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及中华民族融合的不同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应是两个民族各自丧失部分特征,获得部分新特征,而形成新的民族。民族融合有三种不同类型,即结合、一体化和同化。中华民族的融合有五种不同情况,华夏诸族融合为汉族;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汉族融入少数民族;起源相近、经济、语言、化相近的少数民族的结合;不同起源、不同经济、化、语言的各少数民族的融合中华民族经过四次大融合,从春秋战国到秦是第一次,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第二次,从辽金元到明是第三次,从清到现在是第四次。  相似文献   

2.
最近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古代陶塑艺术》,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六章。文字部分的内容为:一、始作俑者——俑之起源考;二、抟泥为魂——早期陶塑;三、激扬生命——两汉陶俑;四、百川汇流——魏晋南  相似文献   

3.
王纲怀 《收藏家》2008,(5):56-62
一、总述一面铜镜可以折射一个时代的文化,一种文化又是反映一段历史的镜子。式铭文镜作为两汉之际铜镜文化的主流,归根结底就是带铭文的四灵博局镜。仅短暂的30余年时间,却包括了西汉末、新莽、东汉初的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人情、儒学、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迁移特点、辨识标准及人数统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很少。究其原因有四 :历史原因、民族意识、政治原因和学科因素。本文拟就少数民族华侨华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称谓和概念 ;第二部分分析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迁移与定居特点 ;第三部分提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辨识标准 ,即记录、祖籍地、客观认同、迁移时间和主观认同 ;第四部分是关于分布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初步计量统计。作者提出 ,“华侨华人”的身份应以其定居或入籍他国来确定 ,而不应受其移民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二轮市县志军事部分撰写常见的问题有:一是相关数据记述模糊,无资料性;二是部分内容记述过于详细,超出范围;三是内容不全,版块不完整;四是记述要素不全面,以偏概全;五是交叉重复部分详略处理不当。只有把握好涉密问题、详略问题,以及内容全面性等问题,才能够把军事部分志稿的撰写基础打好。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105元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关于黄河的研究,应用环境史的研究方法,试图强调由1855年黄河改道所带来的环境变迁。第二部分为科学史和科学史学史,将术语与概念问题置于有关科学各学科兴起的整体问题下来加以考虑。第三部分为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历史实践,探讨西方知识在晚清中  相似文献   

7.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评介弱水《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祝总斌著,已于去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约二十七万字,共分九章:第一章前言,二、三章为两汉三公,四、五章为两汉中朝官与尚书,六、七章为魏晋南北朝三公、尚书,八、九章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文献》2010,(2)
<正>《韩诗》因韩婴所始授而得名,在两汉影响很大。王国维《汉魏博士题名考》有关于《韩诗》传授的内容,列《韩诗》博士7人。由于该书是考证两汉立为博士所有经师的,而《韩诗》的一些传授人没有被立为博士,故而难免有一些遗漏。范文澜在《群经概论》第四章中简述《韩诗》(以下简称范著),列9  相似文献   

9.
《五、六世纪东方沿海地域和佛教——据摄山栖霞寺的历史》是日本学者吉川忠夫的近作,全文分:一、青州的动乱;二、郁州;三、栖霞寺的创建和发展;四、栖霞寺的历史地位。现选译了第三、四部分。注释部分随正文一并译出。  相似文献   

10.
余静 《考古学报》2021,(2):193-220
目 次 一 两汉墓葬形制 二 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三 陶器的分期及年代推断 四 湖南地区两汉墓葬的文化因素 五 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所见文化变迁 湖南地区两汉墓葬,发表的墓葬资料近二千座.以往学者多集中探讨湖南地区西汉墓葬的分期及区域特征等[1],而有关湖南地区东汉时期墓葬则少有学者论及.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收集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材料,建立湖南地区两汉墓葬的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所反映的汉文化变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博物馆所藏敦煌遗书目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说明:以下著录之第一项为馆藏编号。第二项一般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计四项,分别为总长度×宽度,总纸数,总抄写行数,每行字数。第二部分为每纸的长度及界栏数(无界栏者为所抄行数)。第三部分为外观的描述性介绍。第四部分为著录号与馆藏号之对照说明,具体情况请参见下文。第三项为该卷首尾起讫与标准本的对照。标准本一般用日本《大正藏》,如非《大正藏》本,则加说明。如无标准本可对照者则空缺或径直录文。第四项为首尾题,部分首题实际为残存的品名。第五项著录该敦煌遗书与标准本异同的对照。第六项著录缀接。第七项为原卷之题…  相似文献   

