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万里与白鹭洲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芳 《南方文物》2006,(4):123-124
江西书院跨越千年,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坐落在吉安由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是江西古代三大书院之一,历经600年的历史兴衰,也曾影响一时,在江西书院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江万里其人:江万里(1198-1275年),字子远,号古心,今江西都昌县林塘江村人。祖父江辚,一生隐居,教授乡里。父江烨,一生专治程朱理学。万里家学渊源,幼年在祖父所建的书馆内读书,神隽锋颖,连举于乡,后从父教,学《易经》。18岁离家,赴白鹿洞书院深造,旋游学隆兴(南昌)东湖书院,朱熹弟子林夔孙为师问学。宝庆六年(1226年),江万里以舍选出身,任池州教授。后召馆试,历住著作…  相似文献   

2.
正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山西省浑源县人。青少年时在浑源州恒麓书院读书。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任知县。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发明"抛砖筑坝"之法,终使黄河水患大治,被百姓推崇为河神。栗毓美宦  相似文献   

3.
<正>文笔书院清乾隆二十年(1755),灵川县知县王引楷再度捐资重修"义学",并改名为"文笔书院"。旧址在今灵川县三街凤凰圩南。学员一般为十五六岁男生。经费一部分来源于山场租,每年收租银25元。以学生自修为主,辅以教师指导。咸丰三年(1853),遭火焚毁。同治四年(1865),知县江正本与官绅捐资重建文笔书院,并改名"培英书院"。院宽6丈,深20丈,内外讲堂各1间,有前后廊房。经费来源于学田租谷和租银。光绪二十六年(1900)停办。后曾为三街镇爱华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张友桐,字晓琴,1868年即清同治七年,出生于山西省代县五里村一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在家乡私塾读书,1891年即光绪十七年参加县试,选为优贡.到太原晋阳书院受业于名师杨笃先生之门下,友桐先生天资聪慧,学习勤奋.读书过目不忘.1897年即光绪二十三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先生在应试的策论中,  相似文献   

5.
凤山书院     
正山西省太谷县凤山书院创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历经150年兴盛不衰,是清代太谷办学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所书院,为科举时代太谷县享有"省内人文之冠"的盛誉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初,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背景下,凤山书院改制为新式的高等小学堂,揭开了太谷县近代教育的序幕。吕崇谧创办凤山书院  相似文献   

6.
仪陇金城小学的老校舍,乃是清代仪邑最高学府“金粟书院”的旧址。书院背依金城山,面向平溪河,左邻盖公祠,右接崇圣祠,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书院因紧靠金城山岩,山顶之“金粟堆”又居高临下,正对书院大厅,象征着地灵人杰,群贤倍出。为使世代文风蔚盛,才子广继,所以名曰“金粟书院”。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之“天开金粟藏,人立广寒宫”佳句,籍以振兴士林之气宇,大增书院之声誉。仪陇金粟书院创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嘉庆四年重修,嘉庆十四年增修头门和垣墙至此,书院才初步形成仪陇最高教育  相似文献   

7.
绵竹紫岩书院,又名月波书院,是建国前绵竹县的最高学府。它始建于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光禄大夫赵世延捐薪俸,在城北二十里张轼故居紫云岩建书院。动工于丙辰(1316年),竣工于戌午(1318年),历时两年。书院落成后,朝庭下诏,赐名为紫岩书院。明永乐初,将书院迁至城东一里的月波井附近。嘉靖十五年(1536年),维修时扩建,使之初具规模。明末毁于兵焚。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县尹渐逵,捐薪俸在县署侧新建紫岩书院。乾隆二年(1737年),  相似文献   

8.
荣骏炎 《收藏家》2014,(5):11-14
<正>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为宋明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理学传播中心和著名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为当时著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之所。元至正年间废为僧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与高攀龙等人同倡捐资修复书院,并相继主持其间,聚众讲学,享有"天下言正学者首东林"之赞誉。1956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它不仅是旅游胜地,更  相似文献   

9.
正一、建安书院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韩元吉任建安知县;宋淳熙元年(1174年),韩元吉任建宁府知府。韩元吉主政期间,导引城北橄榄坑之水入城,沿途浇灌果蔬,在紫霞洲西北侧始创建安书院,并在附近开辟了一处玉仙池,周围植树建亭,亭楣上题有"溪山一览"匾额,成为城内一道特别耀眼的文化教育风景线。宋淳熙年间(约1174-1175年),朱熹常往来于建安(即今建瓯),同友人游览了有  相似文献   

