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论及格罗脱《希腊史》关于氏族起源的记述时说过:“虽然希腊人是从神话中引伸出其氏族来的,但这些氏族比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神话及其神祗和半神祗要古老些.”一般说来,古代民族为了解释自己氏族部落的起源而创造的神活传说,到头来就被子孙后代视为本部族唯一的信史了。于是事情就这样颠倒过来了:似乎是神创造了部族,而不是部族成员创造了想象中的始祖——神。诚然,这些传说初看起来的确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它们确实是以歪曲的形式反映了部族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历史。因此,我们不应当简单地把这些传说视为无稽之谈,而应当以此为根据,努力揭示这些传说的创造者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漫长的历史征途上留下的足迹。契丹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他们也曾经从神话传说中引伸出自己部族的起源,而青牛白马传说,就是他们用以解释本民族古老历史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有明一代,居住在今牡丹江和绥芬河上游一带的“野人女真”尼麻车、都骨兀狄哈部族,他们在这里披荆斩棘,顶风冒雪,辛勤劳动,开拓疆土,使千里冰封的明代北国版图显得生机盎然,发展了东北地区经济,推动了历史前进。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明代速平江等卫的“野人女真”尼麻车、都骨兀狄哈部族社会经济形态的问题却研究很少。今成是稿,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于学术界,以期有裨于对明代东北“野人女真”尼麻车、都骨兀狄哈部族社会经济形态之研究,亦不无小助。  相似文献   

3.
清代中后期,锡金在汉文史料中先后出现"者木戎"、"白木戎"、"哲孟雄"、"巴赖忠"四个称呼,此后逐渐统一为"哲孟雄"。清代汉文方志《西藏志》、《卫藏通志》对其部族情况有所提及,但较为简略。直到19世纪末期,英属印度方面对锡金部族构成进行了调查。根据彼时资料,哲孟雄部族主体包括布提亚人、利普查人、林波人、穆尔米等部族,且这些部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大多与藏族和西藏有着密切关系,但哲孟雄的部族在发展中并未跨越今中印边界进入西藏地区。  相似文献   

4.
肃慎、挹娄、勿吉是同一族系中不同的民族或部族,由于强盛与否和是否为中原政权所知的原因,不同的时期,他们分别代表了整个肃慎族系.勿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是指肃慎族系中一个民族或部族;广义的则是指南北朝时期由勿吉之名代称的整个肃慎族系.勿吉和靺鞨的关系则与勿吉和肃慎、挹娄的关系不同,二者完全是一回事,是同音异写.勿吉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它是由肃慎族系内不尽相同的民族或部族构成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包括夫余、沃沮、豆莫娄等多个其它民族或部族.  相似文献   

5.
在帕米尔高原上,一对新人的婚礼,就是整个部族的盛典,凡能够行走的人都会穿上最体面的盛装前来参加。部族内部的交汇,足以支撑这个部族的神秘力量,使得高原塔吉克人的一支命脉从很久很久以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6.
史料多处记载葛天氏为上古伏羲氏之后古天子之一,历来学界都默认宁陵为古葛地、古葛伯国,当为葛天氏生息地。通过考证《葛天氏之乐》,对其中的"玄鸟"和"遂草木"篇进行探究,可以发现葛天氏之地确在宁陵,又从图腾和姓氏溯源来看,嬴姓当是鸟夷中的玄鸟部族,葛天氏可称为玄鸟部族之始祖。  相似文献   

7.
印度流浪部族的8000万人正被两股力量撕扯——他们一面恪守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一面在现代社会中被揭去身份的标签。 住在屋顶下对于蓬克蒂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她是拉贾斯坦邦一个牧羊人的女儿。家里的男人至今仍守着他们的牲畜.睡在浩瀚的夜空下。  相似文献   

8.
秦汉"上郡"之"上"是对黄帝之敬称或避讳,因黄帝陵所在和黄帝生前活动之地即为上郡。《汉书·地理志》远绍《禹贡》和《周官》,其所记秦汉上郡与其境内的有关遗迹及地名应该都是周代的地理,保留了存留在周人记忆中的关于黄帝部族活动的历史信息及周人早期兴起与迁徙过程的重要信息;《汉书·地理志》等史书互相印证,反映出秦汉上郡曾为黄帝部族活动的中心地,以及黄帝部族后来向南迁徙的历史事实;石峁城作为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以及其与上古史之紧密联系和巧合,称其为上古帝都应该是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9.
《墨子·尚贤下》等文献记载商代武丁贤相傅说早期曾居住在北海之洲、圜土之上,学术界对"北海之州"、"圜土"的解释说法不一。清华简《说命》上中下三篇提供了新资料,有助于厘清傅岩、北海之州与圜土的关系:北海之州位于北方的荒晦之域,傅岩是傅说及其部族为失仲服劳役之地,亦为北海之州的一具体地名。而"圜土"并非监狱之名,而是北海之州的一个都邑之名,与古圜水有关,在今无定河流域一带。傅说打败赤狄之后,便以此地作为自己的都邑"说邑"。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人群吴疆在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这样一部分神秘的人群,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有着自己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衣装服饰,他们的家中供奉着从不向外展示的秘神。关于他们的族属,有人认为是苗族,也有人认为他们应是西南人的遗存,还...  相似文献   

