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归义军政权后期沙州地区出现了"沙州蕃族"(沙州回鹘)部落。曹延禄时期"沙州蕃族"部落与归义军政权关系良好,曾经为归义军出使中原担任导引。随着沙州回鹘的壮大,他们不仅在外交上帮助归义军政权,还可能参与了归义军的内政,支持曹宗寿推翻节度使曹延禄的统治。曹贤顺时期"归义军政权"与"沙州回鹘"联合进行外交出使活动,并且"归义军—沙州回鹘联盟"名义上奉曹贤顺为最高首领。敦煌曹氏归义军政权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沙州回鹘政权,曹氏归义军逐渐衰亡的过程也是沙州回鹘崛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晚期以后的归义军政权已经式微,而在其东西两侧的问鹘势力对沙州地区的渗透却从来不曾停止。宋太平兴国年间,有关史籍中首次出现了“甘沙州回鹘”的提法;稍后在《辽史》里也有“沙州回鹘”、“沙州回鹘敦煌郡王”的称呼;而在甘州回鹘、归义军政权相继被党项吞灭后,有关沙州的史料中又出现了“沙州镇国王子”、“北孝可汗”之类的名号;在莫高窟、榆林窟及西千佛洞中则出现了许多属于这一时期的回鹘洞窟。这些迹象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重视,纷纷撰文发表了不同看法。总的说来,研究者大都承认沙州回鹘政权的存在,只是对沙州回鹘来…  相似文献   

3.
沙州回鹘与西回鹘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 言本人在“回鹘与敦煌”(森安孝夫1980)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河西走廊沙州归义军节度使独立政府与天山东部的西回鹘国之间在10世纪左右曾经有过紧密的联系。后来在“论回鹘藏文本(P.t.1292)佛教教义”(森安孝夫1985、)一文中提及,在“敦煌与西回鹘国”(森安孝夫1987)一文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其他论文中也都不时点到,包括《回鹘摩尼教历史研究》(森安孝夫1991)。“敦煌与西回鹘国”一文中提出的论点不仅在哈密顿的代表作《9-10世纪敦煌回鹘文稿》历史研究的介绍中得到完全接受,而且也在其他期刊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也得到许…  相似文献   

4.
回鹘是8-9世纪称雄于蒙古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是唐代漠北九姓铁勒之一部.回鹘西迁之前驻牧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以哈喇巴拉嘎斯(今蒙古国浩滕特苏木)为政治中心建立强大的汗国,历经13位可汗,共96年(公元744年至公元840年).统治北方草原近一个世纪的回鹘民族在今蒙古国境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从2006年开始.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的回鹘四方形墓园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回鹘是我国北方与西北的古代民族。它于公元7世纪中叶兴起于漠北草原,其后活跃于今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和楚河流域,对唐朝和中国历史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回鹘在唐以前称袁纥、韦纥,唐代时始称回纥,后改称回鹘。回鹘原为铁勒之一部,其先世可追溯至汉魏时期的丁零,或春秋时期的狄。至漠北回鹘汗国’怀信可汗(公元795—805年在位)时,北庭周围成为回鹘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6.
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使用敦煌资料对金山国与甘州回鹘之和战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认为张承奉执政前期 ,沙、甘间关系尚属友好。两地关系之恶化当在唐亡、张承奉称帝之后 ,后梁是甘、沙间相互争斗的总导演。金山国成立不足一年时间曾与回鹘发生过三次较大战役 ,其中楼兰、伊吾之战对象是西州系回鹘 ;金河之战、便桥之战对象是甘州回鹘 ;对西州系回鹘的战争加速了甘州回鹘对沙州的出击。《龙泉神剑歌》有许多内容并非事实。甘、沙间战争的结果使短命的金山国寿终正寝 ,完成了归义军张氏向归义军曹氏的过渡 ,改变了两地间的关系 ,使晚期归义军走上回鹘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刘戈《回鹘契约书初探》(下简称《初探》)一书。全书由四章和前言、2个附录、后记构成,近20万字,从回鹘契约书的研究概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回鹘买卖书的格式与套语、由格式套语看回鹘买卖书的年代问题、由回鹘契约书看13-14世纪高昌地区的民族或部落等方面,对回鹘契约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结合P.2748号书及有关史籍和地理志书,对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的交通路线进行了合理的推测,进而勾勒出使节行走的大致路线。即沙州——瓜州(晋昌)——合河镇(戍)——百帐守捉——豹山守捉——宁寇军(居延海)——花门山堡——回鹘衙帐——鸊鹈泉——西受降城——天德军城——灵州——长安。  相似文献   

