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武乡县石门乡牛鼻子湾出土了一组磁山文化的石磨盘、磨棒。我们对这两件石器进行了微痕和淀粉粒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磁山文化生业形态的地区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件工具可能用来加工多种植物,包括栎属橡子、小麦族的籽粒、黍族的籽粒、豆子及栝楼根。其中黍族的粟、黍可能为驯化类型,而栎属橡子和小麦族植物显然为野生。如果磨盘、磨棒上的淀粉粒残留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的食谱,那么采集多种野生植物仍是居住在太行山西侧的磁山文化先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塔布敖包遗址为一处兴隆洼文化晚期聚落,对该遗址出土的14件石磨盘、磨棒、研磨器等石器进行淀粉粒提取发现了包括黍、粟、小麦族在内的禾本科、块根块茎等植物淀粉粒遗存,另有一些暂未知种属淀粉粒。通过量化分析,并结合其他考古证据,初步认为农业生产与采集渔猎并重的模式是塔布敖包聚落的生计方式。囿于资料的局限,目前尚无法进一步衡量聚落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查海遗址出土的4件石磨盘和石磨棒表层残留物进行的淀粉粒提取和分析表明当时人类的植物性食物较丰富,包括禾本科(Poaceae)植物种子和块根块茎类等,还有一些尚未能确定种属的植物,在各类植物中以禾本科植物最多。结合动物考古及炭化植物分析结果,推测狩猎采集经济在查海先民的生业经济中应占主要地位。同时,数量较多的狗尾草属植物淀粉粒的发现暗示查海遗址可能已经出现对这类植物的集中利用甚至是初期栽培活动。石器表层各类淀粉粒的数量比说明禾本科植物是查海遗址石磨盘和磨棒最主要的加工对象。  相似文献   

4.
人牙结石淀粉粒分析是开展古代居民食物来源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用此方法对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仅存的两具裴李岗文化人骨牙齿上的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成功提取出38颗淀粉粒,其中可鉴定种属的淀粉粒主要来自于栎属、豆科和块茎类等非农作物,少量有可能来自于粟黍类作物。虽然分析样品较少,提取出的淀粉粒数量不多,但这一结果或许表明采集植物有可能构成了裴李岗遗址居民植物性食物的主体。结合贾湖、莪沟、石固和寨根等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植物考古学研究,裴李岗文化居民的食物结构具有广谱性特征。本研究为全面认识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居民食物构成和聚落生业经济,深入探讨中原地区早期农业形成过程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正>对御龙湾小区明代建筑遗址淀粉粒的研究共采集12个样品,来自石磨盘和石臼表面,提取出187颗淀粉粒,其中除F3-6∶974、F3-8∶978、T2(4)∶979这3个样品发现较多淀粉粒外,其余9个样品中提取出的淀粉粒均不超过5粒。(表1)共有13颗淀粉粒因形态破碎无法鉴定,剩余174颗淀粉粒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分为4类,分别来自高粱、小麦、块根块茎  相似文献   

6.
河南偃师灰嘴遗址包含有仰韶中晚期、龙山中晚期、二里头时期及东周时期遗存。该遗址在龙山和二里头时期发展成为石器制造中心,在伊洛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时期的生计结构,我们对灰嘴出土的28件切割工具(刀、镰和矛)进行了微痕、淀粉粒和植硅体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刀和镰主要是用来收割栽培谷物,包括粟黍、薏苡、小麦族和稻谷,但也收获或加工其他植物,如大豆和多种块根类植物,如山药、百合科、栝楼根等。结合浮选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可知先民在灰嘴居住的两千多年历史中的生计形态变化表现为:仰韶时期是以粟黍-薏苡为主,到龙山、二里头时期逐渐转变为以粟黍-薏苡-麦类-大豆为主,同时始终以稻米和多种块根植物为辅。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甘肃礼县西山遗址出土石器和陶器进行的淀粉粒分析。经过显微镜检,在7件石器和8件陶器上共发现475个淀粉颗粒。经过与现代标本对比,这些淀粉粒可以鉴定为4个不同的植物类别,包括薏苡、小麦族、燕麦和山药。在鉴定的淀粉粒中,有完好的,也有一些呈现由碾磨和烹饪所造成的损伤特征,反映了当时的食物加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西周晚期的秦人种植和消费多种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8.
根据以往的类型学分析,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从小口平底瓶发展而来,而后者的前身是小口鼓腹罐。近年来多项研究已经证明尖底瓶和鼓腹罐都是酒器,但不清楚平底瓶是否也具有酿酒功能。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陕西临潼零口遗址出土的20件零口期平底瓶和半坡期尖底瓶陶片进行了残留物分析,发现具有酿酒发酵特征的淀粉粒、谷物颖壳和植物茎叶及花序的植硅体,以及酵母细胞,证明这两种器物都是酒器。酿酒方法是以发芽的黍、稻谷和野生小麦族作为糖化剂来酿造谷芽酒;最主要的原料是黍,同时也包括粟、薏苡、水稻、小麦族、野豌豆、栝楼根、芡实及姜;另外还加入一些植物茎叶及花序。加入植物块根、茎叶和花序的目的,也许是利用其药用功能。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饮酒的方法之一。零口陶器的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酒器器形的演化以及酿酒方法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末次盛冰期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本文对出土于黄河中游柿子滩遗址第十四地点(距今约23,000年-19,500年)的三件研磨器作了使用痕迹和残留物的分析。在末次盛冰期,资源普遍匮乏,植物性食物在人类的日常食谱中可能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件工具是用来加工包括小麦族(Triticeae)和黍族(Paniceae)植物、豇豆属(Vigna sp.)、薯蓣山药(Dioscorea opposita)以及栝楼根(Trichosanthes kirilowii)在内的多种植物。块茎类植物是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者的重要食物资源,黍族植物在被驯化前就已经被开发利用了约12,000年。对一些特定植物群的长期强化利用的传统使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更好地掌握了这些植物的性能以及药用价值,也最终让这些植物被人类所驯化。本研究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在农业起源之前,中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的广谱生计策略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农作物遗存在各类炭化遗存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中又以粟的出土概率和绝对数量为最高,水稻、小麦次之,黍最少。这一结果表明,在以郑州商城遗址为代表的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其中粟种植为主,水稻、小麦、黍种植为辅是该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二里岗文化时期郑州商城先民同时还存在对桃属、葡萄属等可食用果类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食物结构,尤其是对植物性食物的利用情况,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原平辛章遗址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属于龙山时代晚期遗址。本文通过对原平辛章遗址人牙结石中淀粉粒的分析,发现了先民以粟黍为主的多样性食物结构特征;以种植为主、野外采集为辅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熟食为主、以生食为辅的食物加工方式。对于探索山西北部新时代时期先民的食物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塔山先民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有助于全面揭示塔山遗址及其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稻作农业发展、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和史前文化面貌等考古学信息。塔山遗址动物和先民骨骼胶原蛋白C、N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野生动物属于陆生系统C3草食性食物结构。家猪的食物来源中C3植物类食物占主体,兼有一些δ15N值较高的食物,可能与人的饲喂活动有关。人主要依赖于C3类食物,这可能来自水稻等C3类食物的贡献。结合考古学资料,对比动物和先民稳定同位素结果,发现塔山先民主要依赖稻作农业经济,可能辅以少量采集经济。毗邻大海的塔山先民摄取的动物蛋白资源并不是来自海生系统,而主要来自基于陆生系统的渔猎经济,少量来自家畜饲养。  相似文献   

