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史·宋本紀》記述南朝劉宋明帝時流行有謡諺云"禾絹閉眼諾,胡母大張橐"。至遲從趙宋時起,人們對"禾絹"的語義,即已不甚明了,普遍將其用作中性的人主代稱,或是用以代指聖明君主;清代則有人老實承認此語"甚爲費解"。本文認爲,"禾絹"之"絹"應是假借爲"■",而"■"字的本義則是指麥莖,引申爲泛指各類禾稼的莖杆。在"禾絹閉眼諾,胡母大張橐"這一謡諺當中,本是用"禾■"來貶斥宋明帝像隨風摇曳的禾稼莖杆一樣,聽憑胡母顥的擺佈。後世將其用作中性或是褒義的詞語,並不符合其本義。  相似文献   

2.
镶嵌螺鈿和金銀片的作法,与唐朝的金銀平脫相似,是从唐朝的金銀平脫发展而来的。明代(十六世紀)以后使用了五彩螺鈿,花紋和制作方法较前更复杂了,应用面也較以前广;大至桌案、箱  相似文献   

3.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一直至3世紀,佛經是用口語流傳的。直至3世紀末,口傳佛典纔逐漸用梵文改寫。唐代玄應缺乏對於印度口語的理解,因此他對"盂蘭盆"的解釋極其牽强,毫無根據。"盂蘭"很有可能是來自梵文odana(米飯)的口語詞形olan(a)的音寫,這樣"盂蘭盆"就意味着"盛着米飯的鉢",《盂蘭盆經》就意味着"飯鉢經"。筆者認爲《盂蘭盆經》不是僞經,而是3—4世紀竺法護或其他某個譯者自一部印度原典所作的漢譯。  相似文献   

4.
一、在中國古代藝術里,繪畫是一個重要部門。從紀元前四五世紀就流行的‘壁畫’,在漢晉六朝隋唐各代(紀元前二○六——後九○六年),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心,許多大畫家們都曾在宮庭、廟宇或住宅的牆壁上留下他們最優秀的傑作。但那些重要的‘壁畫’除了極少部分還保留在陵墓的牆壁上和偏僻的敦煌千佛洞、天水麥積山石窟  相似文献   

5.
出土文獻對校讀傳世古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閲讀《銀雀山漢墓竹簡》,發現了可以校讀傳世古書《文子》的例子,如:銀雀山漢墓竹簡《奇正》"同不足以相勝也,故以異爲奇。是以靜爲動奇,佚爲勞奇,飽爲飢奇,治爲亂奇,衆爲寡奇……"  相似文献   

6.
(一) 石印术为十八世紀末叶,德人施納飞尔特所发明。到了十九世紀中叶,石印术成为美术印刷的重要工具,例如法国大画家杜米埃的諷刺画,当时就是用石版印刷的。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石印术传入亚洲,約1834年前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巴达維亚(即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最早使用石印印刷中文書笈;之后,中文石印本相繼在澳門、广州、上海等地出現。在清代人較早的記載中,曾經把石印法称为"吃墨石"(毛祥麟对山書屋墨余录卷十六)。光緒初年上海创办了点石斋,开始大量印刷石印出  相似文献   

7.
從15世紀到19世紀,惟一與日本有正式外交關係的朝鮮,曾有六十多次派遣使團赴日,這些使團中的文人留下了約四十種類似出使日記的有關文獻,以及相當數量的筆談、唱酬和繪畫。這一龐大的文獻資料是研究朝鮮與日本近世政治、文化、經濟關係的重要史料,在日、韓學界很受關注。可是,這些文獻資料至今在中國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看上去只是記録日、朝之間往來的資料,對中國學界的意義究竟是什麽?本文指出,這些文獻資料的意義是雙重的,它既呈現了這幾個世紀日本與朝鮮的政治關係與文化比賽,也讓我們看到在近世東亞的政治與文化上中國的存在,日朝交往中,無論在政治領域的名分、禮儀、文書上,還是在文化領域的衣冠、風俗、學問、藝術上,現實上的"明清"雖然缺席,但歷史上的"中國"卻始終在發生影響。因此,在朝鮮通信使文獻中,儘管看到的主要是日本與朝鮮之間的複雜關係,但也可以看到中國在通信使文獻中,仿佛是一個不在場的在場者。  相似文献   

8.
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朝鮮半島的接受與變遷可從"面里制"具體分析。17世紀面里制改革論的内容以周代鄉遂制等先王的政制作爲政治理念原型,並參照中國歷代行政村的實施方案,其内容構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鮮朝鄉村治理的理念。17世紀關於面里制的設計在强調國家對鄉村實行再編和統治的同時,積極吸收古法的封建制理念,並繼承了古代鄉里制、鄉官制的遺志。面里單位既承擔基層行政管理職能,又帶有一定的鄉村自治性質。慶尚道丹城縣户籍所見的面里建置演變過程顯示,丹城縣面里編制以及面—里縱向統屬關係從17世紀後期開始逐漸形成,18世紀基本確立。  相似文献   

9.
正唐代把金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称为"榜帖"。这就是当时的录取通知书。最早的榜帖是泥金帖子,宋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但由于泥金帖子是学子附于家书中寄出而非通过官方渠道递送的,故不少人认为此非正式"录取通知书"。  相似文献   

