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代,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对于日常家居中的床,都相当重视和讲究。相比现代人近乎拼命的"快节奏"疯狂,古人因社交的匮乏,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自然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修身养性。古人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具体表现在睡眠和卧具上就有多种层次和说法。大睡自然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则是午睡和小憩,影视作品特别是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2.
对《辽史·礼志》中所见"擔床"一名,《辽史·国语解》及明人陈士元皆作出了令人感到蹊跷的错误解释。据作者考察,擔床是一种带有长竿的抬舁工具,在各种礼仪场合中用来抬舁物品。其名始见于五代,在宋、辽、金时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传世文献及图像资料,可以较为具体直观地了解其基本形制。元明以后,擔床逐渐消亡,被功能相似的"案"与"亭"取代。  相似文献   

3.
学会品茶     
学会品茶,学会的是一种心境"唐朝有个爱茶的人,写了《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他是个真正懂茶的人,人们叫他茶仙..…,,, 父亲是个嗜茶如命的人,常常给我讲着他的"茶经",那时我并不懂茶,只看父亲那沉醉的模样,便觉得这茶,定是好喝的。  相似文献   

4.
古代席地而坐,没有椅子凳子,椅本是木名,不是器物的名称。诗经有"其桐其椅","椅"卽"梓",是楸木的别名。在没有椅子的时期,床和榻是卧具也是坐具,春秋左传、周礼、尔雅等书都有床榻的记载。释名释床帐说"人所坐卧曰床"又说"小者独座,主人无二独所座也",汉魏南北朝以来史书上有很多"坐床上""踞床上"的描写。五代画家顧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有椅子和绣墩。宋陶榖清异录说"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绠條以容座,转缩须臾,座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或待诏野顿,属驾登山不能跂立,欲息则无从寄身,遂创意为此,当时称遥逍座"。从这段记载里  相似文献   

5.
扬之水 《南方文物》2014,(4):166-167
<正>一、交椅交椅的广泛流行,始于宋,其时又写作交倚或校椅。宋人也常喜欢沿用古称呼交椅为胡床,其实它的样式已与早期胡床不同1(封二,图一;图一),虽然保留了折叠的便捷,却是尺寸增高,并且有了靠背和扶手,即便仍以胡床作为它的渊源,它也只能视作"改良胡床"。当然此中内涵依然相贯,即为有地位者所用2,因此交椅在宋代也是彰显身分的坐具。南宋人编纂的日用小百科《碎金》,其《公用》  相似文献   

6.
廖可 《钟山风雨》2011,(5):59-60
姓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最早的姓,发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据《春秋》考证,夏人后裔就以禹之生母"姒"为姓;我国古史传说中人物的姓氏,诸如神农姓姜,黄帝姓姬,都从女旁。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上载:"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这说明女人所生,就是姓的本义。在上古,除了姓以外,还有氏。氏是姓的分  相似文献   

7.
金代摩羯镜     
正镜子是帮助人们修容颜、正衣冠的生活日用品。《说文解字》:"镜,取景之器也。"段注为"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可见,人们很早就知道镜子的用途。但是,远古是没有镜子的。人们以清澈见底的水来显示自己的容颜,即"人鉴于水"。大约到原始社会晚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发明了铜镜铸造法后,镜子便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凡是有纹饰的镜子,几乎都是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  相似文献   

8.
民俗     
正国外加拿大枫糖节加拿大枫林遍布,被人们称之为"枫叶之国"。枫树不仅因其有观赏价值,还因为它可用来制作糖浆供人们享用。"加拿大枫糖节"应运而生,每年3月采集枫糖汁、熬制枫糖浆的时候,为全国性传统民间节日——枫糖节。节日期间,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庆  相似文献   

