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焚香习俗在时代发展中作用、文化的变迁,以及博山炉的造型、材质等角度出发,对古代熏香文化与汉代博山炉进行研究,分析熏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博山炉与熏香文化的关系,认为博山炉是在历史主流精神信仰和社会环境双重影响下所产生的熏香器具,是熏香文化与汉代思想艺术结合的产物,将熏炉和熏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河北地区已公开发表的完整汉代熏炉共有34件,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普通型熏炉和博山炉两类,具体又可分为若干型式。根据熏炉的时代及类型学分析结果,河北地区出土汉代熏炉的发展可分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四个阶段。其中,西汉早期已出现陶质普通型熏炉;西汉中期以后,铜质博山炉蓬勃发展,陶质普通型熏炉趋于衰落;西汉晚期到东汉,陶质熏炉卷土重来,在数量上远超铜质熏炉。这一发展趋势与统治阶层的需求、熏香习俗的发展、社会信仰的变化等有密切关联。此外,河北地区的汉代熏炉还呈现出集中出土于中南部地区的特点,这与地区间自然环境及考古工作开展程度的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6,(11)
正熏炉是古代的燃香之器,它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较为流行。熏炉的质地有陶质、瓷质、铜质等。铜质的熏炉,是一种实用器,它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属于熏炉中的上品。目前,据公布的资料中汉代铜质熏炉数量不足200件。分布较为广泛,以陕、两湖、两广、河南、河北数量较多,其他则属零星出土。其形制有盖豆形、博山形、鼎形、行炉形、鸟形和一些特殊形制。博山炉是博山形熏炉的简称,是熏炉中最为优美精致的一种。一般由炉盖、炉身、炉柄、承盘等部分组成。出现于西汉中期,它是在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20,(9)
正两汉时期的博山炉造型精致、制作考究。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及骑兽人物博山炉为其中的佼佼者。本文从社会思想、造型艺术和结构功能三个角度对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加以赏析,力求揭示其蕴含的敬山求仙、以神入画、精巧雅致等艺术特点,彰显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博山炉,本汉器也。海中有山,名博山,形如莲花,故香炉取象。"(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博山炉为古代熏香器具,盛于两汉魏晋时期,在我国熏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古代避瘟驱疫,以香药熏治最为盛行。古代燃香器具熏炉既作为祛病养生的工具,更是我国的文物瑰宝,彰显出古人的智慧与传统艺术价值。本文以满城汉墓出土熏炉为例,阐释汉代熏香历史、熏炉的种类及熏香在古代防疫发挥的作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第八回有一段描写:“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来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由此可见,古人是曾经用香来熏衣裳的。古代的衣服用料一般为丝、麻、葛、布等,易遭虫蛀。因此古人要熏香驱虫,不独为衣服生香爽身。熏衣用熏炉、熏笼。熏炉的样式不一。有的似小瓮,口小肚大;有的如短足香炉,口大肚凸。有的带铁把,有的上铜钩。熏笼是罩在熏炉上的笼子,样式类似今之烘笼,作烘干及  相似文献   

7.
韩茗 《四川文物》2021,(2):90-100
魏晋南北朝铜香炉可分为熏炉和熏斗两大类,总体上为汉代铜香炉样式的延续和发展,而形制有所简化。装饰艺术方面有所创新,融合新的时代因素,与同时期的其他生活家居用品风格配套。尽管受到瓷器制造业兴起的影响,铜香炉仍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时期,熏香习俗更加普及,内涵更为丰富,生活用香和宗教用香在文献中有不少记载。香料、香具和熏香习俗也随着贸易和交往传播域外。  相似文献   

8.
河北滦平县西沟乡发现辽代文物1992年9月5日,西沟乡马圈子东沟村村民李春如在村后上坎挖土时,挖出铜蜡台一对,铜熏炉(博山炉)一个。经过现场勘查,未发现其他伴随物,我们推断,可能是当时因战乱而埋藏于此地的?现将这三件文物分别描述如下:铜蜡台一对,形状...  相似文献   

9.
正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我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其材质大多为青铜和陶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在博山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镇原县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汉代铜博山炉,属国家三级文物,炉高  相似文献   

10.
牟宝蕾 《文博》2013,(1):18-27
战国时期的原始瓷中出现了一种镂孔长颈瓶,被称为熏炉或熏瓶。本文经过考证,认为其并不符合熏炉阴燃、缓燃、容易投料及出灰的特点,不适宜作熏香之用。通过对镂孔长颈瓶的结构及越族习俗等进行全面的考证,判定其可能用于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大同市博物馆的常设展中,有这么一件并不太起眼的博山炉:通身铜制,炉盖镂刻状若山峰,喇叭状柄,底座是一个圆托盘。这是汉代熏炉中的经典造型。  相似文献   

