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咸炘是近世学术史上的奇才婕暗难踔诙啵蚱涑D昶Ь铀拇ǎ谕饨绲慕涣魃跎伲矣⒛暝?逝,故后世学者对其了解甚少,学术成果因而珠沉大泽,光华未显。刘咸炘在诸多研究中,以史学为佳壬氖费а芯浚?承了浙东章学诚的史学思想,结合前人对古史及史学理论论述之长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刘先生对史书的编撰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本文通过对阅读先生著作及研究成果,试对刘先生的史学编撰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改革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经济席卷全国。在纷繁的商品潮面前,历史学这门古老、清高、处学术圣殿之端的学科越来越难以为继,说它危机绝不过份。史学著作出版难,大学历史系招生难、分配难,史学工作者收入低下,自身价值难以实现,等等,等等,无不昭示出历史学的窘迫与尴尬。不过说到底,学科的窘迫与尴尬是从事这门学科研  相似文献   

3.
正理论的问题很不好谈,我所阅读的有关论著为数不多,平时获得学术信息的范围也很有限,要做恰当、深刻的概括甚难,只能略谈两点感受。第一个问题,关于新时期史学理论发展的趋势,谈一点认识。新时期史学理论的进展大约经历了35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大体各占一半时间。前一阶段,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思想解放,打破禁区,勇于探索,加上西方史学理论大量涌入,探讨、争鸣的"热点"很多,一再形成研究的热潮。后一阶段,从形式上看,"热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是探讨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改十余年来,史学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术思想活跃,深讨争鸣之风盛行,禁区逐步打破,许多问题的研究水平较文革前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批批新人辈出,与世界史坛也挂上钓。加强了联系和交流。然而,好景不长,这兴旺发达的景象没有持续下去,近几年史学出现不少问题:历史专业招生生员减少,毕业分配改行较多,史学刊物减少,发行数量压缩,史学专著出版困难,史学果难予发表,导致获得职称的税率减少,史学队伍更难以稳定。院校历史教学困难更加一筹,国家下达招生计划降分都难以完成,教师队伍逐年减少。上述情况使许多史学工作者忧…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发展中,史学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史学传播既能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也能让史学的教化、传承、鉴戒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研究史学传播途径对于了解史学传播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对史学的重要性有了愈加深刻的认识,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娱乐需求的增加、史学教育与通俗史学的发展都推动了史学传播的发展与史学传播途径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中西史学比较研究是钱穆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钱氏往往是以此来阐明史学的本质、方法、功用和中国史学精神。其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中西史学关于历史中人与事关系的认识、史学的通变观、史学的体例和体裁、史学编纂方法、史学功用、史学发展形式等方面。钱穆的中西史学比较观是建立在他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基础上的 ,意在为他的中国史学优越论和中国历史文化优越论提供理论和历史的依据。它既有积极合理性 ,也表现出文化保守性和民族狭隘性。  相似文献   

7.
一 二十世纪西方历史思想的演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一方面,马克思唯物史观影响越来越大,种种唯心史观错误论点已难立足。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发展也不断向旧的历史思想提出挑战,于是西方的史学研究者们就不得不反复重新考虑历史科学的各种问题。虽然有如波兰著名史学家T·托波尔斯基(Topolski)指出的,多数西方实际的历史研究者和史学方法论研究者几乎各不相侔,所谓历史哲学尤其被看成哲学家份内的事,但是在西方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 杨翼骧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一版 2.25元中国史学史专著,目前已出版了多种,但为研究工作者提供的资料,还不曾多见。解放初,出版过《史记书录》一类的书,是就一部史学名著裒集资料,只能作专题研究参考,未能在整个史学史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系统地把先秦以来的史学事迹按年编录,为研究工作者提供的资料书,杨翼骧先生编的这部《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还属于首创。俗语说:万事起头难。对于这种首创性的具有为后人修桥铺路性质的书,作为同行,应当表示热烈欢迎。阅读以后,觉得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应予肯定: 第一,按年编录史学事迹,做到了巨细毕收。本书既录有历史上史学名家名著的事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研究中,逐渐开拓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领域——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从筚路蓝缕到收获硕果,瞿林东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7卷本出版在即。本刊特组织刊发这组文章,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传统史学理论的关系、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西方史学批评的比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与史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联系等视角,探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内在价值、研究方法和中国特色。当代史学繁荣的背后,也正面临着客观公允的史学批评缺失的困境。我们期望这组文章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开拓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研究的新局面;也希望古代史学批评的果实,能够滋养当代史学批评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法国出版的史学杂志究竟有多少种很难得出准确的数字,因为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日益增多,有些杂志不一定是传统的或纯史学的杂志,以致分类上可能引起争论;我们这里所介绍的只是法国主要的史学杂志,或主要涉及史学的杂志。这些杂志就其内容而论大致可以区分为。综合性史学杂志、断代史的史学杂志、专题性的史学杂志、专门研究外国某一地区、国家或民族的史学杂志,以及专门研究国内某一地区的史学杂志。  相似文献   

