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贴近”是中国共产党“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合理延伸;坚持“三贴近”才能科学揭示社会变迁的内在本质;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改进志书文风的必由之路。同时,本文对影响志书“三贴近”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在山东省北部沿海发生了一桩震惊海内外的劫案——英国商船“顺天轮”被劫案,事件是由长期活动于山东黄河人海口一带的一伙惯匪所为。劫案发生后,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严令追剿劫匪,解救人质。经过官匪两月之余的打打闹闹,这场官匪一体、因利互杀而造成的劫轮事件,终于收了场。  相似文献   

3.
由于日本不能正视和反省战争罪行,中国"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对日索赔诉讼全部败诉。"慰安妇"受害者遭受多重伤害,人格尊严和名誉损害更为严重,希望通过诉讼恢复名誉和尊严的愿望也最为强烈。"慰安妇"诉讼是受害幸存者权利意识觉醒的结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日本女性和女权主义者的同情与支持。通过诉讼,使日本法院承认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两新"组织蓬勃发展,但党建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应从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真心"换取"信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有为"赢得"有位";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等方面,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蔗糖革命"指的是发生于17世纪加勒比地区的一连串为大西洋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英属巴巴多斯是最先经历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地区。"蔗糖革命"前,巴巴多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小土地所有者们在一些白人契约佣工的帮助下种植烟草和其它作物。然而随着甘蔗成为英属巴巴多斯的主要作物,曾经拥有该岛大部分土地的小农们,逐渐被几百个可以买得起机器和设备的种植园主们所代替,于是作物生产方式由小农地生产逐渐转变为大种植园生产,劳动力结构也从白人契约佣工渐渐变为黑人奴隶为主。"蔗糖革命"后的巴巴多斯社会与早期殖民者们在此建立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显示出资本主义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而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提出了"两个必然"理论,面临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两个必然"的论断是否已经过时,文章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入手,论证"两个必然"理论依然正确。  相似文献   

7.
美以关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关系,但也经历了平淡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六日战争"不仅是美以关系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且反作用于美以关系并夯实了其关系的基础。然而美以关系的基础不断随着时间而变化,其固有的缺陷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双方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会“涉藏立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活动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涉藏议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要求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与"西藏问题"挂钩;以"西藏人权"为借口干涉西藏事务;为"藏独"势力提供援助,等等。作为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组成部分,这些"涉藏议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不仅使美国对中国所谓侵犯"西藏人权"问题的干涉长期存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西藏分裂势力在国外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受西方影响的以色列历史学家通过对大量解密文献的研判与调查,率先对犹太复国主义提出种种质疑,从而引发了以色列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犹太复国主义",这些历史学家被称为"新历史学家"。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对以色列国家合法性与官方历史阐释的修正、对犹太复国主义的重新解读、对以色列国家属性及其未来走向的质疑等方面,从而对以色列传统史学提出了挑战。"新历史学家"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域,推进了学术自由,有益于促进国家的世俗化与民主化进程,但他们的批判性大于建设性,有些主张过于激进且不切实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以色列社会的动荡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大屠杀"话语的传播引发了美国犹太人对族群命运的担忧。在"六日战争"前,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反犹宣传及其对以色列的重重围困,美国犹太人担心"再次大屠杀"会发生,从而促使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生存产生深度忧虑。美国犹太社团逐渐把维护以色列的特殊利益和争取美国社会对以色列的同情与支持,作为游说活动的主要目标。美国犹太游说组织通过舆论引导、公开呼吁、经济动员等方式积极进行游说。"六日战争"后,美国与以色列之间的特殊关系迅速发展。美国犹太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提升,并自觉地将以色列与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在归属意愿、宗教情感、对以色列的文化兴趣、青年群体族群意识等层面表达对以色列的认同,以色列在美国犹太人族群认同中发挥的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11.
谭肇毅 《广西地方志》2010,(1):47-51,16
“三自政策”是新桂系据桂反蒋时期制定的,其用孙中山三民主义包装,集中反映了新桂系割据反蒋、治省理政的诉求,实质是割据治省的一种理论,也是一项基本政策。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三自政策”的实施,巩固了新桂系的统治,也对当时广西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炜 《文史博览》2010,(8):38-39
<正>蒋介石曾两度批示"永远不得叙用"、"永不录用",封杀民国新闻人陈德征。翻开陈德征的历史,竟有"民国第一伟人"的称号,做新闻做到这种地步,岂一个"牛"字了得!蒋介石批示"永远不得叙用"陈德征,浙江浦江人。1923年与胡山源、钱春江创办"弥洒社"并出版《弥  相似文献   

