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藏》2009,(4):92-92
陆离与陆庆夫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一期撰文,从敦煌佛教对吐蕃的影响及吐蕃在敦煌释放唐朝战俘并与唐朝交好的举措;敦煌地区的蕃汉官员与唐朝中央政权的联系;吐蕃统治下敦煌官方和民间对唐朝典制礼俗的保存与吸收:张仪潮起义与唐朝中央政权的关系四个方面研究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7—9世纪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了西藏历史第一个政权—吐蕃政权。"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转衰,促使吐蕃不断进攻河西走廊,前后攻陷了肃州、甘州、凉州等地。沙州百姓和将士经过11年的艰苦抵抗终于以城降蕃,从此吐蕃统治敦煌。本文主要研究敦煌在吐蕃控制时期与唐朝中央政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陆离 《敦煌学辑刊》2005,(3):110-121
本文重点对敦煌、新疆等地吐蕃时期石窟中着虎皮衣饰神祇、武士图像的内涵、年代进行研究,认为吐蕃占领河陇西域时期敦煌、龟兹等地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塑中着虎皮衣饰的神祇、武士形象实际与吐蕃民族的虎崇拜和吐蕃王朝的大虫皮制度有密切关系,吐蕃民族的虎崇拜和吐蕃王朝的大虫皮制度对蕃占敦煌、西域等地的石窟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敦煌、西域石窟中的神祇、武士形象所着之虎皮衣饰对研究吐蕃大虫皮制度的具体内容有重要价值.这些吐蕃王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中的特有内容又为后世藏区以及周边南诏、西夏等民族政权的佛教艺术所传承,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陆离 《敦煌学辑刊》2005,(3):110-121
本文重点对敦煌、新疆等地吐蕃时期石窟中着虎皮衣饰神祗、武士图像的内涵、年代进行研究,认为吐蕃占领河陇西域时期敦煌、龟兹等地的佛教石窟壁画、雕塑中着虎皮衣饰的神祗、武士形象实际与吐蕃民族的虎崇拜和吐蕃王朝的大虫皮制度有密切关系,吐蕃民族的虎崇拜和吐蕃王朝的大虫皮制度对蕃占敦煌、西域等地的石窟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敦煌、西域石窟中的神柢、武士形象所着之虎皮衣饰对研究吐蕃大虫皮制度的具体内容有重要价值。这些吐蕃王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中的特有内容又为后世藏区以及周边南诏、西夏等民族政权的佛教艺术所传承,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僧侣可以通过博换、买卖、请田、继承祖业等方式占有土地,而吐蕃和归义军政权在认可僧侣占田的同时,还通过对僧侣据地征税课役、控制僧侣土地所有权的变更等方式对僧人的私有土地经济进行管理,从而构成吐蕃和归义军政权对敦煌佛教教团经济管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天宝十四载(755),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为了对付叛军,唐中央抽调了部分西北边兵到内地平乱.不久之后,吐蕃就兴兵攻占了唐西北的陇右、河西地区,继而控制了西域.历来治史者多以“边防空虚”来概括唐失河西、陇右于吐蕃的原因,鲜见学者从其他方面做过解释.虽然部分边兵被调离了西北,传世的敦煌文书却表明河西与西域留守的军队战斗力不弱.比起军队的内调,边地各州、军在防守的过程中缺乏协作以及边将和外族部落的离心对西北战局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陇右东部爆发的部落叛乱演变成唐西北的严重边患,又为吐蕃的入寇提供了便利.这些都是唐中央对西北边地控制力减弱的表现,也是唐失河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大中二年张议潮充分利用了吐蕃王廷内乱以及河陇地区边将混战、各族百姓思归唐朝的形势,率众起义归唐.张议潮等沙州起义骨干人员都是原吐蕃政权中的敦煌本土出身的官员,他们与政治主张相同的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结成同盟,联手抗击不得人心的论恐热,驱逐其在瓜、沙、肃、甘等地的统治势力,收复了沙、瓜、肃、甘、伊等州,并遣使将包括尚婢婢部将控制地区在内的河、湟十一州图籍进献唐廷,建立起归义军政权.随后张议潮又在尚婢婢部众的协助下收复凉州,并向唐廷奏报婢婢部将拓拔怀光等击败论恐热,进献战利品的消息.此后归义军政权一直与尚婢婢部众及其后代保持着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8.
河西都僧统唐悟真作品和见载文献系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悟真,吐蕃统治敦煌后期到归义军前期敦煌著名僧人之一.他历任灵图寺主、都法师、都僧录、副僧统、都僧统等僧官,是晚唐五代敦煌历任都僧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他参与张议潮收复敦煌及入奏唐朝这一伟大事件,并长期奔波于长安到敦煌之间,效力于张议潮军幕之中.敦煌文书中保存有大量唐悟真的作品及有关记载.因唐悟真经历复杂、事迹显  相似文献   

9.
吐蕃的统治带来了敦煌图像史上的巨大变革,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敦煌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味地追求两京风貌,在艺术上出现了多种异域题材与风格。此时的吐蕃正处于佛教的前弘期,多种佛教信仰流入吐蕃,吐蕃在佛教上呈现多元化的倾向。相应地,吐蕃治下的敦煌佛教也带上了多元化的特征,这一点在密教艺术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以往,对吐蕃时期敦煌异域风格的作品往往概称之受印度波罗风格的影响,实际上在此时的敦煌几乎找不到一件纯粹的波罗风格的作品,绘画品往往呈现出多种风格影响的痕迹,特别是在吐蕃统治的后期。  相似文献   