11.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霍俊江的专著《计量史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是计量史学的理论基础,内容包括计量与计量史学、计量史学发展概述、计量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计量史学研究与理论、计量史学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电子计算机与计量史学研究、计量史学研究的一般程  相似文献   

12.
伊本·卡尔敦的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代史学发展趋势 ,对阿拉伯史学大师伊本·卡尔敦史学观的现代意义作了诠释是有意义的事。卡尔敦有关“内在史学”和“外在史学”、史学的整体性和多学科研究的讨论 ,确与当代史学有相通之处 ,而且其有关论述对我们当前的史学研究 ,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如果从史学思想的角度考察问题,就会发现我国传统史学经历了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转变的过程。这两种史学思潮在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各方面都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揭示由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转变的内涵及其意义,有助于阐明中国传统史学发展中某些内在规律。可以进一步深化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明代史学批评史上,传统的史学理论、批评理念、批评方法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为明代学者进行史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尤其刘知幾所撰《史通》对明代的史学批评影响深远。同时,明代大量的史学批评实践,一定程度上又推动史学批评理论向更高水平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恰如瞿林东先生所言,“从史学自身的意义上说,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造就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瞿林东:《史学批评怎样促进史学发展》,《人文杂志》2016年第10期。“史学批评中总是会闪烁出史学理论的火花,而史学理论中则往往包含着史学批评的内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史学批评是关于史学自身的各种商榷、品评、鉴赏和反思,其对象包括历代史家、史学成果、史学思想、史学技艺、史学流派和史学机制等。从先秦时期关于史学的零星评论到东汉班彪集中评论前史,再到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朝刘知幾《史通》、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一条中国史学批评史的学术脉络清晰可见。史学批评的历史虽然古老而漫长,但史学批评史却是一个伴随着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逐渐兴起的年轻的分支学科。对于一门学科研究史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回望学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研究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史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是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要务。这首先应从辨明历史与史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之间的区别开始。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厘清至关重要。史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建设,不能屈从西方各种史学流派的议论,也不能从一种历史哲学的观念推衍而产生。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原理,史学理论建设的基点,是系统性的史学史知识,中国史学史在其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史学理论的内容结构,应当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其中蕴涵广阔的学术探索领域。  相似文献   

17.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于沛今天,我们已经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道路,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史学的衰败,并被资产阶级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所代替,马克思主义史学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传播,...  相似文献   

18.
回族史学史研究回族史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回族史的姐妹学科首先是回族史学以及中西交通史。研究回族史学必须注意五个问题。回族史学是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经历一个发展过程,要研究回族史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发展,研究回族史学史就要清理已有成果,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史学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史学虽在西学东渐的强力冲击下失去了主流地位,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血脉上的延续与发展。从章学诚到刘咸炘,呈现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自省式的演进路径。刘咸炘阐释了章学诚关于浙东史学、六经皆史、记注与撰述等问题与范畴的论述,这些心得沉淀为刘咸炘史学理论的亮点和底色。刘咸炘还深入比较章学诚史学与西方史学,回击了西方史学优越论,坚守了中国本位的史学立场。刘咸炘承袭章学诚史学、目录学、方志学的衣钵,堪称"续章"的代表人物,但其中又有"匡章"之义。刘咸炘提出的"察势观风"已突破了章学诚史学的固有疆界,在近代史学史上自成一派。"续章"强调的是继承史学传统,"匡章"则是对传统史学的革新,这既为近代本土史学理论的重建注入了必要的传统因素,也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学术转型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在新旧史学和中西史学的交汇、碰撞、嬗变中,刘咸炘的章学诚研究引起了内藤湖南、钱穆、蒙文通、齐思和等中外史学家的关注,从中可见中国本位史学家在民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公共史学激发了一系列的辩论: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公共性"、史学与公民建设以及公共史学与传统专业史学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辩论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社会围绕历史解释权的归属而展开的政治冲突,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美国专业史学界面临的多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