13.
刘莉  王佳静  刘慧芳 《考古与文物》2021,(2):110-122,128
本项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检验了陕西半坡和姜寨遗址出土的11件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中的微植物和微生物遗存.从残留物中发现的淀粉粒、植硅体、霉菌、酵母细胞和棒状方解石晶体中获得的多种证据表明,这些尖底瓶曾用于酿酒.酿酒原料主要包括黍等其他谷物(粟、稻米、小麦族)、豆类和块根植物(栝楼根、芡实).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的饮酒方法之一.仰韶人掌握两种酿造方法:利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谷芽酒和利用发霉的谷物加植物茎叶制麴酿造麴酒.这两种方法有时分别采用,有时也许同时采用.  相似文献   

14.
黄淮地区是传统粟稻混作区,西汉时麦作推广进入关键时期,但小麦在这一过程中对黄淮地区原有粟稻混作格局的影响并不明确。对江苏省盱眙县东阳军庄汉墓群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9例人骨骨胶原δ13C值的范围为-20.0‰~-18.4‰,均值-19.4±0.6‰(n=9),表明西汉时期盱眙先民主要以稻、麦等C3类植物为食,已经不再将粟作为主要粮食,结合该地区西汉以前的农业格局,可推测西汉时期苏北淮河流域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稻粟混作模式向稻麦混作模式转变。将本文数据与我国同时期其他遗址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比较后发现,在原有稻粟混作区内,粟在先民饮食结构中的地位呈自西向东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小麦种植在不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关中地区小麦的推广普及明显晚于东部近海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三峡地区古代渔猎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地区古代渔猎综论王家德(一)远古洪荒时代,三峡地区的原始先民处在锄耕农业尚不发达的阶段,其先民生存主要靠长江、溪河的鱼类,以及附近高山峡谷中野兽,山林中的飞禽和植物果实来补偿。考古发现渔业、狩猎、采集三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则在六、七千年前的三峡先民...  相似文献   

16.
2010~201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植物浮选过程中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植物遗存,为了解该遗址生业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通过对植物遗存以及出土鱼类、动物骨骼进行综合分析,在哈民忙哈先民的经济结构中,以黍为代表的农作物占据主导,采集和渔猎是当时人类生存资源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傣族原始先民的来源,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撰写了不少文章,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曰:单一族源论,认为傣族只有一个族源,傣族的原始先民纯属百越族群滇越支系的后裔,由于这些原始先民从古代吴越居住的沿海一带迁徒而来,因而又可称之为外迁论; 二曰:双重族源论,认为傣族原始先民有两个源头,一是来自百越族群,是百越族群的后裔,二是来自早就在澜沧江流域生息繁衍的土著先民,是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白城市孙长青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孙长青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此期间进行了浮选工作,获得了包括粟、黍、小麦、荞麦等在内的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该遗址先民应属于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典型旱作农业。  相似文献   

19.
《河洛史志》2004,8(1):29-32,F003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河洛先民在原始采集过程中,驯化了某些植物,使得植物的种植与栽培成为可能。距今1万年左右,河洛地区出现了农业,这时的农业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刀耕农业。它是在强度采集的基础上,采用点穴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了蚌埠双墩遗址的自然环境、植物类刻划符号的类别与内容。并尝试解读这些刻划符号在双墩先民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