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的幌子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幌子广告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幌子广告的出现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有着最直接的渊源关系。幌子广告的发展则与行商坐贾的分化不无关系。中国古代幌子广告类型众多,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形象幌子、标志幌和字幌三种基本类型。幌子广告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是中国古代民俗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3.
论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及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中国古代广告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出现初期;发展于春秋战国至唐宋封建社会步向繁荣时期;在元、明、清三代,随着古代商业中心城市增多,交换区域扩大,广告表现形式趋向完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同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文化记载悠久而长远,从未发明造纸术开始,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动物骨骼、贝壳等记载文字符号,用这种方式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自从发明了造纸术,这种文化的记载方式就变得更加方便和普及化,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顺应而生的就是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这是民族文化的整理以及传播制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唯一不变的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信息传播的一般过程,对艺术设计符号的信息传播过程及组成部分做出一定的分析研究。认为设计符号的形成到使用者看到设计符号所产生效果的程序,实际上一个由信源、编码、信道、解码构成的传递回路。对这个回路的组成部分和程序的分析,实际上具有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论现代旅游广告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广告作为旅游营销的重要形式,其创作、传播中体现了哪些营销原理,哪些广告法则?本文结合中国旅游广告的实际情况,用信息传播的原理分析了旅游广告的传播过程,指出传统旅游广告的诸多弊端,并以“受众—广告信息”相互作用环的模型加以系统解决;提出了现代旅游广告的五大传播策略,即受众策略、诉求策略、目标策略、媒体策略和形式策略,最后用泰山旅游形象广告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8.
符号构成了建筑,而建筑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符号。人是世界的尺度,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并且以自己的尺度赋予世界以意义。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传播的是依托实物重构的信息.当前,以观众为中心的认识论偏差,以及立足物及其研究进行的多元阐释的耗时耗力,导致了 一部分博物馆出现信息传播的错位和偏向.以"物"为载体的博物馆信息传播的局限在于难以阐释隐性信息以及难以还原真实的历史,造成博物馆传播的信息无法与过去、现今等未知领域,与观众的需求和兴趣以及与观众整体的感知觉相适应.为弥补信息传播的局限,博物馆应重视物及其研究,满足不同物的差异化阐释需求,策展人保持价值中立等.为突破信息传播困境,博物馆应重视对物、人和传播手段有机组合的阐释,提升传播的信息与观众的相宜性等.无论如何,博物馆应坚持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外朝化与平民化:中国古代郎官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起源于先秦,盛行于秦汉的郎官在中国历史上沿着由内向外和由高向低的两种趋势发展、演变。“由内向外”即指郎官从侍卫、参谋的天子近臣逐步给事外朝官吏,诸郎名称与其给事的官职日趋固定化。“由高向低”是指郎官由“官郎”走向庶民,即郎官之平民化。郎官在沿着上述两种趋势演变的过程中,汉武帝创制的郎官给事中外朝制度和东汉的三署郎补吏制度无疑起着加速剂的作用。历经九品中正选官体制占主导的魏晋南北朝,郎官完成了这两种趋势的演变。隋唐以降,中枢郎官如“侍郎”、“郎中”、“员外郎”基本不再变化;而郎官自上而下的趋势虽有隋唐“贵郎”之反复,终改变不了郎官平民化的趋势。宋代以来,各行各业的平民均可自称或他称为郎,郎逐渐成为从事低贱工作者的代名词。郎官之外朝化与平民化是中国古代“近官”外朝化与平民化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本文就新闻媒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如何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铜鼓铸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学者贝纳特·坎普斯在1988年发表的巨著《东南亚铜鼓:青铜世界及其余波》应该算是西方学者继黑格尔1902年出版《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之后研究铜鼓尤其是黑格尔I型铜鼓的集大成之作。我对书 相似文献
14.
15.
论现代影音媒体与当代口述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影音媒体资料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当代史研究之中。现代影音媒体与当代口述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形式而言,二者可互补而不能替代;就技术而言,二者可互相借鉴而不能照搬。当代口述史研究应学习现代影音媒体灵活多样的采访技术,同时搜集整理有价值的影音资料加以研究;而现代影音媒体应学习口述史研究客观的方法和态度,同时科学地保存有价值的影音资料。影音媒体资料可以有条件地成为史料,但必须经过史料学的检验和甄别。现代影音媒体资料不仅丰富了当代口述史研究的史料来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当代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离婚问题在中国古代历朝婚姻制度中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从身份权、子女的抚养权、财产所有权以及再婚等四个方面考量中国古代离婚产生的相关法律效力,可见离婚制度虽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但始终保持着内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也可看出在中国古代离婚并不仅仅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是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伦理道德的根基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因此各朝统治者都通过法律规制以期把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从而服务于国家长治久安的统治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正确估价了高利贷资本的保守性,谴责了高利贷资本对小生产方式的冲击和破坏。中国学术界受这一观点影响,对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多加否定。但是从中国古代经济运行及高利贷资本的实际情况看,它对小农再生产及工商业运行既有残酷的一面,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因为高利贷资本对手工业、商业、矿业等资本性经营放贷的增加,更是促进了封建社会后期商业资本规模的扩大和总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历史理性之在古代发现,这似乎是中国学术传统的一个特色。中国古代历史理性的产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殷末至周初),作为正题(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是一致的;第二阶段(西周后期至秦),作为反题(anti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背离,而与自然理性相附合;第三阶段(汉代),作为合题(synthesis),历史理性与道德理性重新结合,并与自然理性(人性之自然)兼容。 相似文献