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彦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8):103-112+134-135
清代孝、景二陵隆恩殿陈设遵循明制,以奉祀帝后神牌为主。但自雍正帝泰陵始,与养心殿佛堂装修几乎同时,开始在隆恩殿暖阁中供奉佛尊。乾隆帝更是在其裕陵隆恩殿中专辟东暖阁兴建二层仙楼式佛堂,此法自此成为清代帝陵之惯例。除二次建陵的道光帝慕陵未建佛楼外,共有裕、昌、定、惠、崇五座帝陵和菩陀峪定东陵一座后陵兴建了二层佛楼,每座帝陵佛楼实际上均成为皇帝个人寄托来世生活的什物陈列室和宗教上的精神超度堂。作者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东陵管理处等机构所藏相关档案文献,大致还原了清代数座帝陵佛楼的陈设和布局,为进一步探讨藏传佛教在清代皇室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史料支撑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廖威 《广东史志》2003,(2):75-76
2002年1月,我在粤北农村调查时,发现清代民居建筑中的祠堂大门口,有些摆设有石雕艺术作品抱鼓石。现选择一对比较典型的抱鼓石进行初步的研究。这对抱鼓石座落在一间建于清代后期的宗族祠堂大门口左右两端,由石门枕和石鼓组合而成,红色砂岩凿刻的。这种石材质地不够坚硬,容易风化。雕刻技术主要是用阴雕和浮雕两种方法。大小形式相同,花纹有同有异。石鼓安装在石门枕之上形成一个整体,民间统称抱鼓石。(见下图)  相似文献   

3.
刘英 《满族研究》2004,(4):77-82
清代帝王陵寝,均择圣地为万年吉壤。在陵寝的建造上也相当奢华。采用大量砖瓦木材与石材。随着石材工艺的成熟,这些石件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具装饰性。装点着帝王陵寝的地官、建筑的坐基、陵寝的神道。精湛的石雕技艺,精美的地官,高耸的须弥座,威武的石雕群,含概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丰富的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任慧君 《文博》2003,(3):59-60
拴马桩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雕刻艺术品,主要分布在陕西渭北高原一带的农村。其中澄城县的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品种和工艺在全国遐迩闻名。1985年澄城拴马桩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时,以其奇特的造型、精湛的艺术受到了中外许多考古专家、美术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和啧啧称赞。他们认为拴马桩的石雕艺术填补了我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空白,堪称民间石雕艺术中的奇葩,渭北高原上的“兵马俑”。  相似文献   

5.
孙建君 《东南文化》2001,(10):84-88
Chinese folk stone sculpture has long history in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most of which are made by unknown craftsmen.They are of great value on art and historic culture to display splendid technique, tricky design and admirable creativity of ancient Chinese craftsmen. As to the use of stone sculpture, it can be used as the part and decor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formed to serve the religion or practical utensil for daily use or appreciation, which is might be called a grand book.  相似文献   

6.
汪力 《神州》2013,(17):236-237
文章对水族墓葬石雕艺术进行了探究,图案常为吉祥装饰图案、孝道故事生活场景、民族习俗活动、建筑与装饰;雕塑技法应用了浮雕和圆雕、透雕和阴刻、彩绘与装饰,无论从内容和技法上,都反映了立墓者的吉祥寓意、孝道传承、民族生活习俗再现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水族墓葬石雕艺术进行了探究,图案常为吉祥装饰图案、孝道故事生活场景、民族习俗活动、建筑与装饰;雕塑技法应用了浮雕和圆雕、透雕和阴刻、彩绘与装饰,无论从内容和技法上,都反映了立墓者的吉祥寓意、孝道传承、民族生活习俗再现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蒋惠民 《东方收藏》2023,(8):134-136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形态各异,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作为“中华一绝”,惠安石雕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数的能工巧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使它在中国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使惠安石雕推陈出新,是值得惠安石雕界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文章立足于惠安石雕历史发展的悠久性和独特性,进一步探究其艺术价值,从历史、艺术、形意、匠心四个方面论证惠安石雕,以期为惠安石雕的多元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夏福仁 《神州》2020,(6):40-40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建造着自己的艺术宝库,古老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作为一种人文创造,青田石雕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丰富着浙江地方民间美术的历史与文明;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青田石雕以它的发生发展记载、构筑着浙江地方民间美术演进轨迹与繁荣景象。一千多年来,青田石在石雕艺术家们的智慧和汗水里生根发芽,艺术赋予青田石以特殊的生命,青田石雕寄托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水与盐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其珍贵的化旅游资源。云冈石窟是我国名的三大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化遗产,它开凿于公元5世纪,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千余年来,由于自然界各种营力的作用,石窟的风化现象十分严重。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1.
石雕艺术文化跟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藏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性、文化性、美观性、传承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成分,更是国家和世界的精神文化财产,下面以和日镇的石雕艺术为例简单谈谈藏族石雕艺术。  相似文献   

