩。在丹阳附近,有齐、梁两代陵墓十处;陵墓前面,都有石刻麒麟(天禄或辟邪)以及神道石柱等石刻。这些石刻,离现在已有一千  相似文献   

4.
齐扬 《文博》2005,(4):7
陕西唐陵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尤其顺陵、桥陵、乾陵石刻是其典型的艺术体现。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陵前石刻现存有34件,石走狮和天禄是其中的精品。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石刻总计124件,内城东、西、北门之外各有石狮两尊,北门外另有仗马和控马人各3对,号称“六龙”。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陵园石刻更富于写实性,堪称唐陵石刻艺术之冠,陵园现存石刻50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珍贵文物长期遭受着自然风化和破坏,大部分石刻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古代,每每有重大的事情大都会通过石刻来做记录,石刻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广西贺州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石刻中,八步尖峰山石刻颇有特色,至今留存着80年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题匾和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等省府地方要员名流的题文题联。尖峰山摩崖石刻与山下墓碑石刻尖峰山(原叫凤凰山),位于今贺州市八步区八步街道厦良村点灯寨,尖峰山东南面山腰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下沿距山坡地面约  相似文献   

6.
柳州共发现摩崖石刻100余方,宗教题材摩崖石刻是柳州摩崖石刻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发现较多的为宋代宗教摩崖石刻,对于研究宋代宗教文化和柳州宗教史、地方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早期功臣陵墓石刻制度主要参照了南宋时期的品官石刻制度,除了文献记载的石刻种类和数量明显反映了等级差异外,石刻的高度、石马障泥纹样、控马者的身份等都显示了等级差异。就是同一组石刻群中,文官武将石刻也是前后有序,左右有别,等级分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皖南梅山石刻暴露出的主要病害,探究并分析石刻病害的构成因素,提出了石刻保护的应对策略,旨在抛砖引玉,让遭受类似病害的石刻文物都能得到科学保护,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流散石刻文物是相对于馆藏石刻文物而言的概念,指散落在中国广大城乡社区聚落和郊野田间的石刻文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散落于城镇乡村的大量石刻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全社会都关注文物保护的今天,这些石刻的命运却令人优虑。它们大多不是名家手迹,记载的多是民间生  相似文献   

10.
福州现存的不少摩崖题刻和碑刻,反映宋代以后的各种福州风俗,有修桥铺路,其中也附带为父母、自己、妻子祈福的石刻;爱惜字纸,戒杀放生的石刻;建庙纪念的石刻;大旱祈雨的石刻;诅咒报应的石刻;以"南无阿弥陀佛"为代表的佛教祈祷石刻;歧视妇女,溺女石刻;辟邪的石敢当碑;乡规民约碑、罚戏碑;禁止乞丐、麻疯人入乡碑;地方官发动春耕时迎土牛的"乞土胜地"碑等等。这些石刻文物,留存今日已不多了,只能消失,不会增加,所以加强保护、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前蜀永陵石刻自发现以来便受到高度评价,但这种评价似乎更多地集中在棺床石刻二十四伎乐如何反映了当时宫廷音乐的实际情况方面,也就是说,在对永陵石刻的学术关怀上,音乐史方面的关注超过了雕塑史方面的关注,关注石刻所表现的内容超过了关注石刻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12.
骆琳  高伟 《东南文化》2008,(3):35-42
通过对刘志洲山的地面石刻全面调查,对该山现存的石刻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本文详细介绍了调查所发现的岩画和文字两大类石刻,考证连云港市刘志洲山的面石刻的年代及其性质。  相似文献   

13.
鲜丰隧道穿越亚沟石刻建设控制地带,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爆破开挖采用数码电子雷管与普通毫秒雷管组合控制爆破技术施工。爆破振动及列车运行振动会对石刻造成影响,为防止振动对石刻造成破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在充分研究亚沟石刻所依附山体的地质构造及石刻保存现状基础上,结合试验成果,针对爆破振动、高铁运行振动及隧道建设运行下亚沟石刻所依附山体的地质安全状况对石刻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保文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村因地处山西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而得名。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这批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水石刻”。这批石刻出土后即在当地保存管理,1962年将石刻搬运至县物馆。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1986年由国家投资在县城南二郎山建造了一座仿明清建筑“南涅水石刻馆”,1989年10月陈列展出并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起凤山现存摩崖石刻约四十幅,年代集中在清代及民国时期,内容以游记题诗为主,其次为题字。清代石刻作者多为当地士子,民国时期石刻作者则以国民党将领或要员为主。起凤山摩崖石刻的兴起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清初、清道光年间及民国时期,这几个阶段石刻的出现均与一定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6.
芦山东汉石刻馆规划设计构想张宗荣一、基本情况四川芦山是国内汉代石刻遗存丰富的地区之一。现存东汉石刻数量多,类型全,价值高,驰名国内外。它们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敏阈及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晖石棺及石刻”等东汉碑、阙、石兽、石棺、画像石等二...  相似文献   

17.
宋镇 《文博》2003,(5):41-43
画像石的雕刻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遗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全国各地出土的画像石来看,特色各有不同,山东石刻质朴厚重,河南石刻雄伟生动,四川石刻轻松奔放,江苏石刻浑厚清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桂林石刻为参照,对石刻资料采集的手法做一个系统的概论,并就新出现的其他科技手法用于石刻数据采集做一些猜想。  相似文献   

19.
南涅水石刻馆坐落在山西沁县县城西南的二郎山上,因此该馆义名二郎山石刻馆。石刻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陈列面积3千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式建筑。馆内陈列着南1957年到1959年相继从县城东北的南涅水村出土的石刻造像1100余件。石刻造像挖掘后,先是堆放于出土地附近的洪教院正殿内,1962年将全部石刻运回县城陈列馆内。1965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20.
《语石》一书碑版石刻的研究始于叶昌炽对石刻书法的关注,在对古今书学史融会贯通之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南北朝以“书仙”“书圣”为典范的石刻碑版“如筚路蓝缕,进于文明”、隋碑融汇南北书风与唐代书学迁流之辉煌、宋元石刻碑版书学之“榛芜”的石刻学视阈书学史观。叶昌炽书学史观的形成以“汉魏古法”作为评价石刻书法的标准,论石刻之书并没有局限于碑版一系,比起阮元、康有为等对碑版书学的研究在晚清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