12.
故宫灵沼轩是我国最早建造的钢铁-砌体组合结构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了评估灵沼轩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状况,建立了灵沼轩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地震时程分析,得出了其固有频率、模态振型、地震位移响应和地震应力响应。结果表明:灵沼轩整体结构布置对称性较高,扭转刚度较大,对抗震较为有利;在8度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灵沼轩的金属结构部分及砌体结构部分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砌体结构部分的第三主应力响应均小于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存在压溃风险。在8度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部分的第一主应力响应均小于材料的抗拉强度,结构不会发生拉裂。但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砌体结构的部分位置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这些位置存在开裂危险。最后,综合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灵沼轩的抗震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 :由河南博物院编著的《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一书 ,2 0 0 2年 1 0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该书约 2 0万字 ,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的定名与分类研究 ;第二部分为河南汉代建筑明器类型学与年代学研究 ;第三部分主要是围绕明器的起源。演化及建筑明器在汉代流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所反映的技术与装饰艺术成就问题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索 ;第五部分为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日用品类型分期表。由于建筑明器以往仅有个别研究文章 ,或散见于…  相似文献   

14.
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栋梁·山西站——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成功举办。文章分为五部分对该展览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介绍展览的设计定位,阐释办展的初衷;第二部分讲述展陈纲要设计,阐述展览九个单元的设计思路与特色;第三部分讲述展览的创新——“出发吧,古建考察团”小程序的开发及“北京、太原、武汉”三地六专家的连线直播;第四部分讲述文创、研学对展览的助益;第五部分是对博物馆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首次将立法权下放到设区的市。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盟市,自此正式取得了立法权,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先后制定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在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立法后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性法规的贯彻执行。《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是赤峰市享有立法权后颁布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文章以《赤峰市红山区文化遗址群保护条例》实施为例,对赤峰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条例的颁布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条例实施后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从条例自身及实施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希望对赤峰市地方性立法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龙泉窑纵笔     
本文是多角度研究龙泉窑的学术论文。第一部分重新释读了古文献的相关记载,纠正了以往学术界存在的错误认识;第二部分以实物为依据探讨了龙泉窑的起源问题,认为龙泉窑的起源与越窑的衰落直接相关,时间为北宋晚期;第三部分对南宋龙泉窑的黑胎瓷的性质作了剖析,否定了“仿官”之说,而将之纳入南宋官窑的范畴;第四部分揭示了绍兴皋埠宋六陵出土的南宋龙泉窑白胎瓷的历史价值,并考证了宋六陵被盗的时间;第五部分以古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现代科学测试结果,对人们常说的“粉青”、“梅子青”之名进行了辨析,得出了新的结论;第六部分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视野论述了龙泉窑的发展、衰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成果显著,专著和论文数量较为可观。总体来看,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专题讨论较多,学科前沿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第二,史家和史著研究依然占据史学史研究的主导地位,尤以司马迁和《史记》、班固和《汉书》以及乾嘉史学为热点;第三,经史关系和民族史学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史学批评受到重视,中外史学比较、中外史学交流呈发展之势;第四,两汉史学和明清史学继续得的关注,隋唐史学和宋元史学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铜器皿在经历了三代时期的辉煌后,进入两汉逐渐走向衰落,从而完成了从礼器到实用器具的转变。即使如此,铜器仍然是两汉时期社会上层热衷使用的器物。本文对浙江境内两汉时期所出铜器的时空分布、来源、使用情况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抗战时期的西南运输总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大量原始资料,对西南运输总处(1937.10—1941.12)这一抗战前期南京国民政府最大的国际运输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广州陷落前西南运输总处的基本状况;第二部分全面论述了昆明时期的西南运输总处;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西南运输总处的整顿和撤销;第四部分分析、探讨了西南运输总处的战时功能及经营运作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指出:西南运输总处对中国的抗战起了重大的作用;西南运输总处运输不力、效率不高有其自身及外在两方面的因素;英法等国对中国过境运输所采取的政策和立场,影响和制约了西南运输总处运务的展开。  相似文献   

20.
<正>泉友的这枚四神兽花钱,制作精美,图文深峻,直径35.5mm。正面是变形的篆书文字"大吉羊",古代"羊"通"祥"字。《说文解字》:羊,祥也。所以钱文就是"大吉祥"。钱背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象,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远古的星宿信仰,而不是道教,直到两汉时期才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这枚花钱与天文星象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