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饽饽磕子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20,(3):F0003-F0003
饽饽磕子,又称点心磕子、面磕子等,是民间制作面点的模具。过去农村,货物流通不便点心都是自家制作,面模也同样出自农民之手。民间用品,多就地取材。饽饽磕子为便于雕刻和长久使用,多选用硬度较高的枣木、梨木的材质。这件饽饽磕子用的是柳木,质地比起枣木、梨木来要软得多,但易于挖凿。在磕子的正反两面,雕凿了8个花样的面模,每面4个,正面4个较深,反面4个较浅。  相似文献   

2.
礼馍是一种面食艺术,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也叫“面花”、“花馍”,是黄河流域汉民族民间在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等民俗中不可缺少的一样物件,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在许多地区,人的一生不断与其结缘,而面花也深深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21,(1)
正吉林省博物院多年来陆续收藏了约2000件糕饼模具,数量众多,品类丰富,为我们研究糕饼模具提供了重要的文物支撑。糕饼模具,顾名思义就是制作糕饼所使用的模具,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南北方都有使用,而且因为南北方饮食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这些模具在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有区别。北方地区的称呼有木模、模子、面模、面磕子、磕磕、磕花、卡花、脱脱、果模等,南方地区的称呼有糕模、糕印、糕板、印糕板(版)、饼印、饼模、印模、粿印、糍粑模等。这也体现了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的差异。但无论南北,糕饼模具在材质、造型、图案、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共性,只是在个别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张敏 《文物世界》2013,(4):66-69
棵在闽南民间有着广泛的用途,按照闽南习俗举凡祭奠神明、供奉先贤、红白喜事和乡俗节庆之类的活动等传统民俗礼仪活动中,民众都会制作各色糕饼棵食用作供品或礼物赠送。印制这类糕饼棵食的模具,闽南地区常统称为“棵模”、“龟印”或“米棵印”等,材质以木制为主,另有陶、瓷、砖、金属等。  相似文献   

5.
“地蹦子”是流行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民间社火中最古老而又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广场集体舞。它是镶嵌在河西民俗文化带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地蹦子”表演队伍的基本组织形式为:春官(象征春神)仪仗打头,皂隶护卫(后来被革除),春官身后还有一人为之打着伞盖,接着是...  相似文献   

6.
面花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形式,在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各地对面花的叫法不同,制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大荔面花使用发面蒸制,外面不着任何颜色,做好的面花放置数月而不开裂。看阿寿村的面花,如同看民间艺术博览会,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孔丹 《神州》2012,(31):43-44
“熟梨糕模具”是传统蒸食器具的一种,是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的综合体。在熟梨糕模具与(设计者)使用者的关系、形态设计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的分析研究,着重以二维的视觉角度观察模具的造型形态,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民间美术特有的造型特点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8.
钮隽 《北京文史》2005,(2):53-55
切糕。又名“盆糕”,用料为黄米面或江米面(糯米),加上小枣、云豆或小豆在瓦盆(盆底有孔亦有用铜盆者)中蒸熟,然后磕出。先盖湿布压成大块,再将大块开成两块摞起,压扁后斜切零售。先蘸白糖,再用竹签插入糕中,食者举之入口。此种食品物美价廉,在街头、庙会都能买到。也有推车下街售卖者,其吆喝声为:“小枣的,切糕啊!”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诸神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官方认可的神明,另一类是没被官方认可的,士大夫称之为“淫祀”的鬼神。在官方认可的神明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通过列入国家祀典或加封赐匾等方式,将民间神吸收改造为政府认可的神明(如天后、龙母);另一种情况是民间将国家祀典或政府提倡的神明接受过来,并改造成为民间神(如北帝、关帝等)。珠江三角洲的康公(主帅)或康王崇拜应该就属于后一种情况,但康公崇拜比起北帝等“标准化神明”似乎具有更强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间的灵石信仰李露露在我国民间较普遍流行石崇拜,在一定场所设置“泰山石敢当”(简称“石敢当”)以便镇邪求吉,保佑人畜平安。这种风俗在全国各地都有,其形式千差万别,留下许多古老的避邪遗物。因而,石敢当的形式、起源和演变的问题,就很值得探讨。一、避邪...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曲艺中,卖艺与经商合为一体者,甘肃平凉等地的“摇麻糖”即是一种。它诙谐、活泼、风趣,具有浓郁的泥土芳香和欢乐的生活情趣。“麻糖”是平凉等地对“麻花”的俗称,是一种油炸面食。平凉卖麻花的小贩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绝招儿,叫做“摇麻糖”。小贩把当地称作...  相似文献   