13.
柳袁照 《神州》2012,(22):1-1
曾在2011年一个题为“面向未来”的全国教育论坛上,我应邀作了发言,我的题目是,“未来:将面向优秀的传统”。这是我对未来的理解、包括对教育未来的理解;这是我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包括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不久前,在北京参加了一次”新学校”论坛,应邀我作了”新学校试验的启示”的演讲。提出了一个问题:“新学校”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无论新学校也好,新教育也罢,必须思考、回答教育的重大问题,而教育形式、技巧、方法、手段等的变革是次要的。今天的教育,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我们在“新教育”、“新学校”中认真梳理。必须明白,我们正在向何处去?我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关头?  相似文献   

14.
在西藏拉萨千年古剎——大昭寺正门前,有三处具有史料意义的历史见证物,它们呈一字形排开,从左至右分别是“唐柳”、“唐蕃会盟碑”和“拉萨痘碑”,根据文学家的考证,文成公主进藏后主持修建大昭寺,在大昭寺门前亲手种下一棵当时由唐长安带入拉萨的柳树,即“唐柳”人们也称之为“公主柳”,此柳虽然已枯死,变成朽木,近几年在其树根  相似文献   

15.
薛立林 《神州》2012,(28):29-29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想也直接成为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但是人们至今仍在激烈争论这场运动的是是非非。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影响和意义之深远。我们探究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思想遗产,对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浅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其历史背景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字突出分析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韩丹  孙玉莹  孙絮 《神州》2013,(21):154-154
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词语在网络上有了新的引申含义。“汗”就是其中一例.在网络用语中,“汗”字增加了无可奈何与惭愧,窘迫,尴尬等新的意义,词的意义得到了引中和扩充了。其新用法是通过词语的缩略和词语联想的方法产生的。“汗”的新用法在网络上的流行反映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王娇娇 《黑龙江史志》2013,(13):161+163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宅"的新用法层出不穷,"宅男"、"宅女"等已逐渐渐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本文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宅"字的新用法,并从社会时代、语言机制和文化心理等多个角度对其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盛行通过日译本转译西方著作,汉语中引进了大量的日语词汇和句法。笔者认为,比起一直以来通用的“欧化”的说法,把此现象称为“日化”更为贴切。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的具体“日化”语言实例为证,论证了“日化”的语言事实。对于“日化”语言一直以来遭忽视的现象,笔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汉字等方面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9.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以后,中国人民的反日浪潮以此为触发点日益高涨。中国人的日本观,也开始成为部分日本学者、研究者关心和注意的对象。然而,当时日本学界不少"中国通"只是以自己熟知的中国古代文献来解释两国间的现实问题。七.七事变以后,随着日军的全面侵华,更多的日本学者、研究者开始投身于"宣扬国威"的热潮之中。顺应这一学术研究为政治服务的潮流,实藤惠秀受青年研究者佐藤三郎相关研究的启发,提出了"攻日论"这一说法,现存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的《惠秀文存》,既是解明"攻日论"之说如何提出这一问题的关键性资料,而且也是反映实藤惠秀坦诚对待"非友好"历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对“历史”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李大钊著的《史学要论》,标志着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已经走向成熟。在此书中,李大钊提出了历史的完整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是有两个形成的过程的。他曾经思考过诸多国内外历史学者对于历史的定义,但在接受了唯物史观以后,他才真正明确了历史的概念。他对历史的定义,是他的史学思想中很有价值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