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合纵贯山西省南北的大运(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的考古勘探是山西省历史上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田野勘探工作。时近一年的考古勘探工作从2000年冬季开始,直到2001年初秋方结束,对于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来说,这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在此,我们节选在灵石县发现的马和遗址,来说明山西史前时期两个主要化发达区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由此也可见物勘探在发现和认识史前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地区史前考古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启始较早,取得的成果也较显著。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经过多次野外考古调查发现了一大批史前文化遗址,并对一些重要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和科学信息,为深人开展史前文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陕西地区的史前考古研究在不断的逐步深人,尤其在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氏族聚落文化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令人可喜的重要收获,现试择要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伍人 《文物》1982,(10)
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是从五十多年前龙山文化的发现开始的。其后发掘曾一度中断。近三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成果,使我们能以科学的资料建立起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并对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历史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本文将首先概述山东史前考古的发展进程,由此来阐明我们对该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最基本的认识,并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与同志们讨论。一我们的工作历程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是由不同系统的几个业务单位分别开展的,由于彼此能很好地协作,及时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对山东史前文化的探讨,步调基本一致,经历了大体相  相似文献   

4.
石容器作为我国史前考古的一种重要遗存,集中发现于燕山南北地区.本文认为,燕山南北地区舍石容器的考古遗存基本属于筒形罐文化系统;石容器不是一般的器皿,应该是祭祀或行巫术的辅助工具;我国石容器的出现,并不晚于陶器,探索其起源与文化传承,将有助于燕山南北地区史前考古的分期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游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三个省区。这三个省区的史前考古工作.若从1920年在甘肃庆阳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算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从1949年至现在也整整走过了五十个春秋。本文论述的范围主要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史前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陕西史前考古的新收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陕西史前考古的新收获●巩启明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指导下,史前考古取得了一些新的收获。这些新的发现多数是在配合基建考古工作中取得的。陕西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建项目逐年增多,尤其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一个接着一...  相似文献   

7.
近50年来,江苏境内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对这些史前文化遗址按文化区域阐析文化性质、文化时代和年代,并提出江苏史前考古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阿拉善博物馆组成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队对该盟境内的史前遗址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其中,在阿拉善左旗境内发现数处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史前遗址,并采集到一批细石器和陶器遗物。通过对此次及以往调查所获遗物的整理研究,对阿拉善左旗的史前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此次调查发现一种以压印纹和圜底陶器为代表的"头道沙子类型"史前遗存,进一步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1999年秋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了充分发挥陶寺遗址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作用.与山西省临汾行署文物局合作,在陶寺遗址展开了新一轮考古勘探与发掘,于今年春季发现了夯土城墙遗迹。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20余人先后到考古现场考察、研讨,一致认为新发现的夯土城墙属于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间陶寺文化的城址,这是山西地区首次发现龙山时代古城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0年迁西县史前遗址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珺  翟良富 《文物春秋》2004,(4):17-20,50
1990年,河北省考古人员对唐山市迁西县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东寨、洒河桥、南岭等几处重要的史前遗址。通过对遗址遗物的分析、研究,并结合以往该地区的考古发掘,大致列出了该区域史前文化的序列。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9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国祥应邀作客"南博讲坛",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成果的精彩讲座。报告主要通过重要遗址和重大考古发现介绍中国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的两大文化高峰——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并借此探讨中华龙的起源。兴隆洼文化距今8200—7200年,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作为中国迄今所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的史前考古工作开始于五十年代初期,与黄河中下游的史前考古工作相比,晚了二、三十年。自八十年代以来,长江中游的史前考古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虽然不能说后来者居上,但可以说与黄河流域的史前考古工作是并驾齐驱了。究其原因,人的因素第一:有一个辛勤耕耘的基本队伍。他们有壮心不已的老年工作者,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还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这些人不畏条件艰苦,设备简陋,长期地调查、发掘、探索、追寻,继往开来,孜孜不倦。汗水换来的成果是丰硕的,新的发现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们在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王湾三期文化的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为研究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介绍台湾新发现的芝山岩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台湾最重要的史前考古工作当推台东卑南遗址的发掘,但台北芝山岩遗址的发掘也不容忽视。芝山岩遗址发掘规模虽不大,发掘时间也短,但是发现了一种新文化——芝山岩文化。芝山岩出土的大量彩陶、黑皮陶、木器及草编、藤编、炭化带穗稻米等,大都是台湾地区以往甚少发现的史前遗物。由于在台湾找不到这种文化的祖  相似文献   

15.
新密李家沟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在堆积下部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典型细石器与局部磨制石锛陶片共存;中部则发现以压印纹粗夹砂陶与石磨盘等为代表的早期新石器文化;最上部是典型裴李岗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6.
《四川文物》2000,(2):73-74
1999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 ,经省文化厅、文物局及有关专家的评议 ,以下工作被评为 1999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大成果 :一、忠县中坝遗址、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考古发掘。1997年 12月至 1998年底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忠县中坝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发掘面积 190 0平方米 ,首次发现了有明确地层关系的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与老官庙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共存 )———老官庙下层文化———哨棚嘴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 ,初步建立了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的年代序列 ,对建立峡江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发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前的乐舞艺术。是史前人类体育文化原始娱乐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考古发现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史前的乐舞艺术见之于史前人类的生产劳动、生殖崇拜、宗教祭仪以及史前战争等人类生活形态中。  相似文献   

18.
<正>谨以此文献给发现"湖熟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的南京文博考古先辈!在1951~1959年的短短九年里,曾昭燏、尹焕章两位文博考古大家,直接领导和亲自实践,并得到胡小石先生的支持,破天荒地发现了两个类型的史前文化,为南京文化找到了自己的根,树立了一座不朽丰碑。今天,我怀着对先辈大家的敬仰,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展现两个史前文化的宏大历史景观,推开一扇深入研究南京文明诞生发展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本期要览     
《内蒙古文物考古》2014,(2):F0003-F0003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史前文化调查简报 2007和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号古文博学院、阿拉善右旗文物管理所对阿拉善右旗境内进行了一次区域考古调查,其发现与研究为建立该区域内的史前文化、探讨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山洞特别多,是远穴古居的人类栖息的良好场所。但省内的洞穴考古工作,比其他断代历史考古要年轻得多,前后才十五、六年,而实际工作不过头十年。这十来年中,我省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很多极其有价值的洞穴遗址,发掘出土了可观的史前文化遗物。为史学界研究我国和贵州的原始人文化,提供了不少实际材料。兹将猫猫洞遗址发现的经过和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