9.
《福乐智慧》是由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诗人、哲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的一部叙述长诗,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法学、宗教学、史学、医学、天文、历法、军事等众多方面,在研究11世纪维吾尔族及突厥诸民族的语言、文学、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哲学思想等方面给学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福乐智慧》现有三个抄本传世,其中两本是用阿拉伯文,一本是用回鹘文抄写的。本文主要讨论用回鹘文抄写《福乐智慧》维也纳抄本在书写方式上的特点及与其他回鹘文献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沙州伊州地志》编号斯0367号,是敦煌卷子中一个重要的地理残卷,共存八十五行,首部残缺,一至二十七行记沙州寿昌县地域,二十八至八十三行记伊州地域,八十四至八十五行为写著题记。沙州部分残缺,伊州部分完整。卷子反映了沙州、伊州的地域、沿革、城镇、交通、烽燧及河流、湖泊、物产等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不见记载的重要问题,补充了《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图志》的不足。它不仅是研究沙州,伊州历史、地理的巫要资料,而且为中西交通、民族迁徒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准备就播仙镇、石城镇的,设置及沿革、鄯善人的迁徙、与萨毗城有关的中西交通以及《沙州伊州地志》的著录依据等问题作一点探讨并联缀成篇,赘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古代回鹘语佛教文献长期充任国际回鹘学界研究的重点议题,在新世纪的前20年,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欧洲学术界对回鹘文佛教文献的研究也迈入了新阶段,尤其是德国,延续了20世纪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的传统,以其拥有丰富回鹘文文献的优势,刊布文献与系统研究并重,并对旧材料重新加以解读,涌现出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在德国之外,俄罗斯、法国、匈牙利、荷兰等国学者在回鹘文献的刊布和研究方面咸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甘州回鹘史》是回鹘历史研究的新硕果,该书立意高远,着眼于回鹘历史研究的薄弱环节,重视回鹘语言文字研究与回鹘社会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突破传统史学观念的藩篱,以甘州回鹘作为主体对象;运用大量史料及考古资料,在甘州回鹘世系、摩尼教成为甘州回鹘国教的原因等许多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可资学界参考;除此之外,该书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风,值得学界同仁师法。  相似文献   

13.
敦煌莫高窟第297窟甬道南壁有两行西夏文题记,为西夏福圣年间某人礼佛时所刻写,具有发愿性质。此文在前人译释基础上对该题记进行了重新译释,同时结合该题记对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最早于1053年取代沙州回鹘政权,开始了对瓜、沙二州的统治,至1227年蒙古军攻占敦煌为止,西夏共统治敦煌达174年。  相似文献   

14.
蒙古军于1205年首次入侵西夏时,就劫掠了位于西夏西北边陲的沙州、瓜州等地。1224年,蒙古军再度进攻沙州,攻城失利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围困。1227年在灭夏战争中最终攻克沙州、瓜州,自此开始了敦煌历史上的蒙、元统治时代。文章对蒙古军历次攻打敦煌的行军路线、破城时间及相关史事进行钩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敦煌文书与正史记载相结合,首先论证了沙州寿昌县几番废置的历史背景和缘由,认为寿昌县的废置与唐的整个西域形势息息相关,且二者又可彼此参照,印证出该时期各民族在西域纷争的历史;其次论证了唐前期对西域石城、播仙二镇地区的经营统治情况,认为在唐前期至建中初年的一百多年里,该地区除几度短时间沦陷于吐蕃和藩属于吐谷浑政权外,大部分时间在唐沙州寿昌县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6.
回鹘文是以回鹘为代表的北方突厥语族诸民族所使用的文字。公元9世纪中叶,漠北蒙古的回鹘汗国(744~840年)崩溃后,回鹘人分三支逃散,一支到了新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后来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约850~1250年);一支逃到甘肃河西走廊,并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一支逃到中亚草原一带驻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查文献资料、石刻碑铭及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回鹘汗国建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兴建了一批城市;与此同时,回鹘民族的居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过渡,这种过渡在漠北时期并没有完成,而呈现出一种半游牧半定居的状态;回鹘民族从游牧到半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回鹘路的开通、粟特文化、唐文化、回鹘汗国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变化为回鹘西迁以后文化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影响了后来进入漠北地区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正摩尼教形成于3世纪的波斯,繁荣昌盛于8~11世纪的回鹘。借由回鹘的力量,摩尼教在唐朝境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漠北回鹘汗国的崩溃和部众的西迁,回鹘摩尼教一度繁荣于天山南北和河西走廊地区,于12世纪末以后销声匿迹;向南一支潜入福建、浙江,发展成为具有华化特点的霞浦摩尼教,至今一脉不绝。本书作者杨富学从事回鹘摩尼教研究30年不辍,特别关注地下出土的考古新资料和胡汉语古文献,  相似文献   

19.
吴和尚法成,活跃于9世纪的敦煌,以讲经译经闻名,为汉藏民族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考证了法成在河西三段经历的时间及其往返沙州与甘州的原因,推定了法成当卒于861年3月至862年6月之间,最后判断法成在813至842年之间确实担任过都僧统一职。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回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民族。维吾尔族文学渊远流长,民间文学及作家文学都有悠久的历史及鲜明的特色,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