11.
<正>紫塞,是承德人对自己清代历史文化、多民族民间风情的地域性比喻。紫,是美丽的生态颜色,用于人文,则意蕴神秘,即生态、神秘的塞上。诗意的舞台,呈现《紫塞风华》,凭添"图说"之——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7,(10)
<正>古玉中的礼玉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近8000年的玉器发展过程中,人们最早注重的是玉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玉和巫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玉被赋予某种神秘的力量,有着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部族的图腾物及部族首领的象征,并在祭祀天地、鬼神、  相似文献   

13.
珠江是我国南部的最大水系。生活于此的旧石器时代的马坝人、柳江人等是怎样发展形成自己的区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吸收外部的文化因素?最后又是怎样进入中华文明社会大家庭的?这是学术界需要解决而又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考古学界对岭南青铜文化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对岭南地区的部族文化却缺乏深入之研究。本文就珠江中下游地区部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西江青铜文化与部族文化的关系作一些大胆的探索,以抛砖引玉,求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14.
蒙元时期的丝绸之路比前代都漫长,沿线地区诸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十分活跃。来自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等西域占星家们不仅为蒙元王朝带来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及其家族也最终融入蒙古民族共同体中。元廷退回蒙古草原后,他们进一步蒙古化和游牧化,逐渐成为明代蒙古乌珠穆沁部的组成部分。"乌珠穆沁"汉译为"阴阳",指占星者。此外,还有不少信仰也里可温教的人众和被称作"撒儿塔兀勒"的西域人加入乌珠穆沁部。明代乌珠穆沁是由西域人和蒙古各部组成的新部族。到清代,乌珠穆沁部被编为左、右两个扎萨克旗,旗里各级行政组织名称仍然保留其历史上不同族群、部族的旧名称。从西方占星者到蒙古游牧部族的一员,是丝绸之路沿线民族融合和不同文化交汇交融中非常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5.
分析、比较<殷周金文集成>及其他一些古文字材料中的"身"、"瓜"字形,认为师酉簋铭文作" "等形者,实为"瓜"字,在铭文中当读作"狐".铭文中的"弁瓜夷"可能是指有戴狐皮帽习俗之夷部族.  相似文献   

16.
齐家古玉是齐家文化类型出土的古玉。齐家古玉和辽宁红山古玉、江浙良渚古玉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玉,也是西北地区史前古玉的代表。齐家古玉的出现和消失都充满神秘色彩。4000年前,一个神秘的骑马部族带着他们精湛的玉石加工技艺出现在甘肃大地上。于是,齐家文化和齐家古玉如春笋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然而三四百年后又倏然消失,只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这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些神秘的齐家古玉现在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7.
齐家古玉是齐家文化类型出土的古玉。齐家古玉和辽宁红山古玉、江浙良渚古玉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玉,也是西北地区史前古玉的代表。齐家古玉的出现和消失都充满神秘色彩。4000年前,一个神秘的骑马部族带着他们精湛的玉石加工技艺出现在甘肃大地上。于是,齐家文化和齐家古玉如春笋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然而三四百年后又倏然消失,只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这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些神秘的齐家古玉现在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可免俗地在杂志里用了"神秘"、"谜"这类的字眼来形容罗布泊,尽管有陈腔滥调之嫌。罗布泊自然神秘,它包含太多未解之谜:曾经渺无涯际的大湖不仅飘忽不定,竟还消失无踪;大湖周围的居民也随之足迹杳然。从楼兰王国到小河基地,古文化曾在三四千年前绽放光芒又一闪即逝,却留下保存完好的墓葬,他们的起源、习俗,以及如何消失,直到今天还令学者费解。尤其让国人遗憾的是,这些重要发现几乎全出于外国探险家与学者之手。  相似文献   

19.
<正>题记:明修《元史》无《部族表》。其后钱大昕作《元史氏族表》二卷。屠寄《蒙兀儿史记》有《蒙兀氏族表》、《色目氏族表》各二卷之作;柯劭忞《新元史》有《氏族表》二卷之作,用力皆在详少数部族之世次,而不及全数之搜罗。爰仿《辽史》,作《元史北方部族表》,尽列其时活动在北方之诸部族而稍作考证说明,治元史者或亦有助焉。  相似文献   

20.
迁居"朔方"是铁弗匈奴非常重要的历史活动。由此开始,朔方地区成为铁弗匈奴活动的根基之地,在铁弗部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铁弗匈奴徙居朔方境时间较早,辖境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