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尊》的出土,是我国文物史上的一大收获。北宋以来的八百余年,截至解放前夕,传世的西周铜器(包括铭存器佚的)铭有王号者,不过《天亡毁》·《周公方鼎》等十一器,而且多数没有纪时;铭有年、月、周、日可供推算其年代的,仅只《小盂鼎》和《趞曹鼎》二器。解放后新近出土而铭有王号的,已经公布了更远远地高过一般的彝铭。学术界对它特别关注和热烈讨论,并非偶然的。  相似文献   

2.
师道簋是内蒙古宁城县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重要青铜器,簋铭94字,反映了益公、师道与辛公的相关史事。通过金文历谱的计算,可以求得师道簋铭具体年代为"周夷王三年(前883年)二月初吉丁亥"。通过与"吴虎鼎""师晨鼎""繁卣"等器铭的对读,"道"与"辛公"等人的关系也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李学勤 《文博》2010,(2):3-3,42
<正>1924年,王国维先生作《散氏盘考释》,文中论及盘铭"夨王",说:夨僭王号亦见他器。……当宗周中叶,边裔大国往往称王。《史记·秦本纪》有丰王,彝器有邵王鼎,有吕王鬲、吕王壶,而录伯(?)敦云:"作  相似文献   

4.
郝红霞  马孟龙 《文物世界》2011,(6):41-42,51
容庚《汉金文录》卷一著录有两件汉代“杜鼎”,两鼎器盖各有两组刻铭,现将两鼎器盖铭文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4,(8)
<正>2012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有铭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仓端王义鼎"。此鼎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对铭文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略作考述,以求教于方家。鼎为子口,口部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有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圜底,三蹄形短足较粗壮。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突起的乳丁。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整器呈扁球体状,造型工  相似文献   

6.
关于眉县大鼎铭辞考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省博物馆史言同志《眉县杨家村大鼎》一文,我阅读了原稿。鼎确是周成王时器,无论从形制、花纹、铭辞、字迹来看(图版伍),都当属于周初。史言同志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关于铭辞的考释,我有点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重庆三峡博物馆旧藏的三件有铭青铜器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斝的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作器者""属于""族,该族自商代晚期一直延续至西周中期;顾龙纹鼎、夔纹鼎的年代均为西周早期,二器铭文从字形、内容等来判断应属于后刻伪铭,均有所本,分别仿自西周晚期的虢姜鼎铭、昜叔铭。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铜鼎,器身与盖均刻有铭文,据鼎铭可称其为大利铜鼎。此鼎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石桥乡,口径14.5、通高17.8厘米,重1722克。盖、器子母口扣合,双附耳,腹部有一周凸棱,三蹄足,盖上有三环纽。器盖铭文为"大利",器腹铭文为"大利七斤三□"(图一)。"大利"为当时的流行吉语,器铭末尾缺释之字当是汉代"铢""两"之类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     
轨簋秦代青铜器。1950年河南洛阳西宫秦墓中出土,同出的还有一鼎二壶。簋盖和器身有对铭小篆"轨"字,书法端正挺秀。小篆铭文在秦代青铜用器上很罕见。"轨"当即"簋",是此器的自名。器形如敦,盖上有三个卧兽形钮,腹部有对称的两铺首,器和盖都饰蟠  相似文献   

10.
一.本文利用进行多年的《两周金文大系续编》断代基础,与已搜集的大量器形类比,做出结论:(1)单叔鬲9件以"(?)"为"器",与逨器不同代。(2)天盂断为西周晚期,为逨母家助丧之器;(3)单五父壶与叔五父匜祭祀时配用,与幽王三年史颂匜、颂壶和周末邿国墓葬M方壶最近,应断为西周末,壶铭称"作皇考尊壶"就是逨死后其子所作。二.本文利用苏钟研究结果解决逨鼎不合历,认为:(1)宣王纪年必须后退一年,四十三年鼎合天合历全同苏钟;(2)四十二年鼎不合历,和四十三年日次干支相差10天,乙卯干支必误。  相似文献   

11.
殷商后期较早阶段的铜器铭文都很简短,仅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标明器主的族氏或祭祀的对象;较晚阶段出现记事性内容,字数有长到四十多字的,如小子(?)卣。传世与出土的具有长铭的商代铜器不多见。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重要的商代长铭铜器流落海外。近年在我国考古工作中商代长铭铜器偶有发现,如安阳殷墟出土的戍嗣子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的毓祖丁卣、(耳口)簋、小臣缶方鼎,也是商代长铭铜器。这三件铜器的器形、花纹特征与商末帝乙、帝辛时代的青铜器一致。三器的铭文均见著  相似文献   

