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深度挖掘、整理以及保护好这些珍贵具有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现状、传承保护模式和发展对策,有利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创新性研究,以顺应现代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娟娟 《丝绸之路》2011,(20):59-61
甘肃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中华饮食文化的共同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甘肃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从食物原料、食物结构、烹饪方法、少数民族饮食生活几个方面浅析了甘肃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的草原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最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特色饮食,它是使草原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介绍蒙古民族饮食文化为基础,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现状,论证了本地区饮食文化对于草原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传统的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创新思路及对策建议。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是发展草原旅游经济,迅速脱贫致富的有利因素。蒙古民族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内蒙古高原特  相似文献   

4.
明清两代是广西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民族的交往得到加强,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系日趋紧密,对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带动了广西民族地区交通的发展,为广西民族地区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迄今为止,有关学  相似文献   

5.
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间古籍可分书籍、文书、碑刻、讲唱四人类,王要记录百越民族历史、土司制度、民间风俗掌故等方面內容,是研究广西民族历史、风俗等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学术、经济和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6.
受少数民族、汉语方言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广西地名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在广西地名具有用字集中、重名地名较多、民族性和本土性等特点,而命名方式则主要以山谷、田地、江河、动植物等命名。对广西地名特征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广西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而且对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文化教育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满族作为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研究满族特色饮食翻译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饮食翻译的准确度,对发扬中华美食文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普及满族文化的宗旨,在目的论三原则下分析探究满族食品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传播满族饮食文化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纵览》2010,(10):28-29
<正>中国拥有56个民族,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西藏,都是多民族省区,共有30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0,(11):44-45
在贵州、广西和湖南三省交汇处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近年来,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凭借着秀美山川和民族风情,正日益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热点地区。这其中.有一个民族虽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深居简出.却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  相似文献   

11.
刘保栋 《旅游纵览》2013,(10):25-26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将把民俗文化导入旅游,是广西宜州打造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必然选择。广西宜州要全方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实施一批民族文化开发重点工程和项目,造就宜州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氛围,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将通过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将民族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从而打造宜州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广西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本土风俗更是异彩纷呈,文章将从衣食住行、婚姻嫁娶、宗教信仰、音乐舞蹈四个方面呈现这一时期诸多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3.
白银婚俗文化在其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其中的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将人们对婚姻内涵的认识以及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本文结合婚礼中的特色饮食,运用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将其代表的文化内涵做一剖析,以期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供认知意义和人文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饮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民族传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追溯米饭、馒头、面条、包子、饺子、馄饨等主食和筷子、勺子、刀、叉等餐具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社科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联合主办的傣族文学学术讨论会,于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在昆举行。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傣族文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国家民委、北京、内蒙、上海、广西、湖北和我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州以及省直机关、大专院校、科研等有关单位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作家、诗人、民间歌手和民族文学工作者。召开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和韩国泡菜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和韩国申遗的成功经验,如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品种、科学精确的文化定位和大力宣传普及传统饮食文化等,对中国饮食文化申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草原赛马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在杜尔伯特县,赛马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赛事,民族文化浓郁,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做好这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工作,对传承和传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艺术,承载了传统艺术对于审美的新追求,民族文化内涵与数字媒介的结合,传统文化地域分布的区域传播,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剪纸符号语言的深入研究,都深受其影响呈现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审美对于现代艺术特征的新界定。  相似文献   

19.
韩连赟  韩钢 《旅游》2007,(1):70-75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这里长期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民族。在这民族.众多的地区,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鲜明地反映了新疆农牧区和多民族的特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梁福兴 《沧桑》2008,(6):48-49
以壮族为主体核心的榕山大庙,不只是广西东北部大小瑶山之间壮、汉、瑶等多民族社会关系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我们重新认识南方少数民族村社传统"庙山经济"与"稻作文化"、"山耕文化"、"移民文化"等多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结构整合的典型案例,是我们探索南方多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和谐村社文化生态建设途径的活体参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