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祥吉先生曾据日本史学界新发现的宇都宫太郎日记撰文,提出张之洞庚子年在内心深处存在独立称王的思想,并为此作了一系列论证:第一,张之洞背着朝廷派出了一个由自己长子张权为首的军事考察团赴日活动,并聘请日本军事专家,购买枪支弹药,加紧训练新式军队,作为其建立新政府的坚强的武力后盾;第二,张之洞还曾与亲信幕僚密谋策划;第三,张之洞一直容忍自立军在自己的辖区内活动,直到得知慈禧太后政权稳定,才迅速斩杀唐才常与自立军。证之史实,孔先生对于有关史料的引证与解读多有破绽,其所作各项论证均根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再论西垂地望——兼答雍际春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国最早都邑西垂(犬丘),本名为“西”,即汉代的西县城。西县境内有山番冢山和西汉水,其地大致为今甘肃礼县东部和西和县北部。《水经注》把西县故城错置于杨廉川经域,应当澄清;且西县故城与晋代始昌城,很可能并非一地。对各种古文籍记载作综合分析,再结合地形地貌的考察可知,西县故城应在今礼县永兴乡西汉水北岸红土嘴附近,即有关方志言及的礼县城东约40华里处的“天嘉古郡”故址。大堡子山秦陵及圆顶山秦国人墓地的发现,为上述判断提供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3.
JournalofModernChineseHistory(《中国近代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英国泰勒一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FrancisGroup)合作出版,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稿、审稿,泰勒一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负责出版和全球发行,2007年创刊,每年出版2期。本刊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并向英语学术界传递中国学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最新优秀成果,内容涵盖19—20世纪中国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外交史、军事史等各个方面,体裁包括研究论文、书评(研究性书评和介绍性书评)、学术综述、学术讨论、学术动态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房德邻先生、贾小叶先生论文的回复。其中引用了总理衙门章京上书、刘大鹏日记以及"康有为自写年谱手稿本"等材料,并解读《直报》的报道,进一步说明本文作者在《"公车上车"考证补》中的论点。本文还指出了史料解读的主观性及史家对史学的应取态度。  相似文献   

5.
房德邻 《近代史研究》2012,(2):100-114,161
康有为于光绪十二年(1886)前后写的《民功篇》和《教学通义》受到今文经学家龚自珍的影响,表现出某些今文经学观点。光绪十四、十五年康在京师进一步转向今文经学,这是受到了喜好今文经的当朝权臣翁同徘、潘祖荫等的影响,也受到了廖平所著“平分今古”的《今古学考》的影响。光绪十五、十六年之交康在广州会见已经转向今文经学的廖平,受廖平谈话的影响,他完全转向今文经学。随后康在弟子们协助下写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这“两考”没有袭用廖平的《辟刘篇》和《知圣篇》,因为广州会见时廖平并没有给康看过他的“两篇”。长期流传的康“两考”抄袭廖“两篇”之说乃是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6.
7.
胡中友 《江淮文史》2012,(2):124-138,1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千百年来众说纷纭。2007年,著名学者冯其庸撰长文论证《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轰动一时。然而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探索,对历史问题的争鸣,也难以"一锤定音"。文史学者胡中友经长期研究,并多次赴实地考察,推出《项羽垓下溃围南逃乌江路线考》,不为尊者讳,与冯其庸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8.
徐光寿 《安徽史学》2007,(5):117-120
马启民、任纪虎先生认为拙作《陈独秀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及特点》①在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等三个问题的论述方面,对陈独秀思想予以拔高,不符合陈独秀的本意,提出要与我商榷.其实,这些论述反映了陈独秀的真实思想,也是陈独秀社会主义思想中最具理论意义和现代价值之处.另外,拙作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俊华 《史学月刊》2015,(4):125-129
<正>为聚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热点,推动理论创新,促进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史学月刊》编辑部于2014年8月25日至27日在河南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20多所科研机构、国内高校以及《安徽史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理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三届历史学前沿论坛"于2009年12月12-13日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天津市历史学学会所承办。论坛以"历史记忆与失忆:价值选择与史学功能"为主题,旨在关注史学研究中具有学科影响的宏观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以此来为历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理论性的思考与  相似文献   

11.
包山简中的七条大事纪年早先被定在楚怀王时期,其中的"鲁阳公以楚师后城郑之岁"后来又被李学勤先生等考订为追记。清华简《系年》中有关于鲁阳公率楚军与三晋、郑国交战的记载,在楚声王至悼王年间,应与"鲁阳公以楚师后城郑之岁"一事相关。包山简中的另一纪年"齐客陈异致福于王之岁",可能是葛陵简中的"齐客陈豫贺王之岁"。同一批简牍中发现的楚简大事纪年未必是逐年相次的。  相似文献   

12.
《九势》为书史要文,其真伪历来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对其来源文献的分析,确定了《九势》出现不早于唐。对其中个别字句及书法技巧的分析,进一步确定其成型于宋,且可能利用了唐以来的资料拼凑而成。文中争议较大的"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的原始含义当为:毛笔过软会出现丑怪的线条。对该句误解的原因是由于后人忽视了语境的变化而出现诠释偏差,而这种诠释偏差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值得肯定的,这体现了经典诠释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3.
钟禄元先生被公认是四川客家研究的先行者。学术界一直认为,钟禄元先。生1943年发表的《东山客家风俗一瞥》是第一篇关于四川客家研究的论文。近来研究发现,学术界的这一观点是失于考证的。其实.最先研究四川客家的论文应是钟禄元1941年在《文史教学》上发表的《蜀北客族风光》。《蜀北客族风光》应是四川客家研究的开山之作。今天该文在四川客家研究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何立民 《南方文物》2010,(3):29-39,43
上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发现大量简牍文书之后,中国本土的简牍帛书的出土,此起彼伏,蔚为大观;7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开展,简帛实物出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贵、形制之丰,更是震惊世界。简帛研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综合、从草创到成熟的过程。纵观一百多年的简帛研究史,不仅涌现王国维、劳干、陈直、陈梦家、裘锡圭、森鹿三、大庭修、池田知久、何四维等多位影响深远的学者,产生出像《流沙坠简》、《汉简缀述》、《居延汉简研究》、《汉简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研究》等大批经典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甲骨学、敦煌学等显学比肩的重要学科——简帛学。同时,显学的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学人投入其中,逐渐成为简帛研究的中坚力量。随着文字考释、简帛整理等工作的坚实展开、各学科参与研究的深入进行,全面认真梳理近百年来简帛整理与研究的得失,从方法论角度予以概括总结,为未来简帛学研究指明方向,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从新的视角重读经典名著,从前辈研究中汲取营养、借鉴思路、提炼方法,是拓展未来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鉴于此,本刊关注这一重要课题,拟连续刊载"经典重读——简帛部分"的文章,为初学者提供学术回顾,指点治学门径;为学术界简帛研究,提炼方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15.
《沧桑》2011,(3):132-132
刘秋增在《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9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以往方志界对地方志资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料的形式、分类和管理等方面,多是就资料论资料。其实,资料与志书编纂两者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资料与志书编纂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地方志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87年,我国的6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0年,我国共有40项物质遗产、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中,遗产项目数目之多、类型之全均占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