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了一批国内迄今发现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蚀花红玉髓(玛瑙)珠和天珠。通过对蚀花红玉髓珠工艺的多手段观察和已有的工艺资料梳理,可复原这批出土玛瑙的蚀花工艺。蚀花玛瑙珠体表里次生变化主要受帕米尔高原台地干旱少雨环境和棕漠土的各种因素影响。这批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天珠具有早期琐罗亚斯德教宗教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5月18日,扬州博物馆的特展"细君归来——新疆伊犁草原文物和民族风情展"展出了一批特别的青金石和蚀花红玉髓珠。这些可能是由苏美尔人或古代印度河谷人制作的珠子是什么时候,又怎么来到新疆的,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可能会刷新古代西域的对外交流史,发现古代两河文明和印度河谷文明与中国交流的新证据!蚀花红玉髓珠蚀花红玉髓珠是一种将碱性液体涂画于红玉髓材质的珠子表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烘烤后,在红玉髓珠表面留下不易擦拭掉的特  相似文献   

3.
<正>自远古至今,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带,最神秘也最受欢迎的珠饰当属一种被称之为"g Zi"的天珠。这种珠子主要为橄榄形,是一种蚀花或者染色的玉髓,上面布满黑白相间的纹饰。在藏民族色彩绚丽的诸多饰珠中,天珠的色调显然是最素雅的一种,与其他珠子形成鲜明的反差,但正是这种外表普通的天珠,一直以来在西藏文化、西藏医药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宗教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藏文"g Zi"意为明亮、闪光,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蚀花肉红石髓珠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印度河文明,该类饰物及其制造技术在欧亚大陆传播。中国出土蚀花肉红石髓珠可分四型,通过将它们与国外的材料比对,可探究它们的不同来源及传播途径。中国出土的玻璃仿制品及蚀花肉红石髓珠对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制造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1954年,在四川巴县冬笋坝船棺葬中曾发现蚀花琉璃珠两颗。其径约1厘米,圆形有贯孔;质料不纯细,表面不光泽;球面蓝色并嵌饰黄、白色眼形纹,但因腐蚀有所剥落(图3)。两颗琉璃珠出土部位均在骨架的腰、头部处,显系装饰物,虽可视之为墓主人生前的珍贵之物,但发掘者未作进一步推考。嗣后,1978年,在重庆南岸区马鞍山西汉墓中又出土蚀花琉璃珠两颗。其一径长2.8厘米,圆形有贯孔;球面底色黑而有光泽,有  相似文献   

6.
于明 《文物天地》2023,(6):126-128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的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延至今年3月举办。一年一度的珠宝展是观测国内珠宝玉石行情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天工奖”作品材质多样,翡翠行情涨幅明显,析木玉的商品规模扩大,海螺珠、海洋玉髓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7.
珠澳等地北帝庙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揭示了珠澳地区有北帝庙处,就有当年南宋遗民的踪迹,就有当年客观上的南北大融合的存在;它为南粤的民风、民俗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陶瓷装饰工艺中的剔,亦称"剔花",是根据艺术表现构图的需要剔表留白、形成图案的装饰效果。剔花瓷是宋元时期晋江磁灶窑的产品种类之一,其制作技法借鉴了金银器的装饰工艺手法。磁灶窑剔花瓷器物造型以陈设为主,纹样精美,风格迥异,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曾销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曹昕睿 《东方收藏》2022,(10):88-90
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共出土有两枚黑白纹缠丝玛瑙珠。本文将这两颗黑白纹缠丝玛瑙珠的制作工艺、形制与同时期墓葬或遗址中出土的缠丝玛瑙进行对比,认为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中所出土的这两颗缠丝玛瑙珠应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经广西合浦地区传入中国的,并在东汉三国时期受到贵族阶级的追捧,进而对中国境内出土的黑白纹缠丝玛瑙珠之来源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安吉明代吴麟夫妇墓出土了47件(组)器物,有金器、银器、玉器、玛瑙、琥珀、料珠、折扇等,器型多样,装饰华美,工艺精湛。这批器物为研究安吉地区明代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四、几种剔粉与黑彩结合装饰的传播与影响金代,是剔粉与黑彩结合的装饰工艺最为丰富多彩,最为成熟的时期。黑剔花、剔粉填黑彩、黑地剔白花这几种装饰工艺在此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周围窑场的制瓷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三种装饰工艺中,以黑剔花、黑地剔白花两种装饰最为精美,常被作为贡瓷为宫廷使用,直至保存到现今,也是瓷器中的精品,代表了磁州窑类型陶瓷的最高水平。其中,黑剔花装饰较为常见,目前见于报道的生产黑剔花产品的窑场有磁州地区窑场,以当阳峪窑为中心的焦作地区窑场,还有山西介休洪山 窑(图一四)[30]等,都是制瓷历史较长,…  相似文献   

