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江 《文史月刊》2007,(2):16-18
大革命失败后汾阳党组织的情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汾阳中学的共产党人李伯生(山西临县人,时任中共汾阳地委书记)、李旭东(山西汾阳人,时任中共汾阳地委宣传委员)因身份暴露而离开汾阳,王森(山西临县人,时任中共汾阳团地委书记,后任中共汾阳县委书记)因在学潮中过于激进而被学校开除学籍,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环境非常艰难,但党的活动基本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2.
正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于贵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就跟随姐姐上贵阳街头游行,宣传抵制日货。16岁之前,她就因参加学潮,先后被开除或停止学籍3次。在其舅父谢凡生(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参加进步团体"星光读书会"、"自强读书会",并于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3,(1)
王世英是山西省洪洞县杜戍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他步行400华里,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24年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为躲避阎锡山当局的搜捕,越墙逃走,到了河南开封参加了胡景翼的学兵营。1925年2月由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团。1926年冬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王世英先后在安徽、山西、陕西、上海、南京、天津等地从事“军运”、“策反”、联络、情报和统战工作。在上海、南京工作期  相似文献   

4.
正一、养蚕师傅扔下桑叶从政何其巩,1899年出生于安徽桐城一个破落的仕宦人家。其父有感世道衰微,文字饥难煮,不若求得一门学以致用的技术,好谋个安身养家。于是送他去就读芜湖第二农桑学校,不久,因参与学潮被学校开除,流落到某农场做了一个养蚕的"蚕师傅"。何自知伺弄虫子与富贵荣华无缘。闻说桐城老乡胡聘三在山东当了旅长,心头一热,扔下桑叶投奔从戎,两三年间始终没闹出啥名堂。才又投到冯玉祥麾下。  相似文献   

5.
叶楚伧是位书生出身的革命党人与历任显职的民国元老,又是个终生不离笔与酒的平民诗人。他的一生既富有传奇色彩又趣味盎然。一 南社诗人与民国元老叶楚伧,原名宗源,字卓书,因其父字凤巢,又号小凤,另有笔名叶叶、老凤、湘君、之子、龙公、春风、屑屑、琳琅生等,后则专以楚伧为名。江苏吴县周庄镇(今属江苏昆山)人。清光绪十二年农历七月十五日(1886年8月14日)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家庭。1904年,叶楚伧考入苏州高等学堂。1907年临近毕业时,他因积极参加抗议校方在考试中徇私舞弊的学潮,被学校开除,并受到江…  相似文献   

6.
曹冷泉传略     
曹冷泉,原名赞卿,字襄忱,1901年10月生于安徽省颍上县一个自耕农家庭。幼年丧父,其母严于管教。少年时入私塾,1917年考入阜阳省立六中,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与进步同学讨论国家大事,组织学生会及“颍上旅外学会”,上街向群众宣传新化、新道德,揭露封建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祸国殃民的罪行。发动学潮,反对反动腐化的校长,被校方开除,后得邢元伟等老师说情,终允参加考试,以优异成绩毕业。  相似文献   

7.
张作霖称他为“福将”关玉衡,名瑞玑,号玉衡,化名国尔家、郭尔佳。1898年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古塔城。满族,祖先为长白山麓叶赫部落瓜尔加氏,正黄旗。作为抗击沙皇俄国侵略的重要前线基地,清廷曾在宁安设置“宁古塔将军衙门”。在多次抗敌战争中,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血洒疆场,其英雄壮举世代相传,使他深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并引以为荣。关玉衡自幼在家乡读书,后就读于吉林中学。他领头闹学潮,痛打了贪污学生制服费的校长,被开除学籍后毅然投笔从戎。由于作战勇敢,他很快被提升为排长、连长,后被选送东北讲武堂学习。1925年…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老右派冯自由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过去讲到开除冯的时间常常有误,认为在国民党“一大”或梢后一点就开除了。据笔者见到的材料,正式把冯开除出党的时间是1925年3月27日。  相似文献   

9.
我所知道的刘仁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立之 《百年潮》2006,(3):62-64
1927年,我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因为学潮问题,认识了在列宁学院的刘仁静.当时,他支持东大同学的"反官僚主义"(反"旅莫支部"的官僚作风)活动,颇有正义感,我们就成了朋友.他比我大7岁,见多识广,因支持东大同学,被学校当局上报共产国际,成了被打击的"反对派".学潮的结果是"各打五十板"--"旅莫支部"被撤销,负责人武和景(即武胡景)等被遣送回国;改善了学习环境(增加俄文教师、在图书馆允准学习马列原著、对中国同学平等讲解……)等.同时也惩罚领头闹学潮上访的人,开革五名同学:两人改送列宁学院学习,三人远遣列宁格勒的军政学校.调到列宁学院的两名同学朱代杰和马员生都与我友好,我就时常去列宁学院访谈,由此也与刘仁静熟知了.  相似文献   

10.
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的美国高中生阿彻在网游世界中晃荡。在那里,他是英雄,无往不胜,笑傲江湖。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名叫“Whisper”的女孩,据说只有极少数高手中的高手才能看见她。  相似文献   