9.
整容之殇     
《科学家》2015,(6)
<正>你是颜控吗?"颜值"最初是一个很火的网络用语,现在已经被人们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颜值表示人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用来评价人的容貌。对于年轻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颜值的标准。颜值重要吗?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普通人,相信很大一部人都会说自身的努力更重要,但是心底是不是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中更胜一筹呢?无论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2015,(3)
<正>关于"伪科学"的那点事儿十几年前,一位中医首次提出了"亚健康"这一概念,用来借指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进而提醒人们关注身体状况,预防疾病发生。"亚健康"被定义为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就有可能会引起身心疾病,因此又有"次健康""灰色状态"等称谓。这个概念提出后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反响,很多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小说家、戏剧家李渔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在,而夜间所处,则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莫过此。"[1]可见床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泉州传统的眠床秉承了闽南传统  相似文献   

12.
棕棚坊     
正棕棚即木框穿编棕绳的床。旧时南方市井小巷有专门制作、修理棕棚的作坊。也有肩上腰缠棕绳,挎一只包,内放榔头、锥子之类工具,沿街吆喝"修棚子床啰"的棕棚匠人。  相似文献   

13.
榨汁机在中国古代称“榨床”,使用史可上溯到明代。南方地区主要用来榨甘蔗汁,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称其为“甘蔗床”。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19日,黑龙江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会暨新春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博学会理事长王珍珍及省文博学会在哈常务理事、省文化厅文博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将"学会"更名为"协会",另外是总结学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会上王珍珍理事长做的主旨报告,对学会近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细  相似文献   

15.
处所代词指的是表处所的代词。先秦汉语处所代词包括两类:指示类处所代词和疑问类处所代词。指示类处所代词主要有"此"、"是"、"之"、"斯"、"兹"、"彼"。疑问类处所代词主要有"恶"、"安"、"焉"、"何"、"曷"、"奚"、"胡"。先秦汉语中"於"、"爰"、"于以"也可以用来询问处所。"于以"既可用来询问处所,又可用来询问方式,它是"于何以何"的省略格式,主要用于《诗经》之中,出现的原因是受到《诗经》韵律格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晚唐、五代、宋时期,敦煌文献《什物历》中的"踏床"不是当时敦煌民众对"榻床"的俗称,它应当是指垂足坐时供人们承足所用的脚踏或脚凳。隋唐时期,善跏趺坐成为敦煌石窟中弥勒造像的基本身姿,这一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中出现的弥勒佛或菩萨垂足而坐、双足所踩的莲花踏的形象,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的"承足床"的功能一样,也可以被认为是脚踏。五代、宋时期,以方形或长方形较为常见的室内家具——脚踏在民间流行开来,并成为后世官吏、文人和皇家身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7.
正豆腐是用来吃的,这本来没什么奇怪。可是为什么"吃豆腐"现在有了特别的意思呢?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中国古代的江南农村,有人去世后,一般用豆腐这类素食招待来帮忙的人。可是有一些人,没有出力也来混饭,于是"吃豆腐"逐渐引申为占便宜的意思。当然也有人认为家人逝世,客人去悼念,要送一份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人认为不同阶层的民族、不同的人们有各不相同的“鹅大妈”(1719年美国波士顿出版的童谣集《鹅大妈摇篮曲》,这里用来泛指编创儿歌的人),这种看法是不太正确的。“鹅大妈”其实是一位世界性的老妈妈,她既是亚洲人,也是非洲人或者美洲人。哪里有母亲、祖母和保姆,哪里就有“鹅  相似文献   

19.
周超 《神州》2013,(13):233-233
佛教禅宗有三句极为耐人寻味的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三句话形象的概括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无论是赏析绘画作品,还是到室外写生作画,对于认识事物,有着哲理性的联系和指导意义。在绘画风景写生过程中学会观察事物,学会比较,学会表现,这也反映了作画的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摩登"一词在报纸、杂志中大量出现。它是英文"modern"一词的音译,其意为"近代的、现代的、时髦的"。这个词常被当时的人们用来形容西方物质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在物质、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所显示出来的近代化特征。"摩登女"的称谓,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当时人把那些奇装异服的妇女称为摩登女。在1928年9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