12.
史前时期有一种以衬花工艺制作的陶器,完全可以与彩陶和磨光黑陶等相提并论,它是精品陶作之一.衬花陶器指陶器上的图案是以压剔刻划的阴纹为衬地,而以并不饰纹的磨光面为主要纹饰,构成较为明晰的图案单元.这种以反衬方法制成的图案繁简不一,以几何形为主,构图一般较为工整,做工也较为细腻.这种陶器的装饰工艺,在西藏、云南和川西南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发现有较多的例证.衬花陶器在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发现,在东南的良渚文化的一些遗址发现了水平很高的衬花陶器,只是装饰风格与西南地区有明显区别.史前陶器的衬花工艺是一种在单色陶器上表现出多种光感的工艺,是史前制陶工艺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陶器的衬花工艺流程,主要有磨光、划出主纹图案轮廓、去光衬地纹、局部打磨几个步骤.古代衬花陶器与彩陶存在某种渊源关系,它的出现要晚于彩陶,是在彩陶技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陶器装饰艺术.与彩陶相比,衬花陶工艺上有更高的技巧要求,也更耗工费时.后来装饰艺术中的加地和减地技法,也应当是起源于这种工艺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陈松长 《收藏家》2002,(10):6-10
湖南历年出土金银器数以百计,从时代来说,最早的是西汉,最多的是元代。从出土地区来说,则以常德地区为大宗,次则株州地区和沅陵县。从器物品种来说,金器有冠、帽花、钗、笄、插、括、梳子、手镯、手钏、耳环、耳勺、带扣、珠、杯、印、钱等,其中以金饰为主。银器有壶、、碗、杯、盘、碟、爵、鼎、盒、罐、发簪、手镯、发钗、花髻等,其中以生活器皿为  相似文献   

14.
肖燕  春夏 《华夏考古》2001,(3):36-51
近年来,随着皖北、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材料的丰富以及山东南部大汶口文化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皖北、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具备了条件。本文就该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性质等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望方家给予指正。一 本文的皖北地区是指安徽北部淮河以北,包括今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全部和阜阳市一部分。(图一)皖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①,20世纪60年代发掘萧县花甲寺遗址②时,就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地层堆积和遗物(曾被归入龙山文化),在山东地区确认了大汶口文化后,随即把花…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20,(8)
正绿松石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玉石种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先民加工成装饰品而使用。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新疆地区从公元前两千纪早期开始出现绿松石珠,到了公元前一千纪晚期出现一种玻璃材质的仿绿松石珠,这种特殊的玻璃珠在其他地区尚未有报道。本文以新疆吐鲁番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仿绿松石玻璃珠为  相似文献   

16.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大型邦国墓地,其中M2009的六璜组玉佩上使用了费昂斯珠,作为人工制品的费昂斯珠,其材料组成和工艺特点显示了古代科技水平,利用科学分析揭示其科学价值很有意义。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了四件三门峡虢国墓M2009出土的费昂斯珠的微观结构和成分。研究发现,四件费昂斯珠采用直接施釉法,釉层使用了铜离子着色,可能使用了含氯和铜的矿物。费昂斯珠的内外表层还发现了羟基磷灰石和朱砂,来自于墓主遗骸和墓葬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还没有任何金属工具产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制作出了造型复杂、加工精美的玉器。玉器由此成为五六千年前的文化奇迹。尤其是地处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更加独领风骚,在中华玉文明历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那么它们是如何被琢制成功的呢?请看考古学家们为我们解谜。从跨湖桥文化到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玉器的种类和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了管、珠,还出现了玦、璜等新的种类。玉器的原料以硬性的石英、玛瑙,软性的萤石、叶腊石等为主。一般采用打制成坯,然后磨制抛光。而到了凌家滩文化、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琢玉工艺已经非常成熟,由于透  相似文献   

18.
自从铁路技术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速度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它使得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而今,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提高,铁路系统网络也越来越密集,施工建造技术也越来越好,对于施工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明显。就拿铁路桥梁施工之中的混凝土工艺为例,该项技术要想保障施工质量质量水平应该如何去做呢?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简要的论述了该项工艺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5年11月28日上午,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南雄珠玑巷后裔代表、海内外嘉宾1700多人和南雄人民的数千名代表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成立暨第一届恳亲大会以来,南雄珠玑巷再次为世人所瞩目,并成为热门话题。但是,世人似乎只知道宋代以来南雄  相似文献   

20.
喻战勇 《安徽钱币》2006,(4):21-22,20
民国年间,陕西省铸行有二分、一分两种铜元。铜元面珠圈,内有交叉的国民政府党旗和国旗,珠圈外上端镌“中华民国”,下字母“IMTYPE(I)F”。北京汪鸿生分析为“一枚当银币2(1)分”威妥玛式拼音首写字母。两侧各有五瓣花星。背面珠圈内嘉禾、花环,花环中心有圆环,上方为面值,珠圈外上端镌“陕西省造”,下端“伍拾(百)枚换银币壹(一)圆”,两侧各有一圆点,币文均为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