12.
大约在清末民初之际,武汉三镇以及湖北其他一些地方流行着一种纸牌,是用学塾蒙童描红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字(把末尾的3个字改成“福禄寿”讨彩头)制成的。每个字各有4张,全副共96张,按“抠(音欧)经”和“赖字”两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民间,各地各民族的群众中历来就有形式多样的求子习俗。在我的老家民和三川地区那些婚后不育或无儿无女的人们想方设法选择适当的吉日、地点和场合求子的习俗也是比较普遍。比如有的人趁清明节上坟祭祀祖先的机会供祭品、上香、烧纸钱、磕拜、祈祷等形式请求祖先赐子。有些地方在清明节全家老小上坟时用滚馒头的形式求子。  相似文献   

14.
狄其安 《沧桑》2010,(1):247-247,251
“开花调”是山西省左权地区的一种民间歌曲,这种民歌的每一首都是以“XX开花”作为歌曲的开始,这也形成了“开花调”的特性。本文从“开花调”的歌词、音乐结构、旋律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入手,从而解析“开花调”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5.
《文史博览》2007,(4):32-32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后来这种帽了在民间也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百姓常戴  相似文献   

16.
“簋”(粤语读guei^2鬼),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的、竹制的、陶制的和铜制的几种。原是古代贵族用做食器或祭器.后来流传到民间,故粤语中便有“九大簋”之说。  相似文献   

17.
林芝地区舞蹈可归纳为“两系”、“三类”。即民间歌舞系、宗教舞蹈系,“谐”类(歌舞)、“博或卓”类(舞蹈)、“羌”类(宗教舞蹈)。  相似文献   

18.
雷沟大布     
明清至民国头二十年闻.雷沟大布是张家港香山周边地区特别是介于南沙与后塍之间的雷沟一带的农妇手工纺织的土布。俗称老大(方音读如“杜”)布、小布、土纱经、土纱纬。它由织女用木制脚踏小布机一梭一梭织成.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还真有“全真七子”,他们分别是马钰(号丹阳子,被封“丹阳抱一无为善化真君”)、谭处端(号长真子,被封“长真凝神玄静蕴德真君”)、刘处玄(号长生子,被封“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君”)、丘处机(号长春子,被封“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王处一(号玉阳子,被封“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郝大通(号广宁子,被封“广宁通玄妙极太古真君”)、孙不二(号清净散人,被封“清净渊贞玄虚顺化元君”)。他们的师傅就是开创全真派的王重阳。这都和金庸小说中一样。  相似文献   

20.
有民谚:陕西三大怪──烙的饼像锅盖,吃的面条像裤带,买块手帕头上戴。三样东西,为陕西民间习俗代表,其鲜明与独特,与任何地方民俗不相雷同。 不说头上戴手帕。其一,这样的装饰于今在陕西也不多见;其二,手帕非食品,不在本文涉及范围。 秦人喜面食,用餐,非饼(馍)和面条不饱。 锅盖一样的饼,俗称“锅盔”。圆形,厚约寸许,直径起码1尺以上,极像过去大家口人家使用的铁锅上的木制锅盖。这么厚这么大的饼,让外省人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人见了,既想不出它的制作方法,又判断不出它的生熟,更弄不明白如何食用这巨型食品,所以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