10.
唐蕃长庆会盟后,吐蕃与唐朝和解,回鹘与南诏政权随之也与吐蕃会盟和好,通使往来。唐朝联合回鹘、南诏共同对抗吐蕃的战略格局也随之瓦解。敦煌汉藏文书和传世汉藏史籍对这一史实都有相应记载,可以相互印证,只是有的藏文史籍记载这一史实发生的具体时间有误,将其与其他历史事件混淆。吐蕃同回鹘、南诏的和解对吐蕃大力崇佛及唐蕃维州事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也谈敦煌文书中的唐五代“地子”、“地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赋税制度受唐两税法的影响,征收户税即“突税”与田亩税即“地子”。此外,“地子”可能也被称为“突税”。归义军政权承袭吐蕃统治,赋税制度是唐制与蕃制的混合,向民户征收“地子”即田亩税,征收的“地税”则从吐蕃时期的“突税”演变而来,其性质还是户税。归义军政权赋税制度中的“地子”和“地税”是两种不同的税目。  相似文献   

12.
《辛酉年(901)归义军都押衙曹光嗣牒》粘贴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佛说无量寿经残卷》的背面,文书揭示了归义军时期中央王朝与敦煌归义军政权之间的政治事件,就是901年二月唐朝中央往敦煌归义军政权派出一个使团,这也是唐朝在极其衰落的情况下派出的使团,足见中央政权对归义军政权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书中蕴藏着丰富的敦煌佛教社会的各种原始材料,其中尤以唐后期、五代、宋初的资料最为丰富,从敦煌历史的时区划分来讲,就是吐蕃统治时期和归义军时期。在利用这些资料来研究敦煌佛教社会史方面,前人的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寺院经济方面,如那波利贞三四十年代的系列文章、谢和耐的《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1956年)、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1982年)、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1987年)等,而郝春文著《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 4 425页,3060元)以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为主旨,…  相似文献   

14.
本认为西突厥分裂为附唐与附蕃的两大政权系统乃是噶尔家族专国吐蕃、同唐朝激烈争夺西域的历史产物,这些政权的盛衰嬗递虽不像唐朝所册的西突厥可汗那样脉络清楚,但也同样断续相承,基本上与噶尔家族的兴亡相始终,构成唐、蕃西域角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翻译家校阅大师法成及其校经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松赞干布(srong btsan sgam po弃宗弄赞617-650年)时期正式传入吐蕃,赤松德赞(khri srong lde btsan,娑悉笼腊赞,755-797年)执政后,兴佛是吐蕃王朝的国策;佛教成为吐蕃的全民宗教.带着弘法、译经的远大抱负,吐蕃僧人管·法成,不畏艰险,长途跋涉来到敦煌.敦煌浓厚的宗教氛围和东西方佛教传播中理想的交通位置,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敦煌的佛教事业.藏经洞出土的古藏文文献,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藏汉文化的使者、大翻译家、大校阅师的卓越功绩.本文将对法成身世作一简单论述,并列出甘肃藏敦煌吐蕃文献中法成校经目录.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书S.1438背《书仪》残卷的作者是吐蕃占领敦煌初期的沙州都督索允,索氏为吐蕃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大族。吐蕃在敦煌等地设置的都督源自突厥和唐朝职官,吐蕃沙州都督在793年之后开始设置,由当地汉人(包括当地粟特后裔)担任,为敦煌汉人担任的最高职务,主管民政,有正、副(大、小)二职,位居吐蕃人担任的敦煌乞利本(节儿论)、节儿监军之下。而英藏敦煌吐蕃文Fr.80号文书的作者则是S.1438背《书仪》残卷中记载的,在795年或796年沙州玉关驿户起义被镇压后由瓜州节度留后使派来的新节儿。  相似文献   

17.
吐蕃是唐朝近两百年中最强劲的对手。吐蕃与唐朝交往可分为三个阶段:弃宗弄赞时代的友好交往、弃宗弄赞卒后的时战时和、吐蕃政权分裂后向唐朝入贡。在弃宗弄赞时期,吐蕃、唐朝和平相处,唐朝的国力和疆域得到迅速发展。弃宗弄赞卒后至吐蕃分裂之前的吐蕃、唐朝争战,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财赋政策、边疆经略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唐朝建国之初国力的迅速发展和强大、府兵制到方镇制的变迁、财赋制度的变迁、唐朝中央集权的由盛而衰及边疆经略的重大变化等,都无不与吐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张氏归义军政权辖下人口数量尤其是汉族人口多少,因事关吐蕃占领敦煌后对当地汉族百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归义军政权性质、敦煌居民构成等重要问题,所以有很多学者进行过探讨,但是所得数据相差很大.本文利用正史资料、敦煌汉文吐蕃文资料和令人相关研究,再次进行深入考证,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沙州张淮深与唐中央朝廷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州归义军史,是敦煌文书发现以来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晚唐时期的归义军政权,既是唐中央朝廷敕令设置的一个节度使所统辖的军镇,同时又是在张议潮自己开拓的领域内形成的一个地方军政集团,有着不同于其他方镇的许多特性。因此,有必要对归义军政权与唐中央朝廷之间的实质性关系,做深入细致的探讨。但是,不论是传世的文献资料,还是敦煌出土文书,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十分简单零乱。因此,要搞清这种关系,仍需做深入的研究。在张淮深与唐朝的关系问题上,目前学术界就存在着距离相当大的不同看法,对史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吐蕃统治经营河西地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吐蕃统治经营河西地区的若干问题刘进宝唐代的吐蕃政权是一个奴隶制政权,奴隶主贵族为了掠夺土地、财富和人口,不断向外扩张,并和唐王朝发生了一系列冲突。早在唐高宗时期,吐蕃就在大非川之役中击败了唐朝大军,并占领了“安西四镇”。此后,唐虽一度收复了“安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