10.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在今福建尤溪县城南,至今仍保存着一些遗迹供人瞻仰.1.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山之麓,原系邑人郑义斋别墅,朱熹之父朱松去尤溪县尉之职后馆寓于此,朱熹诞生于此,幼年在此读书,后人为纪念和祭祀朱熹,特在此建造“南溪书院”,《尤溪县志》载:南溪书院始建于嘉熙元年(1237),即朱熹离世37年后.原为县令李修捐金修筑,并建房三楹,启祀朱松(韦斋)朱熹父子,宝元  相似文献   

11.
<正>生與死,可能是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在中國中古史領域中,與死亡相關的課題已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展開,如禮制史角度出發的喪葬制度的研究(1),從考古學入手的帝王陵寢與墓葬的關注(2),又如對死後世界觀的考察(3),當然也有從新文化史角度進行的整體解説(4)。近年來,隨着身體史與生命醫療史研究的展開,屍體也成爲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例如李建民先生就討論了中國古代的"掩骴"風俗(5),陳昊先生則討論了隋唐時期城市中的屍體與疾疫  相似文献   

12.
<正>生與死,可能是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在中國中古史領域中,與死亡相關的課題已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展開,如禮制史角度出發的喪葬制度的研究(1),從考古學入手的帝王陵寢與墓葬的關注(2),又如對死後世界觀的考察(3),當然也有從新文化史角度進行的整體解説(4)。近年來,隨着身體史與生命醫療史研究的展開,屍體也成爲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例如李建民先生就討論了中國古代的"掩骴"風俗(5),陳昊先生則討論了隋唐時期城市中的屍體與疾疫  相似文献   

13.
正白鹿洞书院坐落在江西庐山南麓的五老峰脚下,这里群山环抱,一溪蜿流其中,泉清石秀,古木参天,有着浓厚的隐逸色彩,自古以来便是隐居读书的好去处。唐贞元年间(785~805年),东都洛阳人李渤偕其兄登山揽胜,因爱五老峰下四山环合,一溪穿流,别有洞天,遂隐居其中,养一白鹿,读书自乐,人称白鹿先生,其地亦得名白鹿洞。长庆年间(821~822年),李渤出任江州刺史,驻节九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明代中叶以后,以王守仁、湛若水为代表的大批学者展开了对官学化的程朱理学的反思,形成了与之对峙的"心学",并且风靡一时。理学门徒到处倡设书院,奉祀先师、先贤和讲明正学。肇庆也兴起了创设书院的热潮,从宣德六年(1431年)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先后创办了崧台等10所书院。其中,广东佥事李材于万历元年(1573年)创办的端溪书院在清代得到重修和扩建,并一直存续至清末。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书院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上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贺知章、监察御史赵冬曦。或修书,或侍讲,使张学为修书使以总之,有司供给优厚。”(《通鉴》)可见当时官立的书院主要是为修书、侍讲而设。唐贞元时,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南唐时,在白鹿洞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至宋时改称白鹿  相似文献   

16.
正1824年(清道光四年),经两广总督阮元推荐,有"粤诗冠冕"之称的李黼平出任当时广东著名书院之一的东莞宝安书院山长。李黼平主讲宝安书院期间,志行诚朴,潜心课士,严谨治学,自重自爱。当年,与李黼平亦师亦友的梁廷枏就叹赞其"非庆贺不至县署。教人学行并勖,一如其主越华时"。[1]李黼平执掌宝安书院八年,是宝安书院两百年间任期最长的山长。"道光十二年腊月二十二日,院左文昌祠落成,先一日率诸生习礼毕,返院  相似文献   

17.
正书院这个名称最早始于唐代官方,指的是朝廷收藏、校勘书籍的地方。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实际起源于私学。宋初著名的书院差不多都是由唐末五代的私人读书讲学之地发展而成。宋初统一海内,民生安定,读书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国家也正需要大批治国人才,但当时朝  相似文献   

18.
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南线凤凰山西麓孔家山的万松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为太和书院,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为敷书院,是明清时期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书院,与当时的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州“四大书院”,对浙江当时和后世的教育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科举制度始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历1300年。乡试(亦称"乡闱")为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时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凡中式者除原则上获得选官的资格外,均可参加次年京师会试。乡试参者众,中式者少,因而竞争激烈而又残酷,但其考试基本上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大多数应试者依靠个人才学,进行比拼获取功名。  相似文献   

20.
清代旗人书院的发展与驻防文试政策关系紧密。清朝前期禁止驻防文试,旗人书院很少;清朝中晚期允许驻防文试,旗人书院才增长较快。清朝前期旗人书院的教学侧重清语骑射,到中晚期则重汉文。旗人书院和八旗官学在师资、经费来源、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书院在初始设置时间、设置目的和最终效果上也各不同。多民族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是大势所趋,限制旗人学习汉文化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