12.
1995年3月,在地处凤翔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西部,姚家岗宫殿建筑遗址附近,一小学生于上学途中,偶然发现一件已部分暴露的战国凤鸟衔环铜熏炉,随即挖出,拿回家中,后经多方面努力做工作,终于将这件铜器征集回凤翔县博物馆收藏.此熏炉通高35.5厘米,重4千克,由覆斗形底座,空心斜角方柱和带衔环凤鸟的椭球形炉体三部分组成.覆斗形底座纹饰为一次铸成的镂空高浮雕图案.四个正立面纹饰相同,构图可分上下两层,每面有三只虎纹,上层一只正立,下层  相似文献   

13.
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等地出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造型别致、立意复杂,此类铜熏炉在汉末三国时期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基本器型可能受到了汉代行炉型熏炉的影响,柄部弯曲程度过大可能与所燃香料种类有关。熏炉盖顶的衔珠凤鸟与胡人造像体现了东汉时期以西方昆仑和西王母为中心的神仙信仰,佛教元素的出现则说明早期佛教信仰主要依附于传统的神仙信仰之中。  相似文献   

14.
考古发现中有大量汉代铜质熏炉,它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器,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本文拟对汉代铜熏炉进行系统研究,厘清其形制、年代分期、渊源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上托一耳杯。耳杯素面,圆环,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通高11,长14,宽10厘米,耳杯重160克,炉体重885克。器物结构精巧,铸工细赋,雕刻生动。这种镂刻四神形象的铜炉和耳杯,据有关资料表明,山东、山西、陕西的汉墓中均有出土,其名称叫法不一,一般称之为“酒器”或“温酒器”,有的称为“烹饪器”、“熏炉”、“烹炉”等,虽对该器名称叫法多样,但其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以染色为名。有的人推测说:“染炉和染杯,同是古  相似文献   

16.
1971年凤县凤州古城出土一件铜熏炉(封底),分炉盖、炉身和炉座三部分。座为三只镂空兽头,高18.5,径7.5,口径8厘米。盖为博山形,雕刻异常精美,为历年发现铜熏炉中最精制者。上有山水、树木、飞禽、走兽、人物、云气等。猴、狗、熊、牛、鹿、孔雀、人物等,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有奔驰者,有格斗者、有匿居后内者,形态各异。盖高8、腹围30.3、把长3.8、宽1.7厘米,把端为一兽头。盖口沿刻“雒阳武库东卢重三斤”九字,篆书工整。炉身口沿刻“重二斤十四两”六字。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3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新安县洛新开发区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的墓葬(C12M262)。墓葬为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耳室等组成。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出土有陶器、铜器、漆器、铁器、金银器等。其中陶三足炉、铜熏炉、鎏金铜架、铜鸠杖、漆奁等,是洛阳地区这一时期墓葬随葬品中较罕见的器形。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发现一批汉代铜器和铜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西安市道路上下水道公司第一工程队的工人和灞桥区新筑公社的社员,在西关南小巷修建自来水管时发现一批汉代铜器。这批铜器有铜钫、铜灯、铜熏炉和铜铛,大小共计五件。我会闻  相似文献   

19.
李勇 《中国钱币》2004,(3):45-45,61
据地货币史》记载 :“鄂豫皖根据地银行无论是分散时期 ,还是在集中统一时期 ,都委托民间匠人铸过银元、铜辅币。黄安县紫元乡黄陂冲银匠曾为根据地银行‘铸造银元36枚’……商城私人铜匠也造过‘伍拾文’、‘壹佰文’两种铜辅币”。① “赤城县苏维埃铸造发行的银币 ,是聘请县城关银匠唐元昌及南门口等 1 2家银炉铸造的。铜辅币是聘请县城关芮铜匠铸造的”。② 书中虽然没有涉及皖西北苏维埃铸造铜元的方式 ,其他资料也无明确记载 ,但笔者认为皖西北苏维埃铸造的二十文铜元 ,应是由手工铸造。有实物为证 :六安发现一枚皖西北苏维埃造二十文…  相似文献   

20.
高阿申 《收藏家》2009,(12):49-54
五.理学、金石学和香炉 文献记载,宋代,随着佛前焚香的开始,香炉始有定义。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说:“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辞海》讲到了用途:“熏炉,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烧香之器,也作陈设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