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1946年12月,中共中央电晋冀鲁豫军区指出,蒋介石有可能要进犯延安,为了保证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转移时播音不致中断,要求晋冀鲁豫军区的邯郸广播电台作好准备,在必要时接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接到这个电报以后,军区通信局三处的同志们在处长王士光同志的率领下,在机务工作方面,认真地做了准备,利用广播休息时间,把邯郸广播电台短波发射机的发射频率由6120千周改调到7500千周(延安台的频率),为延安广播电台的工作频率磨制了专用晶体,经反复调试测  相似文献   

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战火中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兆麟 《炎黄春秋》2000,(12):35-39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1940年12月30日的傍晚,这庄严、自豪的声音,从中国人民革命圣地延安的一个偏远山村的窑洞里,飞向辽阔的天空,响遍神州大地,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去了真理和希望。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相似文献   

3.
温济泽 《神州》2008,(7):90-91
说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有人会以为它始终在陕北,事实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1947年3月中旬撤出延安,转移到距离延安九十多公里的瓦窑堡,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以后,留在陕北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当时陕北已经成为战场,广播电台是不能跟着作战部队一起行动的,它就转移到了太行山区涉县的沙河村,又于1948年5月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附近。  相似文献   

4.
1947年3月,国民党纠集兵力向延安进犯,为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党中央毛主席决定主动撤离延安。为确保在战争环境中不中断播音,3月14日,延安电台迁到子长县好坪沟村播音。根据中央指示,延安电台3月20日晚宣布自次日起改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炮火中,陕北电台的播音坚持到3月28日。3月29日起,由晋冀鲁豫解放区新建的电台接替,台址设在太行山麓的涉县,直到1948年5月22日停播。1948年5月党中央到达平山县(原建屏县)西柏坡。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5月23日也改在平山播音。不久,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狂轰滥炸,9月底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迁…  相似文献   

5.
<正>在波澜壮阔的东北解放战争中,佳木斯是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大后方。1946年初,党中央从革命战略全局出发,决定延安各大学、学院,各教育、文化、新闻机构,各文化艺术团体迁离延安,到东北解放区办学和开辟根据地。于是,延安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延安解放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延安陕甘宁边区书店总店、延安电影团等团体纷纷迁离延安,东渡黄河,勇闯国统区,奔赴东北。从1946年1月开始,陆续到达佳木斯市。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佳木斯市成立了东北军政大学北满分校,由钟赤兵将  相似文献   

6.
1940年6月15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是萧军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书中大部分材料对于透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毕苑 《炎黄春秋》2014,(4):87-93,85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8.
王光荣 《百年潮》2004,(9):32-38
抗战时期,随着日军战俘的日益增多,八路军总部在延安创办了一所日军战俘学校,校长由1940年春从共产国际来到延安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人野坂参三(化名冈野进,中国名字叫林哲)担任.教员由从延安各界调来的精通日语的人员和较早转变思想的日军战俘如吉积清、川田好长、杉本一夫等担任.校址就在延安宝塔山上.1941年5月,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亲笔题词祝贺:"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根据毛泽东的这个倡导,学校制定了"和平、正义、友爱、劳动、实践"的十字校训.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2021,(3)
正笔者最近有幸见到一本80多年前的日记,这本日记的作者甘露,于1940年5月进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延安女大"),在日记中甘露详尽记录了在延安女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可以说是了解中共中央创办的这所早期妇女干部学校的一份难得历史资料。与此同时,也让人们穿越时光隧道,切身感受到当年那些奔向延安的年轻革命者的热血青春。  相似文献   

10.
朱安平 《百年潮》2011,(9):37-41
巍巍宝塔,滚滚延河,延安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曾令多少追求光明的进步人士向往不已,曾令多少进步青年不远万里争相投奔。1940年,国统区《塞上风云》摄影队利用远赴塞外拍摄外景的机会,突破重重困难取道延安。他们在延安有哪些独特的见闻,延安带给他们怎样的心灵震撼呢?  相似文献   