11.
“五四”学潮爆发时,徐世昌已就任民国总统。他在清末特保的四位留日学生、有“四大金刚”之称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金邦平,其中三人成为“五四”学潮中为万人所指的“卖国贼”,而以“辞职照准”的形式罢免三人职务的,又是徐世昌本人。段祺瑞亲日集团对徐都有“卖友求荣”的责难;曹汝霖事后虽“仍事(徐)以师礼”,但也有“以东海素称德高望重,为北洋元老,犹不免使用权术,可知政局之复杂阴阳”之叹。“五四”学潮与政坛斗争“五四”学潮是因巴黎和会交涉失败引发的。但就当天北京大学等十余校学生集会游行,并火烧赵家楼一事…  相似文献   

12.
战后频发的学潮集中暴露出国民政府在外交、经济、地方管制等领域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作为执政者的蒋介石,其学潮应对却是无解的困局。首先,蒋难以有效控制党内各级干部,甚或各派系为争权夺利主动参与乃至组织学潮,蒋受主客观环境困扰,无法有效消除派系政治的破坏性影响。同时,蒋学潮认知思维模式固化,过于强调中共的领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合理诉求与党内弊端。而蒋在处理各类学潮的过程中,没有清晰的应对策略,往往在制裁与疏导、纵容与压制之间犹豫不决,国民政府在各地连续不断的学生抗议声中迈向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刘晓 《文史博览》2005,(10):16-19
父亲就读于复旦大学时成为学运先锋,后因闹学潮被退学回乡,随即又身体力行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又被迫出走南洋去德国留学。青年时代的父亲目睹国弱民穷,列强环伺,彷徨无路。是抗日救亡这条主线,链结了父亲一生中最辉煌的十四年时光,也是父亲最值得怀念、使人崇敬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人在处置昆明学潮问题上的分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战结束后 ,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学潮不断。面对学潮 ,蒋介石一向态度僵化 ,必欲将之消灭于萌芽之中 ,惟恐被中共所利用。而地方军政当局因守土有责及利害所关 ,更不免反应强硬 ,往往大打出手 ,造成惨案。对此 ,身居教育系统的国民党负责人及国民党籍教授们虽不以为然 ,又无可奈何 ,只能亡羊补牢 ,居间调和 ,力求将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但随着类似事件频频出现 ,一些国民党人由抱怨不满 ,到逐渐与国民党离心离德 ,几不可免。从国民党人在“一二·一”惨案善后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中 ,即可一窥其端倪。  相似文献   

15.
父亲就读于复旦大学时成为学运先锋,后因闹学潮被退学回乡,随即又身体力行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又被迫出走南洋去德国留学。青年时代的父亲目睹国弱民穷,列强环伺,彷徨无路。是抗日救亡这条主线,链结了父亲一生中最辉煌的十四年时光,也是父亲最值得怀念、使人崇敬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6.
正国民党军队历史上共出现过4支第三十二军。其中存续于1931—1948年,主要活跃于抗日战争期间,创始人、首任军长为商震的晋军第三十二军,存续时间最长,在抗战中屡建殊勋。一商震,字启予,1888年9月21日生于河北保定,出身寒微。1905年,17岁的商震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期间加入同盟会。1906年,因"煽动革命"被开除学籍,后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商震奉同盟会指示回  相似文献   

17.
《江苏地方志》2008,(3):48-48
2月15日,在全县综合表彰暨奋战2008动员大会中,涟水县地方志办公室由于2007年度工作突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考评三等奖,奖金一万元。  相似文献   

18.
吴晓 《纵横》2004,(11)
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之后,中共江苏省委于11月下旬,又召开了第二次全省代表大会,拥护中央反对托派的方针,拥护开除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并作出决议开除了省委委员罗世瑶。此后,托派遭到严厉清洗与打击,一批批地被开除出党,党内几乎没有人敢反对。然而,此时有一位被周恩来称为“忠厚长者”的人,毅然不顾中央反对托派的方针,挺身而出,对开除陈独秀这位党的创始人表示异议,认为这是“极端主义”,不利于党的团结。但他却遭到中央斥责,为此他愤愤…  相似文献   

19.
1946年在昆明父亲李公朴被暗杀牺牲后,我随母张曼筠带着弟弟回到上海。就读上海法学院高一,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7年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二。当年参加了地下新民主义同志会。1948年10月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全家由香港经天津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来到了华北解放区石家庄,被分配到正定华北大学政治班学习并加入了共产党。结业后分到该校外语系学俄语。1949年北平解放,我随校来京继续学俄语。1951年年初,  相似文献   

20.
1946-1948年北平学潮: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处置的歧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海建 《民国档案》2008,(1):104-110
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国统区的学潮风起云涌,国民党高层对学潮的政策也日益严苛,采取种种高压手段镇压学潮.北平作为北方的政治军事文化重镇,学生运动备受各方瞩目,但是北平当局内部处理学潮的态度却不尽一致,国民政府中央的意志在北平并不能完全得到执行,在学潮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北平出现了中央系与非中央系在处置方式以及效果上的不同,这种歧异实际上折射出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势争夺的特殊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