12.
襄樊市博物馆所收藏的襄阳山湾铜器中,有一件有铭的铜鼎。关于鼎的形制、铭文,王少泉同志已撰文作了详细的介绍。此鼎盖、器皆有铭文二行六字,据王文所释,盖铭为:“邓尹侯之洉(池皿)”,器铭为“邓尹侯之”。杨权喜同志则释盖铭末二字为“浴(池皿)”,器铭末二字为“(鼎可)?(化鼎)”?.从所发表的铭文摹本看,盖铭中的“(池皿)”字当隶定为“(沱皿)”,其上一字释“浴”于字形无据;释:“洉”,形虽相近,亦不可通,此字应释为“沰”,为从水石声之字。春秋战国文字中,“石”或写作后,见《先秦货币文编》及《古玺文编》卷九;或写作,见《说文》“磬”字古文所从,  相似文献   

13.
新出秦公器铭文与籀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出秦公器铭文与籀文●李朝远1993年底,香港文物坊肆间出现一批有铭的秦公青铜器和无铭但形制与有铭秦公器相似的器群。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采取果断措施,将其中有铭文的4鼎2簋抢救回归。承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函告,该器群出土于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汉代青铜器,均有刻铭。山都鼎、清和鼎、平都鼎、安定郡库鼎、五柞鼎盖对于汉代郡县、地理及汉代离宫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家鼎、元成家铜沐缶是汉代皇家贵族用器。元成家铜锺为汉代度量衡提供了新资料。陵啬壶,壶肩部刻铭"陵啬四斗",说明秦汉另有专管某项事务的"啬夫","陵啬"应是管理陵园之事,办理祭祀等事务。  相似文献   

15.
邓晨钰 《收藏家》2022,(1):41-48
<正>文王鼎,或称文王方鼎。因铭为"鲁公作文王尊彝"而得名,此处之文王即是西周文王。据《宋史·哲宗本纪》记载,元符二年(1099)九月,果州团练使仲忽进献了一件带有该铭的古方鼎1。这应是文王鼎初次见诸典籍。随后在徽宗朝编纂的《重修宣和博古图》中,文王鼎位列周鼎之首,并称它"奇古可爱,足以冠周器"2(图1)。由图可知,它是一件扁足方鼎,立耳、方唇,口、腹作长方形,腹壁斜直,平底,扁足作夔形,足底上卷,纹饰以兽面纹为主,  相似文献   

16.
1973年,陕西省凤翔县长青公社马道口出土西汉铜鼎一件,上有铭文三组,分别记载了此鼎当时被移用的情况,为研究汉代郊祀和右扶风古地名、宫名等提供的实物和文字资料。《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刊登王光永《凤翔县发现羽阳宫铜鼎》一文,已作了报导和考释。这里再对器铭试作考辨。一、器铭内容及排列先后三组铭文都刻于鼎腹上部。联两附耳为界,分鼎为前后两面,其刻于前后一侧的有“郡邸鼎”和“羽阳宫鼎”两组铭文。刻于后面一侧的有“高唐”一组铭文。现按原铭行次释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祭器一组仿效周制却并不彻底,而食器一组则沿用自身的偶鼎制度。战国时期主要通过纽的形制来区分这两类鼎,其中升鼎、无盖大镬鼎、箍口鼎、三环纽子母口盖鼎均属于祭器一组,卧牛纽(或卧兽纽)、鸟形纽(或变形鸟形纽)子母口盖鼎则为食器组的典型标志。春秋时期虽然遵循同样的分类原则,但亦有细微的差别存在。  相似文献   

18.
张长寿  闻广 《文物》2012,(4):46-49
毛公鼎传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鼎内有铭文497字[1],为铜器长铭之冠,国之重宝。鼎于咸丰二年(1852年)由估人苏亿年载之入都,陈介祺以重资购藏,秘不示人[2]。此后,鼎先后为端方(1910年)、叶恭绰(1930年)、陈咏仁(1941年)收藏。1946年,陈氏献诸政府,器归中央博物院[3]。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21,(2)
毛卣所记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与何尊及周甲戌方鼎皆吻合无间,应系同时所作;卣铭虽较简单,但可印证和补充何尊的记载,有重要史料价值;尊、卣、鼎及德方鼎铭文皆可互相印证和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史料链。据器形、纹饰、铭文及同时期有关铜器,何尊为成王时器,可为定谳;毛卣、周甲戌方鼎及德方鼎等亦皆为成王五年所作。"京室""京宗"应系一地,指成周内的宗庙,"京"系"都"义,指成周;"王"指成王;毛、丽及何等皆系"宗小子"之一,是成王训诰和赏赐的对象;"公""薛公"分别系毛与何的父辈,即尊铭的"公氏"之一,皆系周王族人,政治地位非同寻常;"薛公"的"薛"或系谥称,或系特定称谓或氏称。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黄陂鲁台山西周墓M30出土的铜器内.有一组“公大史乍姬?宝(阝尊)彝”的铭文。对于这一铭文的考释,目前是有着如下三种看法: 陈贤一同志云:鲁台山西周墓“M30出土有四件鼎,器铭为‘公大□□姬?乍器’、‘公大史乍姬?宝(阝尊)彝’、‘公大史□姬宝□□’,这四件方鼎,是公大史为其夫人作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