11.
1940年1月,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参加了“华北慰劳视察团”。该团由重庆出发,经成都、西安、郑州、宜昌等地,先后访问了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原计划抵达西安后访问延安,但毛泽东致电参政会,代表中共公开表示对慰问团中余家菊、梁实秋两人不予欢迎,该团遂取消延安之行。  相似文献   

12.
正1947年3月29日晚,太行山涉县沙河村一间普通平房内,晋冀鲁豫军区通讯三处副处长王士光、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台长常振玉、播音员余鸣久等人正守在电台旁,焦急地等待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因为中共中央将一项艰巨的任务交到了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13.
正雷平,女,原名雷锦仙,四川长寿人。1937年毕业于四川艺术专科学校。次年参加四川旅外剧人抗敌演剧队。1940年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开启了全新的文艺革命战士生涯。没想到延安是这样雷平进了延安城。原听说延安有许多大学,怎么是这个样子?不是一座座大高楼,而是一排排土洞洞?土洞洞里传出的歌声是那样欢快,欢迎新战友的掌声是那样热烈,一张张素不相识的  相似文献   

14.
泉坛诗吟     
林平 《安徽钱币》2005,(2):11-11
90年代初,我在西安钱币市场觅得一枚延安光华商店1940年版的七角五分代价券。该券横式,长127mm,宽55mm。面紫色,左侧有“光华商店代价券”名称及延安宝塔山图景;下方有“凭券兑付国币”及“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字样;右侧及四角纪值。背蓝灰色,上端有“光华商店“拼音文字,中间有英文面值“75分”,下端有“1940”纪年(见封底)。  相似文献   

15.
正吕彤翎主编,蔺晓林编,上海远东出版社2019年6月版,328元该书是"外国观察者眼中的中共抗战:美军观察组延安机密档案"系列丛书之分卷,共收录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文件77份(美方报告及所附材料计为1份文件)。文件多由美军观察组成员搜集、整理,美国驻华使馆、战时新闻署、美国新闻处等机构负责翻译,经驻华大使馆递交美国国务院。具体包括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前后搜集翻译的中共报告、报刊文章、中共公开宣传材料以及相应的分析报告,还附有一些重要的函电等。该书还收录了一批由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外国广播情报服务处整理的《远东电台报告》中与中国相关的部分文件,主要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英文广播的记录。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来,我们党召开过两次规模盛大、意义深远的全面讨论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的会议。近的一次是1956年初,在北京举行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远的一次是1940年初,在延安举行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未用党中央名义,实际上是党中央召开的。毛泽东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这个大会上发表的。近的那一次有一千多人参加,远的那一次在延安有123个各行各业文化人的个人代表和107个与文化工作单位有关的274人参加。那次大会上没有用“知识分子”这个词,而是用“文化人…  相似文献   

17.
刘刚 《文史精华》2021,(4):21-26
任弼时(1904-1950)是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全党享有崇高的声誉.1940年初,他从苏联回国,一直到1947年初撤离,在延安工作、生活了 7年时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任弼时襄助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张仲瀚原在河北沧县老家组织抗日武装,后编入八路军一二○师,任津南自卫军司令员,1940年到延安,在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任七一九团团长,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屯垦。  相似文献   

19.
吴德 《百年潮》2014,(2):46-48
正1940年6月,冀察晋分局所属的冀中、冀晋、晋东、冀热察各区参加党的七大的代表全部集中,准备赴延安。同行的还有给延安送的新兵200多名,晋绥一二师给冀察晋运送物资返回的两个连。队伍在向导引导下越过日军占领的同蒲路,到达白水村。在村头山坡要进山  相似文献   

20.
王美芝 《百年潮》2016,(4):68-72
正1940年初,一所用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干部学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延安创办。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用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干部学校,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对于这所专门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目前仅在一些文章中有零散记述,且提法多有不妥和不实。笔者有幸查阅到有关史料,为这所学校的研究与考证提供了坚实的史实依据,并依此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