12.
曲阳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特有的石材资源而成为石雕之乡,历代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石雕作品。本文对收藏在曲阳北岳庙内、具有不同时代风格的石雕文物做一简要介绍,并以曲阳石雕的发展史为序,略述其艺术风格及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北魏前期都城平城遗址发掘出土了数批石雕柱础。其体量虽小,但纹饰精美,工艺水平高超,具有较高的艺术和考古价值。本文从作品的雕造、艺术风格及具体功用方面作以考证。  相似文献   

14.
张培东 《东方收藏》2023,(10):84-86
中国传统建筑除了木质构件外,石质构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质构件在造型上种类繁多、构造上富于变化,因而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且多种多样,其营造技艺、装饰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研究与保护传承。文章从古塔和古寺浅谈福州传统建筑的石雕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15.
林银 《福建史志》2000,(6):54-54
福州寿山石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寿堪雕刻工艺及艺术风格尤为独特,作品多次获奖,值得欣赏和珍藏。  相似文献   

16.
王尚可 《神州》2021,(1):76-77
石雕,中国传承最为久远的技艺之一,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又了石雕的历史.到目前为止人类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种比石雕更古老,也没有哪种艺术形式能比石雕更为人们所喜欢且长久不衰,而泰顺石雕则作为一种新石种正逐步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7.
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集中北魏时代以河南北部为中心制作的石雕三尊像诸例,在指出其特色的同时试图作出编年,阐明造像具有的独特绘画性和地方色彩。并对其与龙门石窟,即所谓的“中央样式”的关系,以及与这一样式初期阶段河北造像的关系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秀纯 《收藏家》2006,(10):75-76
煤精又称煤玉、黑碳石、黑宝石、雕漆煤等,是褐煤的一个变种,为不透明、光泽强的黑色有机宝石。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煤的记载,出自2400年前的神话、地理专著《山海经》,其中煤被称为涅石。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沈阳乐电工厂的宿舍院内,发现了一处结构较完整的古代村落。拨开蛮荒的覆盖,掸去历史的尘埃,在众多珍贵历史文物中,惊奇地闪现出凝聚着远古祖先智慧与灵感的煤精制品,7200年前雕刻煤精,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经检测,这些煤精来自抚顺西部煤田的本层煤中。煤精质地细密,没有纹路,质轻坚韧,黝黑发亮,光泽极强。煤精因软硬适中,又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余丽 《神州民俗》2009,(12):50-52
温州石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奇葩,为保护、扶持温州石雕,对它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其民俗传承人、传承方式,这有助于了解青田石雕在温州境域内进行再习俗化的过程,对温州石雕探究可以帮助解读温州区域风俗。  相似文献   

20.
刘士刚 《收藏家》2012,(9):55-58
寿山石,因其所用之石材产于福州市北郊寿山乡而得名。寿山石的石质温润,洁净。有朱、紫、青、黄、白等颜色,是雕刻家制作印纽以及各种雕刻品的最佳材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