10.
《微蟲世界》是一部寫於十九世紀末年的自敍傳,其中包括童年時代的作者在太平天國之亂期間的遭遇。除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片段發表之外,此書原文的全本僅僅以手寫本形式保存下來。本文從文學、歷史和心理學研究角度討論這部作品,提出這是一部典型的創傷寫作,不僅因爲作者記載下來的戰爭暴力,也由於此書不同尋常的敍事結構乃是對創傷記憶之運作過程的模擬;最後,通過檢視本書在二十世紀的遭際,討論發生於印刷媒體中的文化記憶的扭曲。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3,(1)
一個考古工作隊在摩爾達維亞工作了三年後,現已回莫斯科來。該隊在那裡研究了從第九世紀到第十一世紀中間在第聶斯德河沿岸居住的斯拉夫族的物質文化的遺物。在古代三座大城市——艾基謀齊,查烈夫卡和阿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共有过三种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与毛泽东所经历过的浮沉起落紧密相关。第一种称呼是"毛党代表"。1928年5月4日,毛泽东担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从此,人们开始称毛泽东为"党代表"或"毛党代表"。这一称呼共沿用了两年零一个月。第二种称呼是"毛委员"。1930年6月,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朱德担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从此人们就开始称他为"毛委员"。同年8月,红一军团又与红三  相似文献   

13.
两百四十多年前,由于宣傳民族思想而被清王朝反动統治阶級所殘酷杀害的戴名世,是值得加以研究的一位人物。在我国的历史中,十七世紀的早期启蒙思想运动,是經过中世紀千余年漫漫长夜后的熹微晨光,許多研究者把它比拟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有道理的。当时在这个进步思潮中,作为出色的散文作家、文学思想家、历史家和史学理論家的戴名世,是一位对中世紀种种黑暗、腐朽与丑恶进行猛烈战斗的勇士,并且在这个斗爭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由于他的文字和著述在死后被清廷所严厉焚禁,以致他的  相似文献   

14.
宫灯     
宫灯是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美术品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从"宫灯"的名字来顧名思义,是皇宮中的灯,是封建统治阶級的玩意。但这种工艺品的制造却是出之于智慧的劳动人民之手,各种造型不同的灯和我国建筑形式极为調和,悬挂或陈设在室內能把室內美化。宫灯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八世紀以来即已盛行。发展到十七、八、九世紀,种类就更多了。除皇宮外,朱门官宦、富商大賈,都爭奇斗胜,競尚新奇,可以说是:"流风所及至于閭巷,"了。它的来源大概由于灯节观灯所起。  相似文献   

15.
故宮博物院所藏十四世紀青花瓷器有卅多件。其中有四件大盘的器形和装飾图案是屬于一个类型的,它們的装飾图案在传世的十四世紀元代青花瓷器中是极为罕見的。这四件大盘的形状和紋飾为: 第一盘:折沿,沿面画卷枝紋一周,线条較粗,盘里画牡丹、石榴、菊花等四季花卉各三朵,盘心为四个如意头組成的菱形框,中心画竹子、石头和灵芝;框外四面填以卷枝紋。盘外部口下也画卷枝紋一周,盘身画纏枝菊花八朵,足上有蓮辦紋一周。口径46厘米,底径26.7厘米,高8.1厘米。  相似文献   

16.
清代制造鐘表,要推苏州和广州,这是人們都知道的。故宮博物院所藏苏、广所造的鐘很多,都是十八世紀的,而一般家庭旧有的苏、广鐘,如苏插屏等,都是十九世紀的。因此,很难确知开始制造这类鐘的年代。有关的府志和县志也没有明文記載。  相似文献   

17.
根據敦煌吐蕃占領時期的寫本可知,每年二月初八日在敦煌當地都舉行盛大的"行像"活動。在莫高窟八至九世紀的《文殊及侍從》圖中,文殊的侍從人數較此前同類題材明顯增多。特别是第159窟的侍從人數多達二十九身。如此龐大的侍從隊伍及其背景中華蓋、幡幢等圖像元素均反映了敦煌地方佛教節日的主題。本文試圖圍繞莫高窟第172和159兩個洞窟《文殊及侍從》的壁畫,通過文本文獻與相關壁畫中圖像間的對照研究,對公元八至九世紀敦煌的《文殊及侍從》圖中的佛教節日主題元素加以解讀並闡釋其象徵性含義。  相似文献   

18.
封建化过程是早期中世紀最主要的內容,也是比較复雜而困难的問題。在我們教学过程中当講完早期中世紀以后,同学們对封建制度的形成总是搞不清楚,感到概念化而不具体,各國形成过程都差不多一样?疚脑噲D通过具体史实說明英國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它又有什么特点,錯誤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作爲事件的鄭和下西洋,海内外的研究已經碩果累累;作爲經驗的鄭和下西洋,特别是作爲知識積累重要里程碑的鄭和下西洋,仍有探究的空間。從知識的視野來看鄭和下西洋,規模宏大的遠航正是中國人海外知識累積與遞進的重要歷程。這一認識有必要從鄭和研究的興起談起。上個世紀初,鄭和研究興起,作爲20世紀史學的一個重要分  相似文献   

20.
在東亞漢文化圈的歷史上,各國使者的往來頻繁,並且留下了大量的行紀文獻(俗稱"燕行録")。對這些文獻的研究,在本世紀以來的東亞地區形成了熱點。然而在重視文獻"可貴"的同時,人們對其特徵缺乏必要的把握,從而導致了一些謬誤的產生。本文着重從前後因襲、觀看態度以及"文戰"場合三方面入手,對其"失實"問題予以探討。强調只有充分掌握行紀文獻特徵,纔能使大量的